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芝麻的鑑別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芝麻的鑑別方法

【鑑定中藥材名】

黑芝麻

【生境分布】

喜生於陽光充足、乾燥、肥沃的砂質壤土上。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藥材來源鑑定】

本品為胡麻科植物胡麻Sesamum indicum L.的乾燥成熟種子。其種子有黑色、淡黃色和白色之分。黑色者入藥,名黑芝麻,又名烏麻。

【藥材歷史考證】

本品原名胡麻,其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云:「生上黨川澤。」《本草經集注》云:「淳黑者名巨勝……本生大宛,故名胡麻。又莖方名巨勝,莖圓名胡麻。」《新修本草》云:「此麻以角作八棱者為巨勝,四棱者名胡麻,都以烏者良,白者劣爾。」《本草圖經》曰:「胡麻,巨勝也。……今並處處有之。皆園圃所種,稀復野生。苗梗如麻,而葉圓銳光澤。」

《本草衍義》曰:「胡麻諸家之說參差不一,止是今脂麻,更無他義。蓋其種出於大宛,故言胡麻。今胡地所出者皆肥大,其紋鵲,其色紫黑,故如此區別。取油亦多。」《本草綱目》曰:「胡麻,即脂麻也。有遲、早二種,黑、白,赤三色,其莖皆方。秋開白花,亦有帶紫艷者。節節結角,長者寸許。有四棱、六棱者,房小而子少;七棱、八棱者,房大而子多,皆隨土地肥瘠而然……其莖高者三四尺。

有一莖獨上者,角繁而子少;有開枝四散者,角繁而子多,皆因苗之稀稠而然也。其葉有本團而末銳者,有本團而末分三叉如鴨掌形者。」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今黑芝麻基本相符。[1]

【植物形態鑑定】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60~150cm,四棱形,中空或具有白色髓部,微有毛。葉對生或互生;葉柄長1~5cm;葉片矩圓形或卵形,長3~10cm,寬2.5~4cm,下部葉常掌狀3裂,中部葉有齒裂,上部葉近全緣。花單生或2~3朵同生於葉腋內;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長5~8mm,被柔毛;花冠長2.5~3cm,筒狀,白色而常有紫紅色或黃色的彩暈;雄蕊4,內藏;子房上位,4室,被柔毛。蒴果矩圓形,長2~3cm,直徑6~12mm,有縱棱,直立,被毛,分裂至中部或基部;種子多數,黑色、淡黃色或白色。花期5~9月,果期7~9月。

【藥材性狀鑑定】

本品呈扁卵圓形,長約3mm,寬約2mm。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網狀皺紋。尖端有棕色點狀種臍。種皮薄,子葉2,白色,富油性。氣微,味甘,有油香氣。

【藥材理化鑑定】

取本品1g,研碎,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小時,傾取上清液,置試管中,加含蔗糖0.1g的鹽酸10ml,振搖半分鐘,酸層顯粉紅色,靜置後,漸變為紅色。

【採集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再曬乾。

【飲片炮製】

1.黑芝麻:除去雜質,洗淨,曬乾。用時搗碎。

2.炒黑芝麻:取淨黑芝麻,照清炒法炒至有爆聲。用時搗碎。

【性能功用】甘,平。歸肝經腎經、大腸經。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用於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鬚髮早白,病後脫髮,腸燥便秘。內服:9~15g。水煎服。

【附註】

置通風乾燥處貯藏。[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