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黔東南州太陽鼓苗侗服飾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黔東南州太陽鼓苗侗服飾博物館創建於2012年,館址位於貴州省凱里經濟開發區凱開大道1009號(黔東南職院內),是以貴州苗族、侗族服飾收藏、展示、研究為主的非國有博物館。

館藏資源

博物館建築面積約1640平方米,展陳面積約1480平方米,館藏文物10000餘件,主要陳列苗、侗服飾80餘件(套),以及其他與服飾相關的剪紙和紡織器具。該館除了展出苗族、侗族等民族服飾外,更是傾力於苗繡的傳承,通過創辦苗繡工作室,推動民族服飾的收藏、保護、展示、培訓、研發和銷售,打造富有生命力的苗繡文化傳承[1]基地。

貴州省黔東南州被稱為「苗侗文化的大本營」,是世界上苗族、侗族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刺繡是苗、侗民族歷史文化中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2006年,苗繡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太陽鼓」是苗族神聖的祭器,被苗族視為神靈的化身。而今,以「太陽鼓」命名的黔東南州太陽鼓苗侗服飾博物館,已成為黔東南苗族、侗族聚集區富有影響力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展示窗口。

傳習基地

博物館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代表性保護項目「苗繡」傳習基地、貴州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貴州省婦聯「女大中專生實踐創業基地」。

近年來,在國家高度重視下,在社會力量積極推動下,我國非國有博物館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截至2018年底,全國登記備案的博物館達5354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1600餘家,占比達29%。

非國有博物館作為我國博物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諸多領域彌補了國有博物館的空白,在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文明成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體現了民間收藏從「私家珍藏」到「社會共享」的文化自覺和境界提升。

中國博物館協會非國有博物館專業委員會,作為中國博物館協會的下屬專業委員會,以推動非國有博物館間的溝通協作與資源整合,促進非國有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為主要目的。在文博事業的發展道路上,專委會將積極發揮橋樑、紐帶、協調作用,團結廣大非國有博物館,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視頻

黔東南州太陽鼓苗侗服飾博物館 相關視頻

非國有博物館:民間藏品露「秀顏」
苗侗服飾展示 劍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