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帝故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帝故里

中文名稱;黃帝故里景區

外文名稱;Huang Di's hometown Scenic Area

位置;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

面積;100餘畝

始建時間;戰國

景區級別;省級森林公園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黃帝故里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軒轅路北,占地面積100餘畝,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聖地,也是十八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拜祖儀式和歷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現場。1996年底被命名為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漢代在此始建軒轅廟,歷史有毀有修。明代隆慶四年(1570年)修葺,於廟前建「軒轅橋」;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鄭縣知事許朝術於廟前立「軒轅故里」碑。後又經2002年和2007年兩次大的擴建,形成現在的黃帝故里景區。

2006年6月,由河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公布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8年6月7日,「新鄭黃帝拜祖祭典」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新鄭市黃帝故里景區是海內外炎黃子孫拜祖聖地之一,當代一些文化學者、專家倡議將軒轅黃帝誕辰、上巳節設立為「中華聖誕節」,呼籲普天下華夏兒女在每年的農曆三月三日共同紀念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根據新鄭市十三五旅遊發展規劃(2016-2020),「十三五」期間將新鄭市黃帝故里景區打造為國家5A級景區。

概述

據大量的歷史記載和文物佐證,黃帝統一天下,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後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河南新鄭古為有熊氏之國,軒轅黃帝降於軒轅之丘,定都於有熊,漢代在新鄭北關軒轅丘前建有軒轅故里祠。

自漢代建軒轅故里祠以來,歷史有毀有修。明代隆慶四年修葺,於祠前建「軒轅橋」;清康熙五十四年新鄭縣知事許朝術於祠前立「軒轅故里」碑;清乾隆二十九年修葺,《重修大殿碑記》記載:「古傳鄭邑為軒轅氏舊墟。行在北有軒轅丘遺址,乃當年故址」。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緬懷始祖功德,新鄭市人民政府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對黃帝故里進行了多次整修、擴建和改造,特別是經2002年和2007年兩次大的擴建,形成現在的黃帝故里景區。可以說,黃帝故里歷經了千年風雨滄桑,見證了歷代王朝沉浮,而黃帝故里的變遷歷程恰恰是社會大變革、大發展、大繁榮的一個縮影。

旅遊景區

擴建後的黃帝故里景區共分五個區域:中華姓氏廣場、軒轅故里祠前區、軒轅故里祠、拜祖廣場、軒轅丘與黃帝紀念館區。

中華姓氏廣場

黃帝故里景區門前廣場原名軒轅廣場,由於地處老城區,形狀不方不圓,道路斜穿而過。2008年根據專家建議,將軒轅廣場更名為中華姓氏廣場,面積由原來的7千平方米擴建成1.5萬平方米的方形廣場,將景區內鼎壇移至百家姓廣場,放至廣場靠南三分之一處,鼎壇高9米,底座為35米×35米,壇面為21米×21米,共分三層15層台階,鼎壇周圍廣場地板上刻滿中華4600多個姓氏,並有抽象的祥雲紋路散布廣場之中,意喻「踩祥雲之上,觀百家姓,唱和諧歌,暢想民族騰飛之未來」。這一亞洲最大的姓氏廣場將成為群眾拜祖的主要場所。大典時,百家姓方陣群眾將身着姓氏標誌的服裝參拜祖先。位於廣場中心的中華第一鼎——黃帝寶鼎高6.99米,鼎口直徑4.7米,腹深2.8米,耳高1.5米,足高2.8米,重24噸,鼎足為熊足,取意軒轅黃帝系有熊氏;鼎腹飾九龍,首頂艷陽火球,口傾水紋,祈風調雨順,象徵祖國統一安定。造型莊嚴、凝重、大氣,被譽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別為愛鼎、壽鼎、財鼎、仕鼎、安鼎、豐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

中華姓氏廣場周圍種植了活化石的水杉,共計960棵,正好象徵了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俗話說:萬姓同根,根在人祖。中華民族就象是一棵棵的大樹,我們每個炎黃子孫就象是樹的春華秋實,所以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請不要忘了你是樹的哪根哪枝那條哪葉,這也正是我們修建這中華姓氏廣場的原因。

在「2009全國特色文化廣場頒獎大會」暨「第三屆全國廣場文化論壇」上,以展現中華姓氏悠久歷史的新鄭中華姓氏廣場被授予「全國特色文化廣場」榮譽稱號。

軒轅故里祠前區

軒轅故里祠前區,由南向北依次為漢代石闕、日晷、指南車、四柱石坊

、軒轅橋與姬水河、「軒轅黃帝之碑」。漢代石闕為蜂腰型子母闕,母闕為重樓,上樓為重樓,高16米,闕兩樓間距18米。

日晷置於軒轅故里祠前區左側綠化帶中,為中國傳統的標準赤道平面式造型,可在拜祖大典時確定開始時刻。

指南車置於軒轅故里祠前區右側綠化帶中,與日晷對稱。

四柱石坊,為漢代青石牌坊。

軒轅橋下姬水可潺潺橫流,「軒轅黃帝之碑」立於其右。

軒轅故里祠

軒轅故里祠是整個黃帝故里景區中最古老的建築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漢代建祠,明清

修葺,有正殿、東西配殿和祠前庭,2000年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殿五間,中央供奉軒轅黃帝中年金身塑像,上面人文初祖的扁額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程思遠的題詞,殿內四周的壁畫生動形象的展現了皇帝一生的豐功偉績。東西配殿各三間,東配殿塑黃帝元妃嫘祖——「先蠶娘」像;西配殿塑黃帝次妃嫫姆——「先織娘」像。

祠前庭三間,以圖照展示新鄭的裴李崗、仰韶和龍山文化時期文物。祠庭院內,樹「林則徐拜祖碑」和世界客屬總會拜祖碑等。

拜祖廣場

拜祖廣場(原為黃帝寶鼎壇區),中間由南向北為一條36米寬,深紅色花崗岩石通道,至黃帝像。地面鋪30米×30米「五色土」圖案,其五色分布中為黃色以應黃帝,東為青色以應青帝,西為白色以應白帝,南為赤色以應赤帝,北為黑色以應黑帝。拜祖廣場東西兩側仍為楹聯長廊。[1]

軒轅丘與黃帝紀念館區

軒轅丘與黃帝紀念館區設中華聖火台、拜祖台、頌歌台、黃帝像、中華始祖坊、黃帝紀念館等。[2]


中華聖火台位於拜祖區北,台高2007毫米,取2007年丁亥年拜祖日,地面周長5004毫米,取意黃帝甲子紀年5004年。聖火台創意為「鑽木取火」,文明之光。

拜祖台位於黃帝像前,台東西長27米,南北寬20米,台前設90厘米高漢白玉欄杆。

頌歌台位於拜祖台左右兩側,每側各長20米,五級青石面層,每側可立250名頌歌者。頌歌台兩側置黃龍。

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塑像於2005年4月10日落成。這尊漢白玉塑像為黃帝手執寶劍的正面坐像。像高5.19米,以示「九五之尊」。像前基座正面刻字「中華文明始祖軒轅黃帝像」,基座面以黑色花崗岩板鑲砌,其餘三面為漢畫石刻,每面左上角刻四方圖案,即東方青龍、西方白虎,皆頭南尾北,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皆頭西尾東。四方圖案的對角設星宿圖。東南西北各置四方七宿和鐫刻黃帝故事。

中華始祖坊實為黃帝像背景板,供舉行拜祖大典時中央電視台現場拍攝使用,用來遮擋軒轅丘後面左右兩側的居民房屋建築,為臨時性建築。此坊共九孔,中間高,兩邊低,正面鐫刻所謂黃帝八大功績,即初定甲子,歷算星象;律呂恆音,教民歧黃;蹤跡六書,文典輝映;創製指南,舟車四方;五穀豐登,蠶桑美裳;修德振兵,肇造華章;宇內一統,鑄鼎開疆;設官司職,政體濫觴。石坊之後為軒轅丘與黃帝紀念館。[3]

軒轅丘區「聖」:軒轅丘高19米,長100米,丘內建有中華第一宮——軒轅宮,為地穴覆土式建築,寓意黃帝出生地。黃帝文化藝術苑區「趣」:有豐富多彩的黃帝文化藝術展示。

歷史文化

河南省新鄭市黃帝故里景區建設分為三個階段:軒轅故里詞建設;2002年黃帝故里景區擴建工程;2007年初黃帝故里景區改造擴建工程。

軒轅故里祠建設

漢代始建軒轅故里祠,迭有毀修。

隆慶四年(1570年)修葺,於祠前建「軒轅橋」。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鄭縣知事許朝柱於祠前立「軒轅故里」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新鄭縣誌·金石志》記述:「國朝軒轅故里碑,碑在北門外,康熙五十四年邑令許朝柱立。」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葺,《重修大殿碑記》記述:「古傳鄭邑為軒轅氏舊墟,行在北有軒轅丘遺址,乃當年故址。」

20世紀90年代初,新鄭縣委書記張海欽、縣長王福成、市委宣傳部部長郭更新、旅遊局副局長趙國鼎及喬志敏、劉彤標等組織重修。軒轅故里祠區面積約2畝,坐北面南,祠有大殿五間,殿中端坐黃帝老年塑像,像上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程思遠題寫「人文初祖」匾額,像後背牆和東西牆壁上彩繪「黃帝誕生」、「黃炎結盟」、「征戰蚩尤」、「高舉龍旗」、「建都有熊」、「創造發明」等壁畫;有東西配殿各三間,東配殿塑黃帝元妃嫘祖——「先蠶娘」像,西配殿塑黃帝次妃嫫母——「先織娘」像。大殿前設長方形鼎,供祭拜黃帝用;前左側樹「林則徐拜祖碑」,前右側樹「世界客屬總會拜祖碑」。祠前庭三間,以圖展示新鄭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前庭門楣為薄一波題詞「軒轅故里」。祠前門兩旁置青石雕刻石熊,以示有熊國圖騰。祠前左側樹原中共中央委員、中央直屬工委常務副書記劉正威題「軒轅故里」碑。2000年,軒轅故里祠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帝故里景區擴建

軒轅故里祠面積小,不能滿足海內外炎黃子孫拜祖需要。1997年3月,中共新鄭市委書記岳文海、市長李和平、副書記郭更新、旅遊局局長李留建及劉彤標等,組織首次對黃帝故里擴建,拆遷祠前居民戶,建黃帝故里祠前區和黃帝故里廣場,面積約5000多平方米,並進行綠化。2002年至2003年,新鄭市委、市政府擴建軒轅故里祠區,易名為「黃帝故里景區」。擴建後景區面積為4.3萬平方米,由祠前區、軒轅故里祠區、黃帝寶鼎壇區和軒轅丘與黃帝紀念館區組成。

祠前區東西寬80米,南北長100米,約8000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置黃帝故里景區擴建碑、第一石坊、乾坤浮雕盤、第二石坊、軒轅橋與姬水河、中華第一石碑、軒轅黃帝之碑和黃帝故里碑等。軒轅故里祠區基本未動,僅於祠兩側建竹林園與通道。

黃帝寶鼎壇區位於軒轅故里祠後,南北長150米,東西150米,面積約2.25萬平方米,由青石甬道銘文、民族圖騰柱、黃帝寶鼎壇和楹聯長廊組成。青石甬道銘文鐫刻上自伏羲、神農、黃帝,下迄21世紀近萬年歷史,其中記有關黃帝在河南新鄭誕生、建都等史實。甬道銘文兩側鐫刻「客家人腳印」。民族圖騰柱聳立青石甬道兩側,漢白玉石,10方,高3.6米,6棱,鐫刻中華民族56個民族的圖騰或族徽。黃帝寶鼎壇是黃帝故里景區標誌性建築之一,壇基為正方形,代表八卦之一「坤」,邊長50米。壇頂為圓形,代表「乾」。壇高5米,代表「五土」,即山林、川澤、丘陵、水邊、窪地等,象徵大地山河。鼎壇台階取3699之數,第一平台為3個台階,為正道。第二平台為6個台階,寓八卦中陰爻,即陰、陽、風、雨、晦、明等。第三平台、第四平台各為9個台階,合為99,為至尊。鼎壇四周以青石鋪面,寓意大地浩瀚,自然和諧。鼎壇上佇立九鼎,黃帝寶鼎立於中宮之位,青銅鑄造,高6.99米,直徑4.7米,重24噸。鼎腹三面,每面鐫刻三條龍,其中一條巨龍居中,回首反顧,龍首有似火球,寓為黃帝寶珠,象徵光明;龍口涎水紋,象徵風調雨順;鼎足為立熊,寓意國於有熊。此鼎為中華第一寶鼎。新鄭是鼎器之源,中國最早的鼎器出自八九千年前新鄭的裴李崗遺址。五千年前,新鄭人軒轅黃帝最早將陶鼎炊器製成銅鼎禮器。黃帝寶鼎比我國現存最大的商代「司母戊鼎」高出5.66米,重23.6噸,比現今進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廣東肇慶青銅鼎高出0.39米,重8噸。鼎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徵。其餘8鼎,為四方四圓,通高1.25米,獸面紋飾,分別取仕、智、豐、愛、安、嗣、壽、財之名,以八卦之位環列黃帝寶鼎四周。楹聯長廊位於黃帝寶鼎壇區東西兩側,各長150米,寬5米,楹聯200幅,展示名人大家手筆,歌頌黃帝功績,心繫故里,其中多為書法藝術佳品。

軒轅丘與黃帝紀念館區位於黃帝寶鼎壇之北,占地約1萬平方米。軒轅丘舊址於此,清末被毀,今又象徵性修復。丘高19米,直徑100米,丘上植草木。黃帝紀念館位於軒轅丘下,總投資1600萬元,高11.9米,寬50米,二層,建築面積30018平方米。由鄭州大學建築工程院和河南省古建築研究所進行建築設計和裝修設計。紀念館採用地穴覆土式建築手法,為新石器時代人字形建築,通過岩畫和青石等傳統表現手法,表現根文化主題。一層在地下,北壁牆中央端坐軒轅黃帝黃銅像,通高5.9米,取「九五」之尊,右手執權杖,左手握拳置膝上,目視前方,睿智、英武、端莊、慈祥。紀念館門前亦有一尊玻璃鋼仿石雕黃帝像,與館內塑像相同。黃帝紀念館前左側靠東牆樹「世界客屬第十八屆懇親大會拜祖紀念碑」。歷年大型祭拜活動在黃帝紀念館前黃帝寶鼎壇區舉行。黃帝故里景區2003年為國家AAA級景區,2006年晉升為國家AAAA級景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改造擴建工程

2006年農曆三月三「丙戌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政協主辦,鄭州市人民政府、新鄭市人民政府承辦,在海內外產生巨大影響,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致信要求參加「丁亥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中央電視台總策劃朱海的策劃下,河南省鄭州市領導和新鄭市委、市政府決定改造擴建黃帝故里景區。景區設置由南向北依次為中華姓氏廣場、軒轅故里祠前區、軒轅故里祠區、拜祖區、軒轅丘與黃帝紀念館區。

中華姓氏廣場面積約1.7萬平方米,設黃帝寶鼎壇、中華姓氏牆。

軒轅故里祠前區,由南向北依次為漢代石闕,為蜂腰型子母闕,母闕為重樓,上樓為重樓,高16米,闕兩樓間距18米。日晷置於軒轅故里祠前區左側綠化帶中,為中國傳統的標準赤道平面式造型,可在拜祖大典時確定開始時刻。指南車置於軒轅故里祠前區右側綠化帶中,與日晷對稱。四柱石坊,為漢代青石牌坊。軒轅橋與姬水河。軒轅故里祠區。

拜祖區(原為黃帝寶鼎壇區),中間由南向北為一條36米寬,深紅色花崗岩石通道,至黃帝像。地面鋪30米×30米「五色土」圖案,其五色分布中為黃色以應黃帝,東為青色以應青帝,西為白色以應白帝,南為赤色以應赤帝,北為黑色以應黑帝。拜祖廣場東西兩側仍為楹聯長廊。

軒轅丘與黃帝紀念館區設中華聖火台、拜祖台、頌歌台、黃帝像、中華始祖坊、黃帝紀念館等。中華聖火台位於拜祖區北,台高2007毫米,取2007年丁亥年拜祖日,地面周長5004毫米,取意黃帝甲子紀年5004年。聖火台創意為「鑽木取火」,文明之光。拜祖台位於黃帝像前,台東西長27米,南北寬20米,台前設90厘米高漢白玉欄杆。頌歌台位於拜祖台左右兩側,每側各長20米,五級青石面層,每側可立250名頌歌者。頌歌台兩側置黃龍。黃帝像將原黃帝紀念館前的漢白玉黃帝像沿中軸線前移3.5米,黃帝像抬高4.3米,像前基座正面刻字「中華文明始祖軒轅黃帝像」,基座面以黑色花崗岩板鑲砌,其餘三面為漢畫石刻,每面左上角刻四方圖案,即東方青龍、西方白虎,皆頭南尾北,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皆頭西尾東。四方圖案的對角設星宿圖。東南西北各置四方七宿和鐫刻黃帝故事。中華始祖坊實為黃帝像背景板,供舉行拜祖大典時中央電視台現場拍攝使用,用來遮擋軒轅丘後面左右兩側的居民房屋建築,為臨時性建築。此坊共九孔,中間高,兩邊低,正面鐫刻所謂黃帝八大功績,即初定甲子,歷算星象;律呂恆音,教民歧黃;蹤跡六書,文典輝映;創製指南,舟車四方;五穀豐登,蠶桑美裳;修德振兵,肇造華章;宇內一統,鑄鼎開疆;設官司職,政體濫觴。石坊之後為軒轅丘與黃帝紀念館。

黃帝誕生

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在中原一帶居住着也個以熊為圖騰的有熊氏部落。它的首領少典娶了一位名叫附寶的女人,她在軒轅生下了黃帝,於是就給他起名為軒轅。黃帝小的時候非常聰明,長大後也見識淵博,才華出眾,深得部族的愛戴,被擁力為有熊部落的首皇帝結盟。軒轅黃帝非常有才華的,而當時勢力最大的就是居住在新鄭一帶的有熊氏和居住在陳丘一帶的炎帝部落。於是黃帝就率有熊氏與炎帝激戰三次,終於打敗了炎帝。此後炎黃二帝結為聯盟,和睦相處,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所以說我們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

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

公元前3000年左右,黃河中下游一帶居住着上萬個大大小小的部落。這些大小部落,為了對付其他部落的入侵或對外擴張,往往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大的部落聯盟。當時,在這些部落中,有三個最為強大的部落。一個是居住在黃河中游南部嵩山東麓的有熊(今河南新鄭市)這個地方的有熊部落,其首領是姬軒轅。他是一位很有智慧和能力,集政治家、軍事家和科學家為一身的領袖人物。一個是居住在黃河下游濟水一帶(一說在今湖北北部與河南南部)的最為強悍善戰的九黎族部落,其首領名叫蚩尤。一個是居住在陳丘(今河南淮陽一帶)的神農氏部落,神農氏的首領稱炎帝,已傳到第八代榆罔。《國語·晉語四》說:「昔少典娶有蛟氏,生黃帝、炎帝。生而異德,黃帝以姬水成,故姓姬,炎帝以姜水成,故姓姜。」由此看來黃帝和炎帝還是同胞兄弟呢。

據說,在神農氏時代,炎帝是天子,各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都要聽從天子的命令。但是這時的神農氏部落已經沒落,各氏族部落之間互相進攻討伐,特別是九黎族部落,到處搶殺擄掠,使百姓深受其害,而神農氏炎帝榆罔又無力加以制止。這時的有熊部落正興起,其首領姬軒轅經常出面調停部落之間的糾紛,以理服人,對不聽勸告者,就以武力征服。這樣,許許多多的部落已不再聽從炎帝榆罔的命令。姬軒轅事實上已代替了炎帝榆罔的天子地位。炎帝榆罔為了挽回自己的天子地位,就出兵攻打那些服從姬軒轅的部落。這樣,越是攻打,那些部落就越是歸姬軒轅。於是姬軒轅就率領他的六七個部落在阪泉(在今河南扶溝境內,一說在今河北涿鹿縣)與炎帝榆罔大戰。經過三次大的戰役,炎帝榆罔大敗,歸服姬軒轅。這樣,兩個部落聯盟又聯合,乘勝征討肆虐百姓的蚩尤部落。姬軒轅蚩尤交戰,用的兵器是木棒、石斧、骨簇,而蚩尤這時已用上銅兵器,因此,初戰連連失敗。姬軒轅見一時不能取勝,就採用誘敵深入戰略,將蚩尤引誘到地理環境陌生的涿鹿山(在今河北涿鹿縣,一說是山西解縣)之中,使蚩尤士兵糧食斷絕,體力疲憊,然後乘着天降大霧,不辨東西,帶着指南車,衝進蚩尤兵營,生擒蚩尤。

新鄭最早稱「有熊」

河南省新鄭市在遠古稱「有熊」,這在歷史書有明確記載。最早的記載是戰國《竹書紀年》:「黃帝軒轅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有熊在什麼地方?《史記·五帝本紀·解集》說:「譙周曰:『(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說:「或言新鄭縣,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唐杜佑《通典·州郡典七》說:「新鄭縣,漢舊縣,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黃帝都於有熊亦在此,本鄭國之地。」1931年版《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說:「有熊,黃帝之都,即今河南新鄭縣。」1986-1993年版《漢語大辭典》說:「有熊,古地名,傳說黃帝所建之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鄭縣。」不僅歷代史書這樣記載,明代至民國年間的《大明一統志》、《大清一志》、《河南通志》、《開封府志》、《新鄭縣誌》都一致記載新鄭古為有熊。另外,如碑刻,金代劉文饒的《修德觀問道碑記》曰:「鄭,古有熊之國,黃帝所都。」明正德十二年《重修太清觀志》:「河南新鄭,古有熊氏之國也。」

以上歷代文獻、地方志和碑刻告訴我們,從戰國的《竹書紀年》至今,一致記述新鄭古代為「有熊」。當代著名史學家李學勤在《始祖山中華聖地建設促進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說:「常常有人問這樣一個問題:新鄭這個地方的傳說究竟有多少可信性?我說從文獻上來看,新鄭作為『有熊氏之墟』和作為『少典氏之國』這一點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經《史記》和《史記三家注》等書記載下來,應該說兩千年左右的時間裡沒有人提出任何有力的證據來懷疑這一點。」

至於新鄭為何稱「有熊」,何時稱「有熊」,稱至何時,許多專家學者發表不少高論,一致說法是,新鄭在新石器時代,可能有許多熊。少典氏族是以熊為圖騰,所以這裡叫有熊。少典氏族生活年代,有許多學者認為是在裴李崗文化時期,如考古學家許順湛在給《新鄭縣文物志》作序時說:「依據古史文獻來看新鄭的歷史地位,如果對照《新鄭縣文物志》,我們就會更加清楚,距今8000年前後的裴李崗文化遺址,是少典族階段的遺留,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仰韶文化遺址,是黃帝族階段的遺留……。」考古學家李友謀、馬世之等皆持相同觀點。至於「有熊」稱至何時,漢代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說:「帝紂乃囚西伯於羑里。閎夭之徙患之,求有莘氏美女,驪戎之文馬,有熊九駟。」《史記·正義》:「《括地誌》云:『鄭州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也。』」由此可見,在商朝末,新鄭還稱為「有熊」。當代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1982年編制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商》在商代,仍稱新鄭為「有熊」。

軒轅丘在何處

既然黃帝是因居住或生於軒轅丘而得名,那麼軒轅丘在何處?古代歷史文獻有三說:一是酈道元《水經注·渭水》說:「黃帝生於天水,在上邽城東七十里軒轅谷。」此說難以成立。因為黃帝的父親少典是有熊國君,有熊國在河南新鄭,怎麼可能跑到甘肅天水的軒轅谷生下黃帝?再說,史書沒有記載少典氏在那裡活動過。二是《山海經·西次三經》說軒轅丘在西王母所居住的玉山之西480里。玉山在哪裡?在崑崙山附近,也就是海拔4-5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那裡能夠產生像黃帝族這樣強大的部族嗎?三是說軒轅丘在河南新鄭。晉代皇甫謐《帝王世紀》說:「(黃帝)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王欽若《冊府元龜·帝王部》說:「黃帝初受國於有熊軒轅之丘,因以為名。」《天下名勝志》說:「新鄭縣城內有軒轅丘。」《大明一統志》說:「軒轅丘在新鄭縣境,古有熊氏之國,軒轅黃帝生於此故名。」清乾隆二十九年軒轅故里碑刻說:「古傳鄭邑為軒轅氏舊墟,行在北有軒轅丘遺址,乃當年故址。」清嘉慶二十二年和民國十九年《密縣誌》引《中州雜俎》說:「密縣大隗鎮南三里許有『七聖廟』……新鄭軒轅丘距此四十餘里。」這就是說軒轅丘在有熊國即今新鄭市區內。漢代在軒轅丘旁建有軒轅故里祠,至今猶存。

黃帝其人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號有熊,為五帝之首。早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有熊氏部落曾在新鄭一帶定居。其部落首領「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黃帝、炎帝」。黃帝是少典的次子,生於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北),故稱軒轅氏。黃帝幼時聰明異常,既長見識淵博,才幹出眾,遂繼承父親少典被擁立為有熊部落首領,故又稱有熊氏。 五千多年前,以黃河中下游為中心的我國中原地區,氏族林立,大小部落成千上萬。當初炎帝部落勢力強大,最有威望。各部族聽從他的號令,相安而居。到了黃帝時代,炎帝部落勢衰。部落之間不斷發生磨擦,甚至互相侵伐掠奪,侵占土地,搶劫財貨,虜殺人口。

炎帝不能禁止,人民生活不得安寧。黃帝修德整兵,習用干戈,以道義促使部落之間相安友好,以武力征伐強暴,制止侵略。許多部落慕其戚望,前來通好,仰仗歸從。當時炎帝侵凌周圍部落,黃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與之三次交戰,打敗了炎帝,使其歸順於已。這時,東方九黎部族興起,強悍兇橫,煉銅製作兵仗刀戟大弩,侵略其他部落。其首領蚩尤更是凶神惡煞,每次出征作戰都身披斑斕虎皮,頭帶雙角銅盔,所向披靡。其他部落聞聽蚩尤到來,驚魂落魄,潰散四逃。蚩尤在東方掃平諸部落後,一路西上,侵占炎帝部族。炎帝與之交戰,竟一敗塗地,於是丟棄境域,率領部族奔往涿鹿,向黃帝求救。黃帝親率部族,九次與蚩尤交戰而不能勝,就聯合以熊、羆、貔、貅、虎為圖騰的六個部落,會合炎帝部族,在涿鹿郊野與蚩尤展開決戰。

傳說,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個個銅頭鐵額,兇猛無比,又慣使刀戟弓弩等武器,炎黃兵卒戰勝不過。黃帝即命風后製作戰車,採用戰車合圍戰術衝殺。蚩尤大敗逃至中冀,被黃帝大將應龍擒殺。 黃帝平定蚩尤,威名大掁。各部族對他欽佩得五體投地,一致擁戴他為部落聯盟首領。從此炎黃部族逐漸融合為一。接着,黃帝又打敗北方前來侵擾的葷鬻部族(匈奴族的前身),在釜山(今河北懷來東)召集「萬國」首領,慶賀天下太平,並「邑於涿鹿之阿」,休整士卒,養息生民。後來,他為了氏族的安全,又率領部族復歸故里,「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為安撫百姓,他曾巡行四方,東至于海,南抵長江,西及崆峒(今甘肅隴右),北至河北燕山,初步奠定了中國的規模。

黃帝定都有熊,致力於各部落的繁榮與發展。他選賢任能,設官司職,治理天下。「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仰天地置列侯眾官,以風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聖配下台,謂之三公;置左右太監,監於萬國(諸部落),建立起完備的部落聯盟管理體制。 黃帝總結神農氏炎帝時代的農業生產經驗,祭祀天地百神,劃野分州,計田設井,教民因時播種五穀蔬菜,馴養畜禽。黃帝和他的臣下,有很多發明創造。傳說他命大撓制定天干地支,用來計算年月日,從此中國有了年月日的計算,後人稱之為「黃帝歷」。命容成製作蓋天(渾天儀之類),觀察天象;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宿;命隸首作算數,制定度量衡之制,用來計量物之輕重、長短、多寡;命倉頡總結前人經驗,製作象形文字;命寧封為陶正,製作釜、甑、碗、碟,進一步完備人們的飲食器物;命赤將為木正,共鼓、化弧刳木為舟,剡木為楫,邑夷作大輅,揮作弓,夷牟作矢,雍父作杵、臼;命伶倫定律呂,將竹管截成十二個長短不同的竹段,按照聲音的高下清濁分為十二個音階,製成各種樂器;命榮猨鑄十二鍾,以和五音;命元妃嫘祖教民養蠶制絲,供作衣料;伯余製作衣裳和鞋子。黃帝作冕垂旒充纊,定玄衣黃裳,於是袞冕衣服之制興。建築宮室,以避寒暑。與岐伯、雷公探討醫藥之學。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脈;巫彭、桐君處方餌,防治疾病。黃帝時代,發明創造繁多,成就輝煌宏大,遂使中國躋身於「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列,因而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黃帝在位百年,死於荊山(又名覆釜山,今河南靈寶閿鄉鎮南),葬於上郡橋山(今陝西黃陵西北)。相傳有子25人,得姓者14人,分為後世各國,不斷繁衍,逐漸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由眾多民族相結合的中華民族。因此,後人共尊黃帝為祖先,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黃帝元妃

黃帝元妃——嫘祖

黃帝戰勝蚩尤後,建立了部落聯盟,黃帝被推選為部落聯盟首領。他帶領大家發展生產,種五穀,馴養動物,冶煉銅鐵,製造生產工具;而做衣冠的事,就交給正妃嫘祖了。在做衣冠的過程中,嫘祖和黃帝手下的另外三個人作了具體分工:胡巢負責做冕(帽子);伯余負責做衣服;於則負責做履(鞋);而嫘祖則負責提供原料,她經常帶領婦女上山剝樹皮,織麻網,她們還把男人們獵獲的各種野獸的皮毛剝下來,進行加工。不長時間,各部落的大小首領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嫘祖因為勞累過度而病倒了。她不想吃飯,一日比一日 消瘦。周圍的男男女女,人人焦急萬分,個個坐臥不安。守護在嫘祖身邊的幾個女子,想了各種辦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時愛吃的東西。誰知嫘祖一看,總是搖搖頭,一點也不想吃。

有一天,這幾個女人悄悄商量,決定上山摘些野果回來給嫘祖吃。她們一早就進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許多果子,可是用口一嘗,不是澀的,便是酸的,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樹林裡發現滿樹結着白色的小果。她們以為找到了好鮮果,就忙着去摘,誰也沒顧得嘗一小口。等各人把筐子摘滿後,天已漸漸黑了。她們怕山上有野獸,就匆匆忙忙下山。回來後,這些女子嘗了嘗白色小果,沒有什麼味道;又用牙咬了咬,怎麼也咬不爛。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果子。正在這時,造船的共鼓走了過來,發現幾個女子站在那裡發愣,連忙問發生了什麼事。女子們便把她們為嫘祖上山摘回白色小果的事說了一遍。拱鼓一聽,哈哈一笑說:「你們這些憨女子,現在咱們有火有鍋,咬不爛就用水煮嘛!」他這麼一說,立刻提醒了幾個女子,她們連忙把摘回的白色小果都倒進鍋里,加上水用火煮起來。煮了好長時間,撈出一個用嘴一咬,還是咬不爛。正當大家急得不知該怎麼辦的時候,有一個女子隨手拿起一根木棍,插進鍋里亂攪,邊攪邊說:「看你爛不爛,看你熟不熟!」攪了一陣子,把木棒往出一拉,木棒上纏着很多像頭髮絲細的白線。這是怎麼回事?女子們繼續邊攪邊纏,不大功夫,煮在鍋里的白色小果全部變成雪白的細絲線,看上去晶瑩奪目,柔軟異常。她們把這個稀奇事立即告訴嫘祖。嫘祖是個急性子,不聽則罷,一聽馬上就要去看。這些女子為了不讓她走動,便把纏在棒上的細線拿到她身邊。嫘祖是個非常聰明的女人詳細看了纏在木棒上的細絲線,又詢問了白色小果是從什麼山上、什麼樹上摘的。然後她高興地對周圍女子說:「這不是果子,不能吃,但卻有大用處。你們為黃帝立下一大功。」

說也怪,嫘祖自從看了這白色絲線後,天天都提起這件事,病情也一天比一天減輕,開始想吃東西了。不久,她的病就全好了。她不顧黃帝勸阻,親自帶領婦女上山要看個究竟,嫘祖在桑樹林裡觀察了好幾天,才弄清這種白色小果,是一種蟲子口吐細絲繞織而成的,並非樹上的果子。她回來就把此事報告黃帝,並要求黃帝下令保護橋國山上所有的桑樹林。黃帝同意了。

從此,在嫘祖的倡導下,開始了栽桑養蠶的歷史。後世人為了紀念嫘祖這一功績,就將她尊稱為「先蠶娘娘」。

黃帝故里新鄭介紹

華夏樂舞《黃帝頌》明空·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