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壇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壇鎮

中文名 : 黃壇鎮

所屬地區: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

黃壇鎮隸屬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位於寧海城區以西,是寧海西部重鎮,西出城關第一鎮,距城關6公里。沿海高速公路、鐵路和省道甬臨線穿境而過,交通便捷,屬寧波一小時交通圈,歷來為寧波聯繫台州溫州的交通要塞區域。2007年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超20億元,衛星集鎮規模初具,社會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全鎮總面積為109平方公里,下轄30個行政村,2009年全鎮有常住人口近2.8萬人。 [1]

經濟

綠水青山孕育了勤勞的黃壇人,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全鎮工農業經濟和兩個文明建設事業蓬勃發展。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140多家私營企業,旗濱集團、得力集團、華成閥門等一批產值超億元的明星企業,初步形成以塑料文具、五金閥門、羊毛針織、鑄鋼、摩托車配件、郵政信箱、耐火材料等為主導的生產格局;農業基礎地位切實加強,山區立體農業迅速發展,初步形成雷竹、茶葉、黃花梨和獺兔、黃山羊養殖等五大特色農業基地。

改革開放使鎮域經濟騰飛。工業是黃壇鎮的主導產業。轄區有工業企業312家,其中縣實力型企業1家,潛力型企業2家,規模以上企業23家。2007年1-9月份實現工業總產值16.7億元,銷售產值16.07億元,產銷率達96.22%,出口交貨值3.96億元。在發展工業的同時,黃壇鎮對農業結構進行調整,茶葉、竹筍、高山蔬菜、菌類、香榧紅豆等特色農業主導產品初具規模,並形成了10萬餘畝竹木特產經濟林。三產企業628家,個體工商戶941家。鎮域已成為商貿雲集之地。

歷史文化

黃壇古稱松壇,位於寧海縣城西6公里之大溪西南側。古代是台甬、台紹故道交匯通衢,徐霞客卵石古道、黃壇黃公橋等都是古代交通要道的有力見證。這裡集市繁榮,每逢農曆二、五、八為集市。村內分設黃壇、下溪、後王、斑竹園、斑竹、水井頭、黃泥丘、黃壇街、沙壇九個行政村。

早在唐朝建中年間(780~783年),黃壇就有村民定居,兩宋顯貴門閭,明清儒商名流,代有人出。宋紹興元年(1131年)進士楊景思,累官至朝儀大夫,封臨海開國男。黃壇街是元初抗義軍首領楊鎮龍之故里。此地也是清末指畫家嚴源(遠軒)故里。

黃壇嚴九卿傳說

寧海有句民諺:"東鄉大湖谷,西鄉黃壇屋。"說的是黃壇古民居建築的豪華、氣派。這其中還有個傳說呢。

有一個漁夫,在大海里捕魚,捕了一天收穫寥寥,便想收網回家。但見遠處有幾隻大缸在漂浮,覺得奇怪。當船靠近時,只見白花花的銀子裝滿了九大缸。漁夫急忙拿起撐杆鈎住一缸。"不要亂來,這銀子是黃壇嚴九卿的。"突然,這清晰的聲音把漁夫嚇了一跳,隨後一缸缸銀子相繼沉入海里。漁夫百思不解,走到黃壇問遍全村,都回答:"沒有嚴九卿這個人。"漁夫累了一天,便坐在一戶人家門前歇息,只見一老頭紅光滿面,醉醺醺地從路口走來,漁夫上前問:"大伯,請問黃壇有否叫嚴九卿的人?"醉老頭猛一回頭說:"聽說我剛才喝滿月酒的那大戶人家,生有一子,取名九卿。"漁夫立即到了大戶人家,只見幾十桌喜宴還在繼續。這時,一傭人跑來稟告主人,後花園荷花池水翻滾不止。大家湧向後園,只見一缸缸銀子隨着浮出水面,一數,共有九缸。大家歡慶不已:"海龍王給九卿送銀子來了!"

從此,黃壇嚴九卿家更加富貴一方,他的兒孫們請來了許多能工巧匠,建起了造工講究、裝飾精美的民宅十八座。

視頻

黃壇鎮弘揚村第五屆春筍節春筍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