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芪炮製方法與飲片性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芪炮製方法與飲片性狀

【藥材來源】

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 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莢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的乾燥根。春、秋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根頭,曬乾。

【古代炮製方法】

南朝宋時有蒸製(《雷公》)。宋代有蜜炙(《藥證》)、塗蜜炙(《局方》)、蜜湯拌炒(《寶產》)、蜜水浸蒸、鹽蒸(《背疽方》)、鹽水洗(《總錄》)、鹽湯浸(《三因》)、炒制、鹽水拌炒(《婦人》)、鹽水浸火炙(《痘疹方》)、無灰酒浸制或酒煮(《傳信》)等炮製方法。元代有鹽蜜水塗炙(《活幼>;)。明代增加了白蜜合好酒煮如糊(《普濟方》)、酒拌炒(《醫學》)、薑汁炙(《仁術》),米泔拌炒(《準繩》)、桂湯蒸熟(《保元》)等製法。清代新增鹽酒炒(《本草匯》),防風和北五味各別煎湯複製(《新編》),川芎合酒煎制(《從眾錄》),木通、升麻、丹皮、沙參、玉竹、制附子、五味子、防風、蜜糖等九制黃芪(《增廣》),人乳制七次(《拾遺》)。此時,其炮製方法已達20餘種。

【現代炮製方法】

  1、黃芪: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2、蜜黃芪:取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黃芪片拌勻,稍悶,置炒藥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深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黃芪片各100千克用煉蜜25千克。

【飲片性狀】

黃芪為類圓形或橢圓形的厚片,直徑0.5~2厘米,表面黃白色,內層有棕色環紋及放射狀紋理,外層有曲折裂隙,中心黃色。周邊灰黃色或淺棕褐色,有縱皺。質硬而韌,氣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氣。蜜黃芪形如黃芪片,表面深黃色,周邊表皮黃褐色,滋潤,有光澤,略帶黏性,味甜,有蜜糖香氣。

【質量標準】

黃芪水分不得過10.0%,總灰分不得過5.0%,含鉛不得過百萬分之五,鎘不得過千萬分之三,砷不得過百萬分之二,汞不得過千萬分之二,銅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六六六(總BHC)不得過千萬分之二,滴滴涕(總DDT)不得過千萬分之二,五氯硝基苯不得過千萬分之一。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於17.0%,含黃芪甲苷不得少於0.040%。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不得少於0.020%。炙黃芪含黃芪甲苷不得少於0.030%。

【炮製目的】

黃芪味甘,性溫。歸肺經、脾經。具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作用。   生黃芪擅於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排膿,多用於衛氣不固,自汗時作,體虛感冒,水腫,瘡瘍難潰等。蜜黃芪益氣補中,多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者。

【應用選擇】

  1、生用   (1)衛氣不固:常與牡蠣、麻黃根等同用,能固表斂汗,可用於衛氣不固,自汗時作,如牡蠣散(《局方》)。若衛虛肌表不固,易感風寒,常與白朮、防風同用,能益衛固表,以御外邪,如玉屏風散(《世醫》)。   (2)風水證:常與防己、白朮、甘草同用,能補氣固表,健脾利濕,可用於汗出惡風,身重浮腫,小便不利,如防己黃芪湯(《金匱》)。   (3)癰疽難潰:常與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同用,能托毒排膿,可用於癰疽已成而難潰者,如透膿散(《醫宗》)。倘若癰疽潰後膿水清稀久不收口者,可配伍當歸、肉桂等。亦可用於熱毒未盡,而正氣已虛者,常配伍金銀花、連翹等。   (4)中風後遺證:常與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地龍等活血化瘀藥同用,能行氣活血,可用於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謇澀,如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   2、制用   (1)脾胃虛弱:常與人參、升麻、柴胡、白芍等同用,能補中益氣,昇陽舉陷,可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少氣懶言,體倦乏力,或中氣下陷之久瀉脫肛、子宮下垂等,如補中益氣丸(《中國藥典》)。   (2)崩漏:常與當歸、黨參、炒白朮等同用,具益氣攝血之功,可用於脾氣失攝,崩漏下血,如歸脾丸(《中國藥典》)。

【現代研究】

黃芪含有多糖,從黃芪水提液中,可分得兩種葡聚糖AG-1、AG-2和兩種雜多糖AH-1、AH-2,葡聚糖具有免疫促進作用。黃芪中含有黃酮類物質,其中芒柄花素可能為膜莢黃芪抗菌和雌激素作用的有效成分。黃芪皂苷(三萜皂苷)是其主要成分。β-氨基丁酸可能是黃芪擴張血管和降低血壓的有效成分之一。炮製時其理化性質、藥理作用均有一定影響。   黃芪蜜炙後,其黃酮、氨基酸、谷甾醇、胡蘿蔔素和浸出物等成分均有增加,說明黃芪蜜炙確有一定科學道理。現代研究表明,黃芪蜜炙前後其內含成分總磷脂的含量,生黃芪為221.46%~244.12%(mg/g)、而蜜黃芪為215.35%~240.56%(mg/g),生黃芪經蜜炙後其磷脂總量下降1.5%~2.8%,這一結果說明炮製溫度造成了少部分磷脂成分被破壞損失;有關磷脂組分的變化,其中溶血磷脂酰膽鹼和磷脂酸的含量比例蜜炙黃芪比生黃芪增高,而磷脂酰膽鹼和磷脂酰乙醇胺含量比例蜜炙品較生品有所降低,這與磷脂成分受熱易氧化分解有關。黃芪(內蒙黃芪)中黃芪甲苷的含量,生品與蜜炙品及蜜炙品的不同工藝製品都不一樣。生黃芪的含量為0.0219%,傳統炙製法蜜炙黃芪為0.0082%,新工藝工法(烘製10分鐘)炮製的蜜黃芪為0.0088%,新工藝Ⅱ法(烘製6分鐘)炮製的蜜黃芪為0.0094%。色譜圖顯示,三種蜜炙黃芪在較低的Rf值處均有一條生黃芪沒有的色帶,這說明黃芪經蜜炙後產生了一些極性較大的成分。黃芪甲苷含量明顯降低。作者認為,三種蜜炙黃芪的色譜基本一致,其黃芪甲苷的含量相差不大,改進後的烘製蜜炙黃芪新工藝是可行的。炮製後黃芪中粗多糖含量較生品增加,依次為:酒制>;鹽制>;炒制>;米制>;鹽麩制>;生品。水溶性糖和還原性糖含量以生品最高,炮製後含量降低,各類製法中水溶性糖含量降低率在1%~33%;還原性糖含量降低率為10%~42%。   藥理實驗結果,蜜炙黃芪經70℃或80℃烘製2小時後與傳統蜜炙炒黃芪在LD50、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血紅蛋白含量、免疫器官重量、吞噬指數、碳廓清率、尿量增加等方面,都有相似的結果而無顯著差異,故作者認為用70℃或80℃烘烤2小時的加熱工藝蜜炙黃芪完全可以取代傳統蜜炙黃芪,以利統一工藝標準,便於大規模進行生產。生黃芪和制黃芪水提液的抗氧化作用,研究結果,蜜炙過程不明顯影響黃芪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02-)清除作用,但生黃芪對羥自由基(·;0H)和多形核白細胞(PMN)呼吸爆發產生的活性氧的清除作用優於蜜黃芪的水提物。這就提示加熱炮製可部分降低抗氧化作用的能力。從黃芪對氣虛動物模型的保護作用研究看來,蜜炙黃芪組的紅細胞(104/ml)為690~770、白細胞(103/ml)為6.1~11,而生黃芪組的紅細胞為600~640、白細胞為9~20(對照組的紅、白細胞分別為200~400、30~40,正常值775~800、4.5~5.5);結果證明,蜜炙黃芪的補氣作用強於生黃芪;紅細胞在人體內具有能夠通過小於自身直徑的毛細血管的能力,即變形能力。它的大小用紅細胞濾過指數(IF)來反映。從黃芪蜜炙前後對戊二醛損傷的紅細胞的變形能力的保護作用實驗來看,生黃芪組IF下降的百分率為66.6%,而蜜炙黃芪組為90.6%,這說明蜜黃芪對人體受損傷的紅細胞變形能力的保護作用強於生黃芪。因而本研究結果直接證明生品黃芪已具有一定的恢復受損紅細胞的變形能力,而蜜炙以後則更有助於黃芪這一作用的發揮,從而也說明了古人對「黃芪生品用於生肌固表,蜜炙黃芪用於補中益氣」的論述的正確性。通過高效薄層層析對黃芪蜜炙前後皂苷成分的變化分析結果揭示,蜜炙(120℃高溫處理)過程中黃芪皂苷成分一部分產生糖苷鍵的斷裂和乙酰基的脫落。從而證實了蜜黃芪和生黃芪效用上的差別,蜜炙後黃芪補氣效用的增強,可能是由於皂苷成分的脫乙酰化和糖苷的水解所致。   飲片的片型及厚度影響浸出效果,斜片與粉末浸出率較為接近,浸出量最為充分,認為黃芪以斜片入湯劑最為合適。飲片切制.以藥材燙泡5分鐘,常法軟化,切2~3mm的飲片為好。據報道,對不同的炮製方法(蜜炙炒,蜜炙烘)的內蒙黃芪用雙波長薄層掃描法對β-氨基丁酸進行含量測定,結果表明二者之間無顯著差異,為黃芪炮製工藝改革提供了含量分析的依據。   蜜炙黃芪的最佳炮製工藝,通過正交設計實驗,以黃芪甲苷的含量測定為指標,篩選其輔料用量、火候溫度、炮製時間、烘炒方法,結果,以用蜜量為30%、溫度為100℃、烘製時間為30分鐘最佳。用這一最佳炮製工藝炙制的蜜黃芪,其中黃芪甲苷的含量是0.1088%,而生黃芪才0.033%,二者相差3倍多。在黃芪的炙制過程,有人用的蜜是煉蜜與稀釋水之比為2:1,悶潤時間3小時,在90℃溫度條件下烘製3小時,用蜜量同《中國藥典》規定,所得蜜黃芪外觀色澤金黃,均勻,無焦斑,質地鬆脆,不粘手,細菌總數300(炒炙品其數為2800),還原糖含量為11.0%(炒炙品為7.2%),貯存過程中的霉變、蟲蛀情況均優於傳統的蜜炙法。   採用正交設計法,以黃芪甲苷為指標,優選出微波法炮製蜜炙黃芪的最佳工藝條件為:微波火力100%,加熱時間4分鐘,加蜜量25%。

【附】

  1、近代炮製方法還有清炒、米炒、酒炙、鹽炙、麩炒後鹽湯制等。   2、文獻摘錄黃芪「二斤,洗淨,切片,烘乾。第一次用木通二兩煎水泡一夜,曬乾;二次升麻一兩,照前;三次丹皮二兩四錢,照前;四次沙參三兩五錢,照前;五次玉竹四兩六錢,照前;六次制附子一兩,照前;七次五味二兩,照前;八次防風二兩,照前;九次蜜糖三兩拌炒,制完蒸過,七日可服。」(《增廣》)「生用治癰疽,蜜炙補虛損。」(《蒙筌》)「古人制黃芪多用蜜炙,愚易以酒炙,既助其達表,又行其泥滯也,若補腎及崩帶淋濁中,須鹽水炒之。」(《通玄》)

【總結】

從古代文獻知,黃芪開始是蒸熟用,宋代有蜜制,有蜜水拌炒,有蜜塗炙,還有酒制、鹽制,明代發展有米泔水炒,並有九制黃芪,「與人參同功,氣虛者服之最佳」。明、清時期,對黃芪的炮製方法和目的均有較多的發揮,如瘡瘍生用,補中益氣蜜炙,下虛補腎鹽炙,實腠理固表酒炙,這些炮製理論,從古到今一直指導着臨床應用,並經臨床實踐證實是正確的,但是應進一步以傳統理論為指導,應用現代科學手段進行深入研究。

[1]  

【炮製方法】

1.蜜制:(1)取生黃芪片。(2)煉蜜。將蜂蜜置鍋內,加熱至徐徐沸騰後,改用文火保持微沸,撈去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蠟質,然後用或紗布濾去死蜂等雜質;對於濃稠的蜂蜜可酌加開水稀釋,過濾後繼續煉製。一般以起龜眼泡,手試之粘性較牛蜜略強,顏色稍微加深,溫度105t,比重1.30即可。(3)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後,淋人黃芪片中,拌勻,悶潤4—6小時(令蜂蜜吸盡)。(4)將黃芪片置炒鍋中,用文火炒制,炒制時翻動要勤,炒至:①顏色深黃均勻,略帶焦斑,有光澤;②飲片不粘手,炒動時手感由重滯轉為輕鬆;③飲片起鍋晾涼後,用手翻動有輕微沙沙聲。結塊疏鬆,輕輕搓動即散,飲片之間無粘連。(5)取出,放涼。每100此黃芪,用煉蜜25kg。 [2] 2.酒蜜炙用酒稀釋煉蜜,加入黃芪片中拌勻,悶潤至蜜被吸乾,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深黃色、不粘手時取出,放涼。每黃芪片100kg,用煉蜜25kg,酒5kg(《實用中藥炮製》)。 3.酒炙取黃芪加米酒拌勻,放1小時後炒之即可。每黃芪100kg,用米酒12.5kg(《集成》)。 4.鹽炙將黃芪片與鹽水拌勻,悶潤至鹽水盡時,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每黃芪片100kg,用食鹽1.8kg,加水適量,化開澄清(《河南》)。 5.米制 取米放入鍋內炒黃,然後放入黃芪片,拌炒至黃色,取出,篩去米,晾涼。每黃芪片100kg,用米20kg(《雲南》)。 6.麩制 取黃芪淨片,用麩皮拌炒至微黃色,篩去麩皮(《上海》)。 7.鹽麩製取麩片炒熱後,加人黃芪片炒熱,篩去麩片,加鹽水噴勻,用微火烘乾。每黃芪片100kg,用鹽3.75kg,水與麩片適量(《集成》)。 8.炒制 取黃芪片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黃芪深黃色,略具焦斑,取出放涼(《實用中藥炮製》)。 9.烤制 將煉蜜與黃芪片拌勻,悶透備用。預熱烤箱到100℃時,將鋪好黃芪片的烤盤放入烤箱,烤制1小時,停止加熱10分鐘後,取出。每黃芪片100kg,用煉蜜25kg(《烤製法》)。

【成品性狀】

黃芪:為類圓形或橢圓形厚片。外皮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切面纖維性,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狀,黑褐色或呈空洞。質硬而韌。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蜜黃芪:形如黃芪片。表面黃色或深黃色,有光澤,略帶粘性。味甜,具蜜香氣。酒黃芪:表面黃色,略有酒氣。米黃芪:表面黃色,有焦香氣。鹽黃芪:表面黃色,略有鹹味。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