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河故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河故道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黃河故道,在今河道以前的河道。從下游自河南武陟、滎陽以下,河道時有變遷。見於歷史記載的大小決徙粗略統計約達一千五六百次,極大多數集中在下游。下游故道略呈一摺扇形,最北經由今河北霸州市(舊稱霸縣)、天津海河入海,最南經由潁水、渦水奪淮河入海(一部分黃河水自淮河循裏運河注入長江)。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黃河故道

種類:鹽鹼地、濕地、尚存的河道

故道種類:荒蕪的鹽鹼地、水草豐美的濕地、尚存的河道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

最早記載:尚書·禹貢

釋義:在今河道以前的河道

故道形成

改道頻繁

河流決口後放棄原來河床而另循新道稱為改道,黃河由於多沙善淤,變遷無常,改道十分頻繁,中游的寧夏銀川平原,內蒙古河套平原一帶的黃河河道都曾多次變遷,但影響重大的是黃河下遊河道改道。

最早河道

通常認為,《尚書·禹貢》中所記載的河道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黃河河道。這條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夾束于山谷之間,幾無大的變化。在孟津以下,匯合洛水等支流,改向東北流,經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匯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陸澤中。然後分為幾支,順地勢高下向東北方向流入大海。人們稱這條黃河河道為「禹河」

文獻記載

據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有以下幾次重大的改道。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了有記載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從宿胥口(今淇河、衛河合流處)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這條新河在禹河之南。

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黃河在今河南濮陽西南瓠子決口,再次向南擺動,決水東南經巨野澤,由泗水入淮河。23年後雖經堵塞,但不久複決向南分流為屯氏河,六七十年後才歸故道。

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在今河北臨漳縣西決口,東南衝進漯川故道,經今河南南樂、山東朝城、陽穀、聊城,至禹城別漯川北行,又經山東臨、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帶入海。此後幾百年中,黃河情況不甚為頻繁。北宋初期,決口不斷,短時期、短距離的分流河道不少。直到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六月,黃河再次改道,衝決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經聊城西至今河北青縣境與衛河相合,然後入海。這條河宋人稱為「北流」,12年後,黃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樂西度決口,分流經今朝城、館陶、樂陵、無棣入海、宋人稱此河為「東流」。東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斷流。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防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道,向東南分由泗水和濟水入海。黃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黃海。直到1855年,黃河主要是在南面擺動,雖然時有北沖,但均被人力強行逼堵南流,南流奪淮入海期間,鄭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黃河主流也是遷徙不定。由泗水,或汴水或渦水入淮,或由潁水入淮,或同時分幾支入淮。直到明代後期潘季馴治河以後,黃河才基本被固定在開封,蘭考,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陰一線,即今之明清故道,行水達300年。

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又在河南蘭陽(今蘭考縣境)銅瓦廂決口改道,再次擺回到北面,行經今河道,北流入渤海。

1938年,蔣介石命令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全河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渦河入淮河。洪水漫流,災民遍野。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後,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縣入海。

遷徙範圍

在周定王五年以來的2600多年的時間裡,黃河下遊河道經歷了從北到南,又從南再到北的大循環擺動。其中決口、改道不計其數。大體上以孟津為頂點,在北抵天津、南界淮河的這樣一個大三角洲上,都是黃河改道遷徙的範圍。

禹貢錐指

清康熙間胡渭著《禹貢錐指》,概括自此以前的改道為五大徙;後人沿用其說,1855年河決河南銅瓦廂改由今道入海後,遂有六大徙之說。

分期方法

但胡說實多疏誤,故又有學者提出二十六次較大改道之說。茲用分期法概述如下:

(1)戰國或戰國以前。主要幹道有三:

1.據《書·禹貢》:故道自今河南武陟東北流至濬縣西折北至河北平鄉北,東北流分為「九河」,最北一支為幹流,北流至深縣南折東北至靜海東南入海。

2.據《山海經·北山經》:故道自今河北深縣南以上同《禹貢》,以下東北流經霸縣南,東流至天津市區入海。

3.《漢書·地理志》與《水經注》里的「大河故道」,是春秋戰國時期長期存在的河道。此外,漢代篤馬河、泒河、沽河、清河、商河等地曾為黃河決流所經。

(2)西漢。據《漢書·地理志》與《水經注》里的「大河故道」,故道自今河南濬縣西南東北流經滑縣南、濮陽西、河北大名東、山東高唐南,折北經德州市東、河北南皮西,又東北至滄縣西,又東北至黃驊縣境入海。武帝時在今濮陽南決口,東南流注巨野澤通於淮泗,後二十餘年始塞。元、成後屢決,或在今山東濱縣治附近入海,或自今河南滎陽由汴入泗入。

(3)東漢至宋初。自東漢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王景治河功成至唐景福二年(893年),河道長期基本不變,即《水經注》、《元和志》所載當時大河。故道自今河南濮陽南東北流經山東聊城、茌平南,折北經禹城西,又東北經濱縣南入海。自唐末至宋初,決口次數很多,但形成大改道的皆不久即塞,決後不塞的只是小改道,較重要的有兩次:一為景福二年(893年)在海口附近改道經山東濱縣(今濱州市)西北入海。一為宋景祐元年(1034年)在今河南濮陽橫隴埽決口,東北至今惠民、濱州市一帶入海,史稱橫隴河。

(4)宋慶曆後。宋慶曆八年(1048年)河決商胡埽(今河南濮陽東北),至次年形成一新道,自今河南濮陽東北折西北經內黃東,北流經河北大名西、南宮東,棗強、武邑西、獻縣東,至青縣南由今南運河經天津市由海河入海。宋人稱此道為北流。至嘉祐五年(1060年),又在今大名西南東決東北經今山東冠縣、夏津,略循今馬頰河至冀魯交界處入海。時稱此道為東流。熙寧二年(1069年)導東流閉北流,元豐四年(1081年)又決入北流。紹聖元年(1094年)又導東閉北,元符二年(1099年)又決入北流。北流又往往西決漫入漳水,東決漫入永濟渠。

(5)金元至明萬曆初。宋建炎二年(1128年)東京留守杜充於滑縣西南人為決河,遂使河道東決奪泗入淮。自後河道極為混亂。總的情況是:重要決口西移,正流不再經過河南濬縣、滑縣間。經常數道並行,彼此迭為主、副。東流則或由馬頰河、或由徒駭河、或由北清河(今山東東平以下黃河)入海,南流則奪泗、汴、睢、渦、潁等水由淮入海。初以南流為主,東流為副,終於盡斷東流。南流諸道中又以自今河南原陽亂汴、睢故道東出徐州由泗入淮為主。

(6)明萬曆初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萬曆初潘季馴治河功成, 才盡斷旁出諸道,把金元以來黃河東出徐州由泗奪淮的主流固定下來成為下游唯一的河道。故道大致即今地圖上的淤黃河。此後二百八十年,雖經常發生決口改道,不久皆引歸故道。大致南決以入渦、入潁為多,北決皆歸大清河(即北清河)。

(7)1855年至解放前。1855年河決今河南蘭考境內銅瓦廂(時屬蘭陽,今巳坍入河中),改道東流,至1875年形成今道。此後至解放前七十餘年間,又曾發生決口數十次,皆不久即塞。只有1938年國民黨政府挖開鄭州花園口大堤,河水亂潁,渦入淮,形成了經歷九年之久的改道,至1947年才恢復故道。又自山東利津以下海口段因解放前未築堤防,故並無固定河道,八九十年間,曾經改道約二十次。

故道種類

黃河故道基本有三種,一種是荒蕪的鹽鹼地,一種是水草豐美的濕地,還有一種是尚存的河道。象寧遠、商丘一部分的黃河故道就屬前一類,不過這些故道大多年代久遠,以至於許多當地人都不知道在這樣的河床上曾經流淌過一條叫作黃河的河流。而大多數黃河故道都屬後兩者,比如盛產梨子的碭山、山東單縣、豫北的濕地、江蘇宿遷,黃河奪淮入海後在徐州留下的故道;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境內,還有一條盛產黃河魚的故道。

廢黃河道

1128年至1855年的黃河道。黃河故道歷史悠久,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東京(今開封)留守於滑縣西南人為決河遂使河道東奪泗入淮,黃河流經商丘727年,到1855年(清咸豐五年)從銅瓦廂(今蘭考縣)東壩頭處決口北流,才成為黃河故道,廢黃河口在江蘇省北部。

如今,黃河故道生態旅遊區內東西有天沐湖和鄭閣湖,中間有萬畝國有林場。天沐湖水域面積1萬多畝,鄭閣湖水域面積1500多畝,平均水深2米。湖面碧水蕩漾,湖水清澈見底,湖內魚翔淺底,湖邊蘆葦茂盛,成為獨特的「北國水鄉」,潤澤着周圍的萬畝良田。這裡一年四季候鳥棲息,僅發現的就有天鵝、丹頂鶴、白鷺、鴻雁、野鴨等數十種。區國有林場主要樹種以刺槐、楊樹、泡桐為主,兼有多種經濟林雜果。由於林木茂密,棲息有金雕、貓頭鷹、喜鵲、百靈等各類禽鳥40餘種,還有野兔、刺蝟、狗獾等10餘種野生動物在林中出沒。

故道南岸綿延橫亘着被譽為「水上長城」的黃河故堤,平均高出堤外15米,是一處名符其實的「懸河」。故堤外是萬畝良田,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為主,還有一片片的桃、梨、杏、棗等經濟林,道路阡陌,綠樹成行,花紅果香,林茂糧豐,一派田園風光。

沿黃河故道生態旅遊區,還散布着歷朝歷代遺存下來的幾十處人文景觀。主要有:我國大思想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莊子的出生地--蒙城遺址;古黃河邊上聞名遐邇的水旱碼頭--劉口古鎮,包括陸陳會館、山西會館、南山會館等。至今,這裡還傳頌着雍正御景、劉庸賞景、華佗行醫、太平天國習武等一串串神奇的傳說,使得這裡的文化底蘊十分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自然景觀,被國內外旅遊界專家讚嘆為「古老的水上長城」和「遲到的發現」。[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