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良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良輝(1840-1904),字耀庭,祖籍湖北省漢川分水鎮三屋台(同心村)。高祖宏毅三世遷居漢陽城,髦年為漢陽邑候張小蓮賞試,引置署中,躬親督課,繼而受知於漢陽郡守劉冰如和學使馮展雲先生。三十一歲時,考中了同治庚午科舉人(1870),榜上名列一等第一名。當時被稱為「天下第七,湖北第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為其題詞曰:「五百年必有名士,十三省只此秀才」。[1]

軼事典故

吟聯請客

黃良輝二十歲時,結識大書法家何紹基。何過鄂惠賜草書八幅,黃則報之以七古長詩一首。湖廣總督張之洞、尚書張樵野都是他的摯友。黃良輝曾見過李鴻章,但未被重視;也曾由太子太保丁寶禎向慈禧太后保舉為四品花翎(頂子),但未上任;甲午年十二月十二日,欽差大臣張樵野請他赴日本談判,他覺得是恥辱,託病未去。

黃良輝在文學方面有很大的成就,《黃氏文鈔》就是他心血的結晶。《黃氏文鈔》成書於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書中以詩賦居多,雜文、壽序亦不少;也有他的好友的贈文。全書三卷,十多萬字。黃良輝對書法和對聯都研究較深。書法瘦骨通神,又合乎法度,而且雄厚有力。民間還流傳很多關於他創作楹聯故事。癸卯年,黃良輝不幸斷手,翌年春卒。族力厚葬三屋台黃紫垣田間,後被京都封為"通議大夫"。

黃良輝一向憎恨貪官污吏。這年,他聽說江夏調來了新總督張之洞,只當也是個贓官,便總想譏諷一下,發泄心中的不滿。

一天,張之洞到漢陽巡視,黃良輝趁機寫上一幅對聯的上聯,讓人給張之洞,請他對出下聯。這上聯是「之字路,偏要你走。」

張之洞一看,黃良輝是用「之」字做文章,影射自己青雲直上沒走彎路。他很佩服黃良輝的膽識,就是不曉得他文才到底麼樣,就派人去把黃良輝請到府上會面。黃良輝不曉得張之洞葫蘆里賣的麼藥,就不去見他,只是又寫了一句下聯,讓來人帶回。這下聯是:「洞中怪,且奈我何?」

上下聯嵌進了「之洞」的名字,下聯比上聯寫的更大膽,明說我不買你的賬,看你能把我麼樣?

張之洞細細揣摩這副對聯,連連稱讚,便親自去拜訪黃良輝。從此,兩人結成了朋友。

智服總督

一天,湖廣總督張之洞與才子朋友黃良輝在江邊遊玩,見江邊泊着一艘兵船。當時正值深冬,甲板上已結了一層冰塊,一位水兵正在用鐵鍬敲打,張之洞來了興致,出了一聯,要黃良輝對:「冰凍兵船兵打冰,冰開兵出。」

黃良輝沒有想到張之洞來了個「突然襲擊」,心裡不覺幾分緊張,細細詠詠這一上聯,還具有三個特點:一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二是冰與兵,兩字諧音;三是一語雙關。

走着走着,黃良輝發現江邊有一尼姑,正在洗鞋,洗完後就走了,一時下聯有了內容:「泥污尼鞋尼洗泥,泥落尼歸。」

張之洞忙說:「真不愧為『湖北才子」。[2]

黃良輝紀念館

2002年,分水鎮在其故地七屋村,籌資30餘萬元興建了黃良輝紀念館.2010年6月16日,經中國楹聯學會批准,黃良輝文化研究會在漢川市分水鎮黃良輝紀念館正式掛牌成立,會刊《輝光》同日發表。2013年1月18日,黃良輝銅像在漢川市分水鎮揭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