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山蘄蛇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山蘄蛇博物館,位於安徽省,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3500件/套,開展教育活動1次,參觀人數1萬人次。

相關資訊

黃山蘄蛇博物館 :只有一種蛇的博物館!

到了蘄蛇博物館,才知道別名諸如祁蛇、五步龍、五步蛇的蘄蛇,和祁門縣頗有淵源。4月15日,記者走進位於黃山市屯溪區新安北路63號的黃山蘄蛇博物館。「蘄蛇的學名叫尖吻蝮,是名貴中藥材[1],當年也是貢品。明朝,祁門縣蘄蛇干由於品質好、朝貢數量多聲名遠播。由於蘄和祁同音,慢慢地後人也把它叫作祁蛇了。」對於蘄蛇的歷史,養蛇、玩蛇、研究蛇50多年,現為黃山市蛇類科學研究所名譽所長的黃接棠老人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黃山蘄蛇博物館位於黃山蛇園內,占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是一家專門為「其走如飛,牙利而毒」,甚至被咬傷可能在五步之內危及性命的蘄蛇而建的博物館。「不說其他的,僅僅為蘄蛇這一種蛇類建設的博物館,就全國範圍而言也是不多見的。」黃接棠老人說,1990年以前,他在祁門縣蛇傷研究所已工作了20年,之後因擴大發展規模需要,他到屯溪開設蛇傷研究的窗口,並獲得省財政支持90萬元,投資建設了黃山蛇園,進而有了民辦的蘄蛇博物館,並在完全人工環境下,進一步完善了子二代蘄蛇的養殖技術。

在博物館內,最大的看點恐怕就是活體蘄蛇了。只見在室內碼放有多個整齊的木箱,通過標準化養殖,已養殖有子二代活體蘄蛇6000多條。「這些人工養殖的子二代蘄蛇主要是用來採集蛇毒,供給全國各大製藥廠使用,同時也供參觀遊覽。」黃接棠說,現在館內已經裝上了全套的標準化設備,對溫度、濕度等都能進行很好的控制,人工已創造出了適合子二代蘄蛇生活的環境。「根據遊客需要,我們現在還增加了蘄蛇采毒表演,假如有膽量的遊客,也可以一試身手。」而在蘄蛇生活史標本館部分,市民和遊客則可以了解到蘄蛇的交配、產卵、孵化、成長等過程。「這裡還可以了解到蘄蛇喜食的鼠類、鳥類、蛙類、蟾蜍和蜥蜴。」黃接棠說,此外,蘄蛇博物館[2]的另一個看點就是到館內後山上去看「黃山蛇藥園」,山上有100多種草本、木本植物,諸如半邊蓮、鴉膽子、「扛棺回」等配合治療毒蛇咬傷的植物。

走進蘄蛇產品館,這裡展示的是各種由蘄蛇製成的產品,諸如蛇毒、蛇膽、蛇油等八大系列的凍瘡膏、蛇粉膠囊、鞭酒等大量以蛇為原料的藥物和保健品。總經理黃鋒說,蘄蛇全身都是寶,而它身上最好也是最貴的地方就是蛇毒,「歡迎遊客來黃山蘄蛇博物館來看蛇、玩蛇,增長一些關於蛇類的知識。」

視頻

黃山蘄蛇博物館 相關視頻

蘄蛇又叫五步蛇,渾身是寶,竟能治療風濕和頑固的皮膚病?
中藥-蘄蛇的主治功效

參考文獻

  1. 珍貴的中藥材,搜狐,2019-09-04
  2. 黃山蘄蛇博物館 只有一種蛇的博物館,搜狐,201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