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板上的「水」(安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板上的「水」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黑板上的「水」》中國當代作家安靜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黑板上的「水」

訓練學生多角度立論及反向思維,布置作文:水蘊含着深厚的哲學意味,試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水,並選擇其中一個角度寫一篇議論文。似乎愁煞一個個學子。我於黑板上畫一個大大的「水」字啟發:「看着『水』,你想到了哪些有關的成語、詩句和現象,體會其中包含的道理。」學子們七嘴八舌:想到了水滴石穿的堅持不懈,想到了「逝者如斯」那一去不返的寶貴時光,想到了海納百川的包容,想到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無奈,想到了「天下柔者莫過於水,而能攻堅者又莫勝於水」的能屈能伸,想到了「水往低處流」的順應規律,想到了噴泉高處走的創新和挑戰……一時間,黑板上竟輻射出了一幅多彩的畫卷。

學子們為動筆開始了苦思冥想,輪到我久久地凝視黑板上的「水」字。水原來如此曼妙,怪不得北方旱鴨子的我曾莫名地迷戀水。在泳池裡,我撲騰半天也沒能位移,但還是願意身泡其中;在海邊,我愛赤腳踩着細膩的沙灘任海水一遍遍地親吻腳踝;在海水浴場,我被一個湧向沙灘的大浪頭掩進去打脫了泳圈頭腦一片空白,就有了與世界隔絕之感,後來上岸後滿發滿嘴滿身泥沙,驚魂落定不過一刻鐘,又傻傻地趟進大海的懷抱。不管是「生命起源于海洋」的論斷,還是「生命誕生於陸上池塘」的新研究,水總是生命的源泉,該值得珍惜。想起一句廣告語:地球上最後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

講《紅樓夢》的選文,提到賈寶玉的話「女兒是水做的骨肉」讓學子評價。有生滿臉露笑,有生嗤之以鼻,問其原因,答曰:「賈寶玉是花痴,是採花賊,見一個愛一個才如此說。」我反問:「採花賊有何不好?」馬上就有強烈抗議:「採花賊見色起意,欺騙女孩子感情。」我問:「賈寶玉欺騙哪個女孩子感情了?」眾生緘默。我追說:「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能尊重熱愛女子的男子實乃稀品。在沒有進入愛情領域之前,賈寶玉是有泛愛主義思想,就像我們男女同學之間純真的友誼。一旦進入愛情領域,賈寶玉的忠貞不渝與泛愛思想一下子涇渭分明,泛愛圈裡姐姐妹妹還是不減,愛情場中卻只有林黛玉。就如你們將來到了法定的結婚年齡婚姻眼中應該只有你的另一半,你能和賈寶玉一樣嗎?寶玉眼中的女孩子是水做的,至真至純,純潔的東西要用純潔之心去呵護,寶玉奉獻了一顆真心,所以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淚去還。」「值了!」有人大聲說。但願我們花季的男孩女孩如水一樣清潔,不受浮躁社會的污染,女孩是出水之芙蓉,男孩是淤泥中蓮藕。

一直喜歡玉谿生之稱呼,難得李商隱想了如此清麗如同其詩句的號。那天講《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講到南海鮫人泣淚成珠的典故。為了理解成功中滿含辛酸,我講了一個問題女生的故事。父親將誤入歧途不思悔改不着家門的女兒逼回家,母親聲色俱厲地給女兒指出兩條路:一條是痛改前非專心學業,等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再來見她,之前生活費依然由父親送去學校;一條是女兒可以繼續我行我素,但父母已決定再生一個孩子全心教育。女兒這才注意到母親腆起來的大肚子,含淚離家,從此脫胎換骨,臥薪嘗膽。拿到名牌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女孩興奮地回家去見母親,得到的卻是母親因患絕症肚子腫大已離世的真相。仿佛晴天霹靂,女孩失聲號啕。講完,我見一女生深深埋頭。我又講詩人的創造「珠有淚」: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遭人讒言,被人君棄,仕途失意,窮而後工,但終究有一股不平之氣,那就是珠落滄海的遺珠之恨。我又講「玉生煙」的可望而不可及。世間有經天緯地之人才,誰不曾懷有美好理想,但理想與現實又有多大差距呀!不是理想破滅,屈原何以抱石沉江?即使自身如玉,在那俗世里,難免被埋沒。其情真夠痛煞人也,真有玉埋深山的掩玉之悲。直到最後我歸納了整首詩的意境,一位垂暮老人回首青春年華唱出了一首哀婉悽美的歌:「睹物思懷,一言難盡。曾經像莊周和望帝一樣痴迷熱戀,生死不屈,而今只留珠落滄海的痛苦和玉埋深山的迷惘。往事不堪回首,此恨綿綿無絕期。」那個女孩終沒抬頭。等我喊完「下課」要走出教室,男生「康師」笑喊:「老師你把捻娃(人家孩子)說哭了就走。」我知道那個女生在哭,但我不想再引別人注意她,女孩子愛動容有何不可?

也喜歡台灣女作家琦君的一句話:「眼因多流淚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淚水與女人似乎有天生的緣分。我是個很愛動容的人,常常為電視劇虛構的情節哭得稀里嘩啦。有一次,還小的兒子奇怪地看着動情流淚的我,半天不屑地說了一句:「哎呀,你們女生就是膽小。」一句話止住了我的淚,讓我想起了兒子更小一些時候看電視的情景。常常進屋見兒子一個人抓着沙發背,忽上忽下躲來躲去,眼睛卻不離電視,原來兒子正在看鬼片。兒子心目中已有了「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感性經驗,以為媽媽膽小以至於要流淚。這倒無關痛癢,只是有時哭得難進教室,很是尷尬。有一次下午課前看電視,哭得一發不可收拾。用水狠洗一把臉,在教室門口還是被一學生看出,他問原因,我只好實言相告。那學生驚呼:「老師原來也是性情中人!」那時的我課堂上還不輕易露笑,學生可能以為老師是冷冰冰的鐵石心腸,這下可不「因禍得福」?一句「老師原來也是性情中人!」讓我一直記住了他。若干年後在農貿市場那學生同我打招呼,我一下子報出他的名字,心裡暖融融的。

眼淚,多麼昂貴的水。當然,女人也有濁淚,就如澆愁的濁酒,在無人的角落緩緩地流瀉。有人能心疼地為你輕輕擦拭,最好不過。女人的淚,女人的心,一樣的清明,一樣的豐厚。

看着黑板上的「水」字,我的思緒潮湧。我又想到了最初不太甚懂的伍爾夫的意識流小說《牆上的斑點》。只是,伍爾夫的意識藝術地流淌,汩汩滔滔,匯成大江大河,深厚而寬廣,而我只是隨心所欲,宛如雨地里的水窪,清清淺淺,無序漫流。有了一次意識漫飛的體驗,我會再次認真閱讀《牆上的斑點》。

[1]

作者簡介

安靜,中學語文老師,自幼喜歡文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