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頸鸕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頸鸕鶿

中文學名: 黑頸鸕鶿
拉丁學名: Phalacrocorax niger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鵜形目
科:鸕鶿科
屬:鸕鶿屬
種: 黑頸鸕鶿
亞 種: 無亞種
命名人及時間: Vieillot, 1817
英文名: Little Cormorant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黑頸鸕鶿(學名:Phalacrocorax niger),中型水鳥,體長50~51厘米。繁殖期通體黑色,綴有深藍色和藍綠色光澤;肩、內側次級飛羽及翅覆羽暗銀灰色,羽緣黑色;頭頂、頭的兩邊和頸綴有少許白色絲狀羽;枕部和後頸有輕微的短的羽冠。主要以魚為食。繁殖於各種適合於營巢而又富有食物的湖泊、池塘和沼澤地上,也營巢於比較小的水塘。常成5~6對的小群在一起營巢,偶爾也見有多至50~60對的大群在一起營巢於水邊樹上或比較高的草叢中。[1]

外形特徵

一種中型鸕鶿,個體較一般鸕鶿小得多。身體細長,嘴短粗,頭較圓,頸較短,圓尾較長。繁殖期通體黑色,綴有深藍色和藍綠色光澤;肩、內側次級飛羽及翅覆羽暗銀灰色,羽緣黑色;頭頂、頭的兩邊和頸綴有少許白色絲狀羽;枕部和後頸有輕微的短的羽冠。非繁殖期頭和頸部的白色絲狀羽消失,頦和喉白色。

虹膜綠色,嘴角褐色,尖端黑色,基部鉛紫色。非繁殖期喉囊和眼周皮膚黑色,繁殖期為紫色,腳和跗蹠黑色,繁殖期綴有肉紫色。

幼鳥通體褐色,背部羽毛具淡色羽緣,肩和內側次級飛羽灰色,羽緣淡白色和具有寬的黑色紋,喉白色,腹中部白色,兩脅和胸綴有淡褐白色。

大小量度:體長500~510毫米;嘴峰29~34毫米;翅181~205毫米;尾133~146毫米;跗蹠35~40毫米。

棲息環境

棲息於內陸湖泊、江河、水庫、池塘和沼澤地區,在非繁殖季節甚至進到村莊附近的小水塘。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孟加拉國、不丹、中國、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旅鳥:阿富汗
中國分布
僅見於雲南省

生活習性

性較溫順和不怕人。主要以魚為食。覓食方式主要通過潛水,在水下捕獵食物。

繁殖方式

繁殖於各種適合於營巢而又富有食物的湖泊、池塘和沼澤地上,也營巢於比較小的水塘。繁殖期隨地區而明顯不同,從3月至12月幾乎都有繁殖的,在印度繁殖期為7~9月,斯里蘭卡3~4月和11~12月。常成5~6對的小群在一起營巢,偶爾也見有多至50~60對的大群在一起營巢於水邊樹上或比較高的草叢中。每窩產卵3~5枚,卵為尖卵圓形,平均大小為44.8毫米×29.0毫米,最大為48.1毫米×28.4毫米和45.1毫米×31.0毫米,最小為41.1毫米×28.7毫米和41.8毫米×26.3毫米(Baker 1929)。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非常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鸕鶿捕捉到一條清道夫,結果讓鸕鶿吃到懷疑鳥生!鸕鶿:太難受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