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端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端伯(1585-1645)一作元功,字元公,號迎祥,生平好佛教,嘗鐫私印曰"海岸道人"。建昌新城(今江西省黎川縣)人。明末官員,抗清名重一時.散文家、詩人。

基本資料

中文名 黃端伯 字號 一作元功,字元公,號迎祥
民族 所處時代 明末
出生地 北京西江米巷藥鋪 出生時間 1585
去世時間 1645 主要作品 《易疏》、《東海集》、《廬山集》、《瑤光閣集》
職業 官員 主要成就 散文家 詩人
成名原因 抗清名士 諡號 烈愍(乾隆)

人物生平

黃端伯從小聰敏好學,博覽經史。明崇禎元年(1628)進士,次年被授為浙江寧波推官。那時倭寇常犯浙江沿海一帶,他集思廣益,提出防倭十條計策,使該地倭患大為減輕。他在寧波"布衣素食,貨利不攖其心"。對初次犯法者重在教育,對賄賂者則深惡痛絕。對窮書生,只要有文才,便加意勉勵,給予資助和推薦。

崇禎五年(1632),因母病故,遂回故里,三年服滿,改任杭州推官。他辦事幹練,廣知博聞,公務之餘,常邀兩浙學士講學於西湖,為當地培養人才。崇禎十年,考選北上時,又逢父喪,居家七年。耳聞目睹居住在建昌(今南城縣)的益王朱慈炱作威作福、窮奢極欲的種種行為,義憤填膺,上疏朝廷,列數朱在建昌"擅增兵甲","擅增民詞,批行郡縣,騙害良民"等惡行。結果,反被朱慈炱誣諂為離間親藩。黃端伯於憤怒中棄官為僧,避居廬山。

崇禎十七年(1644),清兵入關,崇禎自縊,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建立南朝。黃端伯面北慟哭,盼為國效力。經禮部尚書姜日廣推薦,授為禮部儀制司主事。福王弘光元年(1645)五月,南京失守,福王逃逸,禮部尚書錢謙益等百官皆迎降,只有黃端伯在其寓所能仁寺傍門不降。清豫親王多鐸大怒,將其關押在江寧。在獄中,他談笑如常,並作《明夷錄》言:"丹心傾漢室,碧血吐秦廷"以明其志。六月十四日,清政府下令剃髮,他指頸說:"我寧剃(殺)頭不剃髮"。八月十三日,多鐸再勸端伯降,並威脅說:"不降則戳!"黃端伯誓死不降,多鐸命殺之。黃端伯整肅冠履,昂首引頸受刃。劊子手心驚目眩,不敢舉刀,黃端伯厲聲說:"何不刺我心!"臨刑前,端伯面北遙拜,顏色不少變,觀者萬餘,焚香拜泣,連多鐸也嘆稱"南來硬漢僅見此人"[1]

端伯先是自號「海岸道人」,將其鐫刻於石印上佩帶之。及再事福王,他便將「海岸道人」四字磨去,便鐫上「忠孝廉節」四字,可見其佛心、忠心,復歸一片赤心。還在守護京師南京城時,端伯就有詩曰∶「巍巍不動寰中主,一座堅城似鐵山。刀鋸在前,情志,只緣勘碾死生關。」臨死前又作偈曰∶「覿面絕商量,獨露金剛王,若問安身處,刀山是道場。[2]


端伯死後,清軍將其斂屍入棺,並將其靈柩疊至家鄉新城,葬於忠孝橋側。(明魯王以海在紹興監國時(1646~1653),贈黃端伯太常寺卿,諡忠節。明唐王聿健隆武年間(1645-1646)亦封其為禮部尚書,諡忠毅。清乾隆時(1736~1795)賜諡烈愍。


黃端伯在文學創作上有所建樹。其散文文筆犀利,淋漓流暢。其詩真實生動,感人肺腑,表達了他憂國思安、保衛河山的忠節氣概,但他好佛迷禪,多用禪語,又是影響其創作的主要弊端。傳之於世的有《易疏》5卷、《東海集》、《廬山集》、《瑤光閣集》13卷(其中詩2卷、雜文10卷),皆列入《四庫全書》。

主要著作

《易疏》5卷、《東海集》、《廬山集》、《瑤光閣集》13卷(其中詩2卷、雜文10卷),皆列入《四庫全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