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斑星天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斑星天牛 學名: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 類屬:鞘翅目天牛科

形態特徵

卵:長卵形,長5-6mm,寬2mm,乳白色至淡黃色。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40-50mm,前胸最寬處8-10mm,圓筒形,淡黃色。頭小,褐色,橫寬,半縮於前胸之內。觸角3節,從側面只能看見2節。上唇橢圓形,向上微翹,外緣毛被密集,下唇密生褐色短剛毛,有1條中縱溝。前胸背板凸字形銹色斑紋的前緣拐彎處有深色細邊,角度較大,第四至第九節背面各有1個回字形步泡突。

蛹:長28-40mm,淡黃色,體形似成蟲,但頭部傾於前胸下,觸角呈發條狀,由兩側捲曲於腹面。腹部可見第九節,以第七、八節最長。

成蟲:體長14-40mm,寬6.8-12mm,雌蟲較雄蟲肥大。全體黑色,前胸背板和鞘翅具較強光澤,有的略帶古銅或青綠等光澤,小盾片、鞘翅上絨毛斑呈乳黃色至薑黃色,少數為污白色。翅面上毛斑大小不等,排成不規則的5橫行,第一、二、三、五行常各為2斑,第四行1斑,第一、五兩行斑較小,第三行兩斑接近或癒合為最大斑;此外還散生許多小毛斑,翅面毛斑大小、形狀、位置、數量變異較大。腹面及足密被青灰色絨毛。觸角第三節基部及以後各節基半部青灰色。頭部額及後頭具稀疏細刻點,複眼下葉稍短於下頰部。前胸背板光滑,兩側基部具稀疏細刻點,基部中央有小突起,兩側刺突末端尖銳。鞘翅肩部內側幾無明顯刻點,僅肩隆脊上有少數刻點,翅表光滑。中胸腹板凸片極不顯著,向前均勻弧形傾斜。雄蟲觸角超出體長5節以上;外生殖器的中基較瘦,長厚比值為7.5,彎度較大,末端較圓,略呈乳突狀,中基突較狹,陽莖側突端部狹長,基部彎度不深。雌蟲觸角超出體長3-4節。[1]

分布與危害

主要危害大官楊尤金楊陝林二號楊214楊箭杆楊北京楊小葉楊十五號楊波蘭楊沙蘭楊截葉毛白楊二白楊箭X鑽楊、陝林一號楊、萊比錫楊複葉械。在分布區內猖撅發生,大片林分枯死,損失嚴重。分布於陝西、甘肅、寧夏、河北、河南。

防治方法

(1)嚴格執行檢疫,防止苗木、木材傳播。

(2)農業防治。 營造混交林,加強撫育,增強樹勢;木材採伐在成蟲不活動期進行,夏季採伐原木要及時運出林外;對貯木場的原木應及時剝皮,減少天牛的適生的寄主。

(3)保護和利用天敵。雙條杉天牛幼蟲和蛹期,有柄腹繭蜂腫腿蜂紅頭繭蜂白腹繭蜂等多種天敵,應加以保護和利用。

(4)化學防治。 ①在小面積發生時可以用打孔機注射國光防蛀液劑等內吸性強的藥物進行防治。

②天牛的成蟲期,特別是羽化高峰期補充營養時進行防治,主要用40%國光必治乳油800倍液、國光依它(45%丙溴辛硫磷)800-1000倍液噴干或補充營養時噴寄主樹冠和樹幹。

③蟲害木應進行及時進行除害處理,可用磷化鋁或溴甲烷進行帳幕熏蒸,或用40%國光必治乳油800倍液、國光依它(45%丙溴辛硫磷)800-1000倍液從楞垛的上方、兩端噴藥進行防治。

④遇水、旱、火災、大片林木生長不良時,在天牛成蟲活動期噴灑40%國光必治乳油800倍液、國光依它(45%丙溴辛硫磷)800-1000倍液或溴氰菊酯等殺蟲劑毒殺.

⑤塗白。秋、冬季至成蟲產卵前,國光糊塗(樹幹塗白粉劑)與水按1:1比例混配好,加入200倍國光必治塗於樹幹基部(2米以內),防止產卵,可加入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防腐爛,做到有蟲治蟲,無蟲防病。同時,還可以起到防寒、防日灼的效果。[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