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桿菌肺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桿菌肺炎

英文名稱

就診科室 :呼吸科

發病部位 :肺部

常見病因 :黃桿菌感染引起

常見症狀 :發熱,神態萎靡、少動

少哭、推食、嘔吐等中毒症狀

黃桿菌(flavobacterium)引起的肺炎稱黃桿菌肺炎。黃桿菌也可導致腦膜炎、敗血症等。 [1]

病因

黃桿菌肺炎黃桿菌感染,它包括腦膜敗血黃桿菌、亞群黃桿菌、芳香黃桿菌及多物寄生黃桿菌等。其中腦膜敗血黃桿菌和Ⅱb亞群是主要的致病菌,對人類可引起各種感染和敗血症。該屬細菌顯著特徵是生長過程中產生黃色素。 [2]

臨床表現

常見的臨床表現有發熱,以輕度或中度不規則發熱為多,部分為弛張熱。重者如腦膜炎、肺炎、敗血病等體溫較高,毒血症較重。嬰兒感染後有神態萎靡、少動、少哭、拒食、嘔吐等中毒症狀。 [3]

檢查

實驗室檢查

血白細胞數一般明顯升高,中性粒細胞可達90%以上,有核左移現象。血沉常增快。合併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敗血性感染者,血中ALT(谷丙轉氨酶)升高,腎功異常。

輔助檢查

心電圖可出現低鉀心電圖異常改變及心律失常。 [4]

診斷

細菌培養可見氧化酶陽性,可疑黃桿菌。反覆進行痰細菌培養,早日確定感染菌種。本病胸腔積液較常見,漿液性或血性胸水也應常規進行細菌培養,陽性檢出率很高。 [5]

治療

菌株米諾環素敏感,對氧氟沙星敏感,大多數的菌株對舒巴坦(青黴烷碸)或頭孢哌酮敏感。也有部分菌株對萬古黴素、新生黴素、克林黴素和氯黴素敏感。部分耐藥菌株對阿米卡星敏感。一般認為紅黴素和利福平治療腦膜炎的效果較好。 [6]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