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牛鋪鎮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鳳縣,地處鳳縣東北部,東與寶雞市渭濱區接壤,南與河口鎮交接,西與紅花鋪鎮唐藏鎮相連,北與陳倉區坪頭鎮毗鄰 ,總面積456.25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黃牛鋪鎮下轄5個行政村 。2018年,黃牛鋪鎮戶籍人口7211人 。2011年,黃牛鋪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494.3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0.41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20萬元,各類存款餘額78萬元。[1]

目錄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因鎮東有一黃牛山,清時設鋪舍而得名。

建置沿革

清末民初,黃牛鋪屬東大路。

民國三年(1914年)後,改稱東大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草涼驛聯保處。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稱草涼驛鄉公所,轄四保(白家店、草涼驛、紅花鋪、黃牛鋪)。

1949年9月,設立黃牛鋪鎮,東河橋鄉。

1949年11月,寶雞縣轄黃牛鋪東街劃歸鳳縣,設立黃牛鋪區公署(第二區)。

1958年9月,成立火箭公社。

1959年1月,火箭、超英、先進三社合併為雙石鋪大公社,設黃牛鋪管理區。

1961年6月,撤銷大公社,設黃牛鋪公社。

1966年9月,更名朝陽公社。

1970年6月,恢復黃牛鋪公社。

1984年3月,改黃牛鋪公社為黃牛鋪鄉。

1985年5月,改黃牛鋪鄉為黃牛鋪鎮。

1997年8月,將永生、紅花鋪、魏家灣、草涼驛、龍王溝村劃入紅花鋪鎮。

2007年11月,撤銷清風寺、寬灘村,併入三岔河村,合併東街、西街兩村,組建黃牛鋪村。撤銷3個村,合併14個村民小組。

區劃沿革

1961年6月,黃牛鋪鎮轄16個生產大隊86個生產隊。

1984年3月,黃牛鋪鎮轄16行政村、84個村民小組。

1996年,黃牛鋪鎮轄東河橋、周家莊、堆子、石窯鋪、東街、西街、長灘壩、北星、長橋、紅花鋪、魏家灣、草涼驛、龍王溝、三岔河、青風寺、寬灘16個行政村。

1997年,將黃牛鋪鎮的永生村、紅花鋪村、魏家灣村、草涼驛村、龍王溝村劃歸新設立的紅花鋪鎮。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轄東河橋、周家莊、堆子、石堯鋪、黃牛鋪、長灘壩、北星、三岔河8個行政村;下設42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黃牛鋪鎮下轄5個行政村 。人民政府駐黃牛鋪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黃牛鋪鎮地處陝西省寶雞市鳳縣東北部,東與寶雞市渭濱區接壤,南與河口鎮交接,西與紅花鋪鎮、唐藏鎮相連,北與陳倉區坪頭鎮毗鄰,總面積456.25平方千米 。距鳳縣縣城55千米。

地形地貌

黃牛鋪鎮地處秦嶺中低山區,地勢東高西低。境內地形主要為秦嶺褶皺帶。主要山脈有秦嶺山脈,最高峰廟王山位於秦嶺主峰以南,海拔1600米;最低點長橋村位於與紅花鋪鎮交界處,海拔1200米。

氣候特徵

黃牛鋪鎮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垂直變化明顯,小氣候差異大,冬無嚴寒,夏無酷熱,氣溫日差較大。多年平均氣溫9.4℃,霜期年平均193天,最長達213天,最短為14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840.5小時,年總輻射123.9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73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7月最多。

水系水文

黃牛鋪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積570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嘉陵江、三岔河、黃牛溝、場房溝等。河流總長度170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嘉陵江,從東河橋至北星村流經境內東河橋、石堯鋪、黃牛鋪、長灘壩、北星村等村,境內流長60千米,流域面積35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3.7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三岔河等。

自然災害

黃牛鋪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冰雹、霜凍、大雪、乾旱等。洪澇災害年均發生0.2次,主要發生在每年的7月至8月,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81年8月21日,暴發泥石流14餘處,315戶918人受災,受災農田350畝,糧食減產13萬千克。[3]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黃牛鋪鎮林地面積23.25萬畝,主要樹種以油松、闊葉喬木為主。

動物資源

黃牛鋪鎮野生動物28種,珍稀動物有羚牛、林麝、梅花鹿、獺兔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總人口7796人,總戶數2242戶。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93人,城鎮化率17.9%。另有流動人口593人。總人口中,男性4131人,占53%;女性3665人,占47%;14歲以下920人,占11.80%;15-64歲6109人,占78.36%;65歲以上767人,占9.84%。總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黃牛鋪鎮人口出生率10.4‰,死亡率7.9‰,人口自然增長率2.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92人。

2018年,黃牛鋪鎮戶籍人口7211人。

經濟

綜述

2004年,黃牛鋪鎮社會產值523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00元。

2011年,黃牛鋪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154.7元。

2018年,黃牛鋪鎮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上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3個。

第一產業

2011年,黃牛鋪鎮耕地面積13148畝,人均1.7畝。2011年,黃牛鋪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494.3萬元,比上年增長15.4%,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名優特農產品有鳳椒、木耳、核桃、土蜂蜜、鳳黨、甜椒、菜花、馬鈴薯等。

種植業

黃牛鋪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黃牛鋪鎮糧食生產2811噸,人均360千克。其中小麥374噸,玉米1957噸,豆類6噸,薯類673噸。

黃牛鋪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黃牛鋪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3畝,產量4噸,其中油菜籽產量4噸;蔬菜種植面積4230畝,總產量6510噸。

林業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累計造林8.7萬畝,其中防護林8.04萬畝,經濟林0.68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85萬株,森林覆蓋率74.2%,活立木蓄積量120.4萬立方米。

2011年,黃牛鋪鎮水果種植面積740畝,產量1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總產量8噸。

畜牧業

黃牛鋪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黃牛鋪鎮生豬飼養量49834頭,年末存欄16122頭;牛飼養量2796頭,年末存欄1457頭;羊飼養量2438隻,年末存欄2158隻;家禽飼養量40000羽,上市家禽6850羽。畜牧業總產值273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8.3%。

生產條件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有大型農業機械841台(輛)。

第二產業

2011年,黃牛鋪鎮工業總產值達到0.416億元,比上年增長34%,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商業網點84個,職工168人,零售收入834萬元。2011年,黃牛鋪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0.012億元,比上年增長6.2%。

郵電通信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有郵政代辦所1個,鄉村通郵率100%,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0.08萬份(冊),業務收入4.4萬元。固定電話用戶6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26.7%;移動電話用戶1500戶,移動電話普及率19%,電話普及率98%;寬帶接人用戶500戶,普及率22.3%。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9萬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有農村信用聯社、郵政儲蓄銀行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支行和營業網點,各類存款餘額78萬元,比上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138萬元,比上年增長9%。[4]

交通運輸

交通

黃牛鋪鎮已形成由鐵路、公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寶成鐵路境內長30千米,設秦嶺、黃牛鋪2個站。212省道境內長35千米,通村公路5千米,通村水泥路實現全覆蓋。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鎮區道路總長度5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2.5米;道路鋪裝面積3.15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15.75平方米;城鎮橋樑1座,總長度0.01千米。

運輸

2011年,黃牛鋪年客運總量8.6萬人次,貨運總量4.0萬噸。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有農村實用人員350人。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93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1所,在校生280人,專任教師4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黃牛鋪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7萬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60平方米;圖書室9個,建築面積80平方米,藏書2萬餘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山歌、社火、馬勺臉譜等。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有線電視用戶1525戶,電視綜合覆蓋率68%。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8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5%。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8個,其中鄉鎮中心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7個,床位15張,固定資產總值224.31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9名,其中執業醫師16人,註冊護士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8人、執業(助理)醫師2.05人、註冊護士0.38人。2011年,黃牛鋪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11萬人次。2011年,黃牛鋪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9.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667人,參合率98%。

勞動就業

2011年,黃牛鋪鎮新增就業人員63人,有21名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以下。

社會保障

2011年,黃牛鋪鎮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430人,參保率100%。

社會福利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3戶,人數73人,支出19.27萬元,月人均220元,城市醫療救助1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54人,共支出12700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47戶,人數1008人,支出123.102萬元,月人均A類130元、B類95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6人,支出6.24萬元。農村臨時救濟430人次,支出3.5萬元。2011年,黃牛鋪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8戶,27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0畝,救災支出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人。有便民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中心3個。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有自來水站1個,鋪設幹線水管3.8千米,生產能力360噸/日,年生活用水10.95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4.2千米。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有55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個,主變壓器1台,總容量55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1條,總長度30千米,用電負荷150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85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100%。

截至2011年末,黃牛鋪鎮園林綠地面積8.5公頃,綠化覆蓋率84.2%,人均綠地10.9平方米。[5]

風景名勝

黃牛鋪鎮位於鳳縣東北部,地處秦嶺主梁以南、嘉陵江源頭地帶。與寶雞市渭濱區和本縣的紅花鋪鎮、河口鎮、岩灣鄉毗鄰,海拔在1200-1600米之間。。

黃牛鋪鎮地處南北過度帶的秦嶺深山,山青水碧,旅遊資源豐富,有和尚塬古戰場、煎荼等古軍事遺蹟,是關中通往蜀地、大西南之咽喉。先後開發建成了秦嶺生態度假村、廟王山避暑山莊、楊氏跑馬場等集休閒、娛樂、避暑為一體的旅遊景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