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南藏族自治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南藏族自治州,屬青海省轄自治州,位於青海省東南部,因地處黃河之南而得名;地勢南高北低,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全州總面積1.82萬平方千米,下轄4個縣;2017年總人口27.42萬人。

黃南藏族自治州旅遊資源豐富,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觀有:尖扎縣坎布拉國家級森林公園李家峽電站大壩和庫區風光、同仁歷史文化名城、熱貢藝術和收入大世界基尼斯紀錄的大型捲軸畫《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藏傳佛教寺院隆務寺、南宗尼姑寺、麥秀原始森林風光、澤庫和日石經牆、河南聖湖仙女洞及青南草原風光等。[1]

2017年,黃南藏族自治州地區生產總值79.0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35億元,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26.64億元,增長2.1%;第三產業增加值32.02億元,增長3.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黃南藏族自治州位於青海省東南部九曲黃河第一彎,介於東經100°34′-102°23′,北緯34°03′-36°10′之間,因地處黃河之南而得名。東北部與海東地區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為鄰;東南部與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碌曲、瑪曲三縣接壤;西北西南部分別與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貴南、同德三縣以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相接。州境東西寬175千米,南北長235.3千米,總面積為1.82萬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的2.61%。

地形地貌

黃南藏族自治州地勢南高北低,南部澤庫、河南兩縣屬於青南牧區,海拔在3500米以上,氣候高寒,是自治州發展畜牧業的主要基地;北部為尖扎、同仁兩縣,海拔在1900-4118米之間。

氣候

黃南藏族自治州氣候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其氣候特點:雨熱同季,乾濕季差別明顯;熱量不足,無霜期短,降水變率大,時空分布不均;光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冷季漫長乾冷,暖季短促潤涼;多災害天氣。年平均氣溫6.6℃-8.5℃;南部氣溫偏高幅度較大,年平均氣溫-0.9℃-0.3℃。全州年平均氣溫-0.9℃-8.5℃。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年際變率大,逐漸呈增加趨勢,平均降水量分別為尖扎縣308.4毫米,河南縣549.4毫米;同仁縣409.1毫米,澤庫縣492.4毫米。全州年平均降水量329.0-505.0毫米。全州日照時數為2506.1-2688.2小時。無霜期14-173天,其中北部溫暖區147-173天;南部低溫區14-21天。年蒸發量1231.6-1697.0毫米。

自然資源

水能資源

黃南藏族自治州境內有大小河流60餘條,境內縱貫南北的隆務河全長144千米,理論水電蘊藏量22.05萬千瓦,可建15座梯級水電站(已建6座);黃河流經自治州南北邊緣,北段長約70千米,可建3座大中型電站,南段長約90千米,可開發水能83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的河流有黃河、隆務河、澤曲河、洮河等,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308.8萬千瓦,其中黃河為242萬千瓦,隆務河為36.8萬千瓦,澤曲河為7.2萬千瓦,其餘河流為22.8萬千瓦。

礦產資源

黃南藏族自治州礦產有金、銀、銅、鋅、銻、汞、砷、硫、螢石和泥炭等25種,分布在135處。其中大型泥炭礦床4個,D級儲量787萬噸;有以鉛、鋅、砷、金、銀、硫等元素為主的中型多金屬礦床2個,礦床潛在價值5.1億元,可提取價值1.1億元;有以砷、金、銀等元素為主中型砷金礦1個,礦床潛在價值2.6億元,可提取價值1.6億元。泥炭、砷和硫是黃南優勢礦種,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

生物資源

黃南藏族自治州藥材資源豐富,分植物、動物、礦物三大類共710種,其中植物藥82科579種,動物藥52科105種,礦物藥26種。在中國統一規定普查的363種藥材品種中,州境有82種,其中植物藥63種主要農作物品種有小麥、青稞、豌豆、玉米、洋芋、油菜籽、胡麻等。主要畜種有氂牛、藏系綿羊、河曲馬、山羊等;主要農作物有小麥、青稞、油菜、蠶豆等。野生動物主要有藏羚羊、白唇鹿、麝、水獺、雪雞等;野生藥用植物主要有冬蟲夏草、大黃、雪蓮、馬勃等。

人口

截至2017年底,黃南藏族自治州總人口為274204人。全州出生人口3702人,出生率為13.5‰;死亡人口982人,死亡率為3.5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9.92‰。在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257314人,占總人口的93.84%。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其中藏族188172人,蒙古族38563人,回族17721人。 [2] 全州有藏、蒙古、漢、回、土、撒拉、保安等15個民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