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黔江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黔江縣

 

 

 

黔江縣一般指黔江區

黔江區隸屬於重慶市,位於重慶市東南部,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素有「渝鄂咽喉」之稱,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山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於一體。

黔江區下轄6個街道、18個鎮、6個鄉 ,幅員面積2402平方公里。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黔江區常住人口487281人。

黔江區獲得過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縣、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示範縣、全國平安鐵路示範區、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國家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2017年10月,黔江區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由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貧困區縣。 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2021年6月4日,黔江區列入2021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名單。

2020年,黔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5.16億元,比上年增長3.9%。

建制沿革

黔江,《禹貢》為梁州之域。商周為百濮地、巴國屬地。秦屬巴郡。

漢初為涪陵縣地。西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在梁州巴郡置涪陵縣。元封五年(前106年),改梁州為益州,屬益州刺史部。東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析涪陵縣置涪陵、永寧、 丹興、漢葭四縣。丹興縣治設於今城東街道南海城居委(古稱楠木坪)。

三國沿用丹興縣名。蜀漢延熙十二年(249年),涪陵人徐巨殺都尉反,後主遣大將鄧芝征討,徐巨戰死。事後,徙徐、藺、謝、范等數千家於成都。

西晉,武帝咸寧六年(公元280年),實行州郡縣三級制,涪陵郡下設涪陵、漢葭、漢夏、漢平等四縣,丹興廢,其地入涪陵、漢夏二縣。西晉光熙元年(306年),今酉、秀、黔、彭等地"沒於蠻僚",歷宋、齊、梁、魏、周等250餘年。

南北朝時期,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年),涪陵少數民族首領田思鶴"以地內附",歸順中原王朝,在彭水置奉州。

隋朝,文帝開皇五年(585年),置石城縣,兼置庸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廢庸州,石城縣隸屬巴東郡。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石城縣改屬黔州,其縣治移無慈城。後改黔州為黔中郡,轄彭水、洪杜、洋水、永寧和石城5縣。太宗貞觀四年(630年),治所遷回楠木坪。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名黔江,屬黔安郡(黔州)。

五代十國時期,黔江屬黔州。後唐長興五年(935年),孟知祥據蜀,黔州地屬之。

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黔州升為紹慶府,黔江縣隸屬於紹慶府。

元代,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明玉珍據川,稱帝10年,黔江縣為其屬地。

明朝,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藍玉征黔,省黔江入彭水縣。洪武十一年(1378年),藍玉再次征黔,駐官兵1216名,置黔江守御千戶所。洪武十四年(1381年),復置黔江縣。黔江守御千戶所隸四川都司所屬的重慶衛,持續275年。

清初,黔江縣屬重慶府。康熙元年(1662年),改黔江守御千戶所為黔彭營,鎮守黔江、彭水等縣,兼轄酉陽、石耶、平茶、邑梅五土司。雍正四年(1726年),改黔江縣為黔江廳。雍正十二年(1734年),含彭水縣升為黔彭直隸廳。雍正十三年(1735年),酉陽土司"改土歸流"後,置酉陽直隸州,廢黔彭直隸廳,復置黔江縣,屬酉陽直隸州。宣統三年(1911年)11月13日,黔江"反正",成立軍政府。

民國成立後,廢府、州、廳,黔江直屬省。四川"防區制"時期,黔江屬劉湘防區。民國24年(1935年),屬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酉陽專署)。民國34年(1945年)10月,設立川黔湘鄂邊區綏靖公署,綏署駐黔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49年11月25日成立黔江縣人民政府,隸屬川東行政專區。1950年1月23日,置酉陽專區,領酉陽、秀山、黔江3縣。1952年9月,酉陽專區併入涪陵專區,黔江隨之屬涪陵專區。1983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黔江縣,建立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8年5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四川省黔江地區,轄石柱縣、彭水縣、黔江縣、酉陽縣、秀山縣。1998年,改置重慶市黔江開發區。2000年6月,撤銷重慶市黔江開發區、黔江自治縣,設立重慶市黔江區,行政正廳(局)級。 [4] 2021年6月4日,黔江區列入2021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名單。

行政區劃

1997年,黔江區轄聯合、馮家壩、濯水、馬喇、兩河5個鎮;九龍、白合、黑溪、西泡、沙壩、工農、石會、後壩、南海、中塘、柵山、青岡、舟白、縣壩、濯西、水市、犁彎、五里、小莊、鵝池、學堂、楊柳、新安、新華、石家河、蒲花、金溪、新花、黎水、杉嶺、新民、白石、黃溪、金洞、早化、平溪、石鐘、水田、白土、太極、鄰鄂、蓬東、寨子、正陽、滲壩45個鄉。

2001年11月,黔江區將鄉鎮調整為3個街道辦事處、15個鎮、12個鄉。保留7個鄉鎮不變:蓬東鄉等。原舟白、縣壩兩鄉合併設立舟白鎮;原濯水鎮、濯西鄉、蒲花鄉合併設立新的濯水鎮;原金溪鄉、平溪鄉合併設立金溪鎮;原黑溪鄉、白合鄉合併設立黑溪鎮;原鵝池鄉、學堂鄉合併設立鵝池鎮;原黃溪鄉、新民鄉合併設立黃溪鎮;原南海鄉、後壩鄉合併設立小南海鎮;原黎水、新花兩鄉合併設立黎水鎮;鄰鄂鄉改為鄰鄂鎮;原西泡鄉併入沙壩鄉;原早化鄉併入金洞鄉;原楊柳鄉、新安鄉併入水市鄉;原寨子鄉併入馮家鎮;原官莊鄉併入馬喇鎮;原梨彎鄉併入兩河鎮。

2005年,黔江區轄3個街道、15個鎮、12個鄉:城東街道、城南街道、城西街道、兩河鎮、石會鎮、黑溪鎮、黃溪鎮、黎水鎮、金溪鎮、馬喇鎮、濯水鎮、石家鎮、鵝池鎮、正陽鎮、舟白鎮、小南海鎮、馮家鎮、鄰鄂鎮、中塘鄉、蓬東鄉、沙壩鄉、白石鄉、杉嶺鄉、太極鄉、水田鄉、白土鄉、金洞鄉、五里鄉、水市鄉、新華鄉。

2007年6月11日,黔江區將兩河鎮更名為阿蓬江鎮,其管轄區域和鎮政府駐地不變。調整後,黔江區轄3個街道、15個鎮、12個鄉:城東街道、城南街道、城西街道、正陽鎮、舟白鎮、小南海鎮、馮家鎮、鄰鄂鎮、阿蓬江鎮、石會鎮、黑溪鎮、黃溪鎮、黎水鎮、金溪鎮、馬喇鎮、濯水鎮、石家鎮、鵝池鎮、中塘鄉、蓬東鄉、沙壩鄉、白石鄉、杉嶺鄉、太極鄉、水田鄉、白土鄉、金洞鄉、五里鄉、水市鄉、新華鄉。

2009年,黔江區撤銷舟白鎮、正陽鎮、馮家鎮,設立舟白街道、正陽街道、馮家街道。調整後,黔江區轄6個街道、12個鎮、12個鄉:城東街道、城南街道、城西街道、舟白街道、正陽街道、馮家街道、小南海鎮、鄰鄂鎮、阿蓬江鎮、石會鎮、黑溪鎮、黃溪鎮、黎水鎮、金溪鎮、馬喇鎮、濯水鎮、石家鎮、鵝池鎮、中塘鎮、蓬東鄉、沙壩鎮、白石鎮、杉嶺鄉、太極鎮、水田鄉、白土鄉、金洞鄉、五里鎮、水市鎮、新華鄉。

2019年10月17日,黔江區撤銷白石鄉、中塘鄉、沙壩鄉,設立白石鎮、中塘鎮、沙壩鎮。調整後,黔江區轄6個街道、15個鎮、9個鄉。

2021年7月5日,黔江區撤銷太極鄉、水市鄉、五里鄉,設立太極鎮、水市鎮、五里鎮。變更後,黔江區轄6個街道、18個鎮、6個鄉。


黔江區轄6個街道、18個鎮、6個鄉。黔江區人民政府駐城西街道行署街363號。

一、街道(6)

(一)城東街道(育才路106號)

居委會(8)·文匯社區·南海城社區·官壩社區·石城社區·下壩社區·杉木社區·金橋社區·高澗社區

(二)城南街道(河濱南路西段28號)

居委會(10)·沙壩社區·南溝社區·黑山社區·南家社區·一心社區·青坪社區·菱角社區·香水社區·牛郎社區·山台山社區

(三)城西街道(城西七路3號)

居委會(7)·西山社區·水井灣社區·迎賓社區·洞塘社區·塘坊社區·大莊社區·冊山社區

村委會(1)·關雲村

(四)正陽街道(涼水井街6號)

居委會(5)·朝陽社區·群力社區·桐坪社區·積富社區·團結社區

(五)舟白街道(路東社區二組)

居委會(7)·路東社區·武陵山社區·舟白社區·五台社區·箭壩社區·石門社區·縣壩社區

村委會(1)·叢山村

(六)馮家街道(桂花社區二組68號)

居委會(6)·桂花社區·橋南社區·中壩社區·照耀社區·漁灘社區·寨子社區

村委會(2)·柏臘村·馬林村

二、鎮(18)

(一)阿蓬江鎮(麒麟路1號)

居委會(3)·兩河社區·龍田社區·高磧社區

村委會(10)·大坪村·漠河村·分水村·麒麟村·細水村·青槓村·黃蓮村·石合村·彭家村·柒坨村

(二)石會鎮(關後社區五組)

居委會(3)·關後社區·黎明社區·武陵社區

村委會(6)·中元村·工農村·會西村·青山村·高峰村·梅子村

(三)黑溪鎮(勝地社區三組)

居委會(2)·勝地社區·白合社區

村委會(4)·改革村·蘇維村·光明村·互助村

(四)黃溪鎮(黃橋社區三組)

居委會(1)·黃橋社區

村委會(6)·塘河村·三羊村·茶山村·新民村·興陽村·共林村

(五)黎水鎮(華陽社區二組)

居委會(1)·華陽社區

村委會(5)·黃泥村·黎水村·竹園村·新花村·長坪村

(六)金溪鎮(金溪社區一組100號)

居委會(1)·金溪社區

村委會(7)·長春村·望嶺村·清水村·岔河村·山坳村·桃坪村·平溪村

(七)馬喇鎮(蓮花社區四組)

居委會(1)·蓮花社區

村委會(7)·杉樹村·龍溪村·高爐村·小萬村·官莊村·香樹村·印合村

(八)濯水鎮(濯水社區五組)

居委會(5)·濯水社區·蒲花社區·三門社區·柏楊社區·烏楊社區

村委會(4)·桐木村·五福村·雙龍村·堰塘村

(九)石家鎮(石家社區一組)

居委會(1)·石家社區

村委會(9)·關口村·茶溪村·交溪村·馬腦頂村·滲壩村·魚田村·清塘村·長山村·火石埡村

(十)鵝池鎮(治安村三組)

居委會(2)·鵝池社區·學堂社區

村委會(6)·石柱村·治安村·方家村·社溪村·杜家村·南溪村

(十一)小南海鎮(大路社區四組)

居委會(1)·大路社區

村委會(7)·橋樑村·雙岩村·塘蓮洞村·荊竹村·雙堡村·新建村·小南海村

(十二)鄰鄂鎮(沙子場社區一組)

居委會(2)·沙子場社區·五馬頂社區

村委會(4)·艾坪村·高坪村·松林村·鄰鄂村

(十三)白石鎮(中河社區一組)

居委會(1)·中河社區

村委會(7)·鳳山村·龍池村·玉岩村·天河村·鞍山村·九龍村·復興村

(十四)中塘鎮(中壩街79號)

居委會(2)·中塘社區·興泉社區

村委會(3)·勝利村·迎新村·雙石村

(十五)沙壩鎮(十字社區二組1號)

居委會(2)·十字社區·脈東社區

村委會(5)·木良村·石橋村·西泡村·萬慶村·三台村

(十六)太極鎮(太極社區一組73號)

居委會(1)·太極社區

村委會(6)·李子村·石槽村·金團村·新陸村·鹿子村·太河村

(十七)水市鎮(水市社區二組29號)

居委會(1)·水市社區

村委會(7)·大山村·青龍村·新安村·茶園村·關里村·楊柳村·茂溪村

(十八)五里鎮(杜鵑花路9號)

居委會(1)·五里社區

村委會(5)·干溪村·胡家壩村·西洋村·河南村·海洋村

三、鄉(6)

(一)蓬東鄉(蓬勃社區二組)

居委會(1)·蓬勃社區

村委會(4)·麻田村·勃興村·尖山村·蓬東村

(二)杉嶺鄉(林峰社區二組)

居委會(2)·杉嶺社區·林峰社區

村委會(4)·楓香村·興隆村·尖山子村·苦竹村

(三)水田鄉(共榮街33號)

居委會(1)·水田社區

村委會(3)·龍橋村·石郎村·大塘村

(四)白土鄉(白土社區二組32號)

居委會(1)·白土社區

村委會(4)·涼洞村·安堡村·三塘村·金塘村

(五)金洞鄉(楊家社區一組)

居委會(1)·楊家社區

村委會(5)·魚泉村·金洞村·大埡村·早化村·鳳台村

(六)新華鄉(大田社區三組)

居委會(1)·大田社區

村委會(6)·艾子村·梨子村·中安村·新華村·鍾溪村·石鐘村

鄉鎮介紹

城東街道位於黔江區中部,面積50平方千米。轄文匯、南海城、官壩、石城、下壩、杉木、金橋、高澗8個社區。辦事處駐石城社區育才路。

城南街道位於黔江區中部,面積70平方千米。轄沙壩、南溝、黑山、南家、一心、青坪、菱角、香水、牛郎9個社區。辦事處駐南溝路。

城西街道位於黔江區中部,區政府所在地。面積89.734平方千米。轄西山、水井灣、迎賓、洞塘、塘坊、大莊、冊山7個社區,關雲1個行政村。辦事處駐新華大道西段路。

正陽街道位於黔江區東南部,面積43.39平方公里。轄積富、團結、朝陽、群力、桐坪5個社區。辦事處駐涼水井。

舟白街道位於黔江城區東北部,面積85.187平方千米。轄路東、平壩、舟白、五台、縣壩、箭壩、石門7個社區,叢山1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張家壩。川鄂公路過境。

馮家街道位於黔江區中部,面積51平方千米。轄桂花、中壩、橋南、照耀、漁灘、寨子6個社區,柏臘、馬林2個行政村。辦事處駐馮家壩。國道319線過境。

小南海鎮位於黔江區北部,面積111.43平方千米。轄大路1個社區,橋樑、雙岩、塘蓮洞、荊竹、雙堡、新建、小南海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新場。黔(江)黃(溪)公路過境。

鄰鄂鎮位於黔江區東部,面積50平方千米。轄沙子場、五馬頂2個社區,艾坪、高坪、松林、鄰鄂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沙子場。

阿蓬江鎮位於黔江區南部,面積174平方千米。轄兩河、龍田、高磧3個社區,大坪、漠河、分水、麒麟、細水、青槓、黃蓮、石合、彭家、柒坨1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兩河口。國道319線過境。

石會鎮位於黔江區西部,面積128平方千米。轄關後、黎明、武陵3個社區,中元、工農、會西、青山、高峰、梅子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兩會壩。國道319線過境。

黑溪鎮位於黔江區西北部,面積94平方千米。轄勝地、白合2個社區,改革、蘇維、光明、互助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勝地壩。黔(江)石(柱)公路過境。

黃溪鎮位於黔江區西北部,面積70平方千米。轄黃橋1個社區,塘河、三羊、茶山、新民、興陽、共林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魚泉口。黃(溪)黎(水)、兩(會壩)黃(溪)公路貫穿境內。

黎水鎮位於黔江區西北端,面積76平方千米。轄華陽1個社區,黃泥、黎水、竹園、新花、長坪村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黎水壩。黃(溪)黎(水)公路過境。

金溪鎮位於黔江區西南部,面積84平方千米。轄金溪1個社區,長春、望嶺、清水、岔河、山坳、桃坪、平溪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筲箕灘。黔(江)彭(水)公路過境。

馬喇鎮位於黔江區東南部,面積92平方千米。轄蓮花1個社區,杉樹、龍溪、高爐、小萬、官莊、香樹、印合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馬喇湖。黔(江)早(化)公路過境。

濯水鎮位於黔江區南部,面積105平方千米。轄濯水、三門、蒲花、白楊、烏楊5個社區,桐木、五福、堰塘、雙龍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濯河壩。鐵路、國道319線過境。

石家鎮位於黔江區西南部,面積104平方千米。轄石家1個社區,關口、茶溪、交溪、馬腦頂、滲壩、魚田、清塘、長山、火石埡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石家河。黔(江)彭(水)公路過境。

鵝池鎮位於黔江區西南,面積73.2平方千米。轄鵝池、學堂2個社區,治安、方家、社溪、石柱、南溪、杜家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鵝池。黔(江)彭(水)公路過境。

中塘鎮位於黔江區東北部,面積80.47平方千米。轄中塘1個社區,興泉、勝利、迎新、雙石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中壩。黔(江)南(海)公路過境。

蓬東鄉位於黔江區境東部,面積34.933平方千米。轄蓬勃1個社區,麻田、勃興、尖山、蓬東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火草壩。黔(江)早(化)公路過境。有官渡峽棺葬(岸墓葬)、苗家水葬等奇觀。

沙壩鎮位於黔江區西部,面積80平方千米。轄十字1個社區,脈東、木良、石橋、西泡、萬慶、三台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客喜堡。鄉道與國道319線交會。

白石鎮位於黔江區西北部,面積95平方千米。轄中河1個社區,鳳山、龍池、玉岩、天河、鞍山、九龍、復興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白石關。兩(會壩)黃(溪)公路、黔(江)黃(溪)公路過境。

杉嶺鄉位於黔江西北部,面積53.621平方千米。轄杉嶺1個社區,林峰、楓香、興隆、尖山子、苦竹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烏龜堡。黔(江)黃(溪)公路過境。

太極鄉位於黔江區中部偏西南,面積60平方千米。轄太極1個社區,李子、石槽、金團、新陸、鹿子、太河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太極場。黔(江)石(家)公路過境。

水田鄉位於黔江區中部,面積40平方千米。轄水田1個社區,龍橋、石郎、大塘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水田壩。鄉道接黔(江)彭(水)公路。

白土鄉位於黔江區中西部,面積66平方千米。轄白土1個社區,涼洞、安堡、三塘、金塘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白土壩。鄉道與黔(江)彭(水)公路交會。

金洞鄉位於黔江區東南部,面積92平方千米。轄楊家1個社區,魚泉、金洞、大埡、早化、鳳台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楊家坳。黔(江)早(化)公路過境。

五里鄉位於黔江區東南邊陲,面積48平方千米。轄五里1個社區,干溪、胡家壩、西洋、河南、海洋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干溪。鄉道接黔(江)早(化)公路。

水市鄉位於黔江區西南部,面積103平方千米。轄水市1個社區,大山、青龍、新安、茶園、關里、楊柳、茂溪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老場壩。濯(水)石(家)公路過境。

新華鄉位於黔江區西南部,面積52平方千米。轄大田1個社區,艾子、梨子、中安、新華、鍾溪、石鐘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大田。鄉道與黔(江)彭(水)公路交會。

地理環境

黔江區位於重慶市東南部,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結合部。地處東經108°28′-108°56′、北緯29°04′-29°52′之間。東臨湖北省的咸豐縣,西接彭水縣,南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北接湖北利川市。東西寬45千米,南北長90千米,幅員面積為2402平方千米。黔江區西北距重慶主城250千米,東至湖北恩施162千米,南離湖南吉首367千米。

黔江區屬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南西段鄂西渝東褶皺帶,底基構造為輕微變質的板溪群,有震旦紀至白堊紀的沉積,也有奧陶紀到第四紀的化石遺存。地處斷裂帶,北起中壩以西(小南海),向西南經城區西北大埡口、白家灣、青崗坪、筲箕灘至石家河,全長56公里,總體走向為北東30°-40°。

黔江區地形地貌受地質拼迭控制,山脈河流走向近似平行,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呈「六嶺五槽」地貌,平壩星落其間。山地占幅員面積的90%,東南部山脈條狀明顯,切割深;西北部以低山和淺切割中山為主,無明顯條狀帶。山頂標高一般在700-1000米,切割深度一般在400-600米,屬淺、中切割,中、低山地形。海拔1400米以上的地區占幅員面積的4.04%,1001-1400米的地區占17.18%,700-1000米的地區占59.9%,700米以下的地區占19.49%。灰千梁子主峰為黔江區最高點,海拔1938.5米,中井河與文江河交匯的馬斯口是黔江區最低的地方,海撥319米。山嶺多為北東—南西走向,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體有17條,是黔江森林的主要分布區。丘陵面積小,主要分布在阿蓬江兩岸以及國道319公路沿線,是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主產區,主要有正陽丘陵、石會丘陵等6處。平壩海拔低,農業發達,是水稻、小麥、油菜、柑桔等農作物的主要產區,主要有馬喇湖平壩、官莊壩等21處。

黔江區屬中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量充沛,但輻射、光照不足,災害氣候頻繁。氣候具有隨海拔高度變化的立體規律,是典型的山地氣候。

黔江區多年年均氣溫15.4℃,極端最高氣溫38.6℃,極端最低氣溫5.8℃。月平均氣溫7月最高,為25.9℃。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213毫米。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166.6小時。乾旱夏季突出。綿雨集中在5-6月(雙搶)和9-10月(三秋),綿雨對農作物影響較大。

自然資源

黔江區土地資源受成土母質(岩性)和氣候的影響,包括沙、粘、瘦、薄等種類,坡度大,水土流失嚴重。土壤共分7個土類、12個亞類、23個土屬、52個土種。坡度在25度以下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50%,礫石、沙土358329畝,占耕地總面積的48.9%,粘土面積148753畝,占20.3%,水土流失面積占幅員面積的63.27%。

2012年,黔江區土地總面積239185.14公頃,其中,耕地面積59716.94公頃,園地面積2289.36公頃,林地面積138571.44公頃,草地面積6744.47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10616.64公頃,交通運輸用地面積2464.92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3421.53公頃,其它土地面積15359.84公頃。

黔江區探明有礦產地11處、10個礦種,礦(化)點14處。現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主要有銅、鐵、硫、煤、磷、鋁、鋅、汞、石膏、高嶺土、冰解石、瑩石、重晶石、明礬、石灰石、石英石、礦岩等礦藏。其中,鋁土礦(D+E級)儲量為1148。9萬噸;鉛鋅礦儲量為70萬噸;原煤儲量為3288.9萬噸;瑩石儲量40多萬噸,石灰石儲量1億噸以上。全區共有18對煤礦井,全區設計能力為51萬噸/年,全區實際生產能力為19.8萬噸/年。此外,砂岩、方解石、粘土、銻礦等礦產資源也豐富。

黔江區屬渝東南濕潤森林植被區,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特點,植物種類多,垂直分布明顯。喬木主要有蘇鐵、銀杏、中華杜鵑、鄂西紅豆樹等42科、81屬、146種。草本植物有巴茅、野苕藤等200餘種。其中,中華紋母、拱桐、岩柏、銀杏、紅豆杉、鐵堅杉、黃杉、三尖杉、水杉、柳杉、薄皮馬尾松、厚朴、白花泡桐等是國家珍稀植物。食用植物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等。其中糧食作物品種226個。經濟作物有煙葉、棉花、油菜、花生、蠶桑、麻等。水果品種共21屬、12科、89種。 藥用植物包括中草藥、獸醫藥、農用藥等,有野生、家種中藥材672個品種。

黔江區野生動物有4類、23目、69科、147種。哺乳類有刺蝟、四川短尾鼯等100餘種;鳥類有水葫蘆、小杜鵑等100餘種;爬行類有烏龜、鱉、黑眉錦蛇等;兩棲類有大鯢、大蟾蜍、林蛙等。其中,黑金絲猴、毛冠鹿、紅腹角雉、鴛鴦、大鯢、獼猴、黔江灰金絲猴、穿山甲、大靈貓、林麝、雲豹、紅腹錦雞等屬國家保護動物。

黔江區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6.6萬千瓦,其中阿蓬江為10多萬千瓦,可開發量為近10萬千瓦。全區水資源總量為15.83立方米,人平4066立方米,畝平2.6立方米。以八面山為分水嶺,東南為阿蓬江、諸佛江支流,西北為鬱江支流,均屬長江水系烏江支系。

人口民族

2020年11月1日零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表明,全區常住人口為487281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45012人相比,增加42269人,增長9.50%,年平均增長率為0.91%。

全區共有家庭戶170310戶,集體戶6133戶,家庭戶人口為457711人,集體戶人口為29570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9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減少0.10人。

全區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42650人,占29.27%;土家族人口268544人,占55.11%;苗族人口73999人,占15.19%;其他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088人,占0.43%。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23810人,增長20.04%;土家族人口增加12298人,增長4.80%;苗族人口增加4446人,增長6.39%;其他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1715人,增長459.79%。

黔江區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區,土家族、苗族是兩大主體少數民族此外,還居散着回族、蒙古族、藏族、滿族、維吾爾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瑤族、白族、哈尼族、哈薩克族、東鄉族、黎族、佤族、撒拉族、高山族、塔吉克族、鄂溫克族、普米族、水族、畲族等24個少數民族。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黔江區常住人口445000,其中,漢族118840人、土家族256246人、苗族69553人、其他少數民族373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3.3%。2012年,變更少數民族成份229例。

政治

區長:周恩海

區委書記:徐江

區監察委員會主任:逸舟

經濟發展

2014年,黔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6.31億元,比2013年增長10.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37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05.26億元,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63.68億元,增長12.2%。三次產業占比調整為9.3:56.5:34.2。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3%、57.9%和38.8%。

2017年10月,黔江區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由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貧困區縣。

2016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18.84億元,比上年增長1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7184元,比上年增長8.9%(按常住人口計算)。

2020年,黔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5.16億元,比上年增長3.9%。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32.20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86.26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126.70億元,增長4.5%。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3.1∶35.2∶51.7。民營經濟增加值129.02億元,增長1.2%,占全區經濟總量的52.6%。

第一產業

2014年,黔江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93億元,比2013年增長4.4%。其中,農業12.45億元,增長4.3%;林業1.51億元,增長3.5%;牧業12.32億元,增長4.4%;漁業0.33億元,增長15.8%;農林牧漁服務業0.32億元,增長18.5%。全年糧食種植面積84.06萬畝,減少0.3%。油料種植面積14.72萬畝,減少4.5%。蔬菜種植面積15.57萬畝,增長2.1%。糧食總產量25.06萬噸,增長0.2%,其中玉米產量6.95萬噸,水稻產量6.58萬噸,薯類產量10.37萬噸。烤煙產量0.55萬噸,減少12.6%。蔬菜產量19.03萬噸,增長4.2%。水果產量3.78萬噸,增長12.2%。全年肉類總產量達到6.58萬噸,增長0.1%。其中豬肉5.89萬噸,牛肉0.52萬噸。年末生豬存欄57.65萬頭,牛存欄8.09萬頭,羊存欄2.46萬隻。全年生豬出欄80.01萬頭。全年水產品產量0.19萬噸。

第二產業

2014年,黔江區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89.01億元,比2013年增長10.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80戶,實現產值199.62億元,增長12%。其中輕工業產值125.91億元,增長8.4%;重工業產值73.72億元,增長18.7%。產值億元以上企業達到37家(20億元以上企業2家、5-10億元企業2家、1-5億元企業33家)),累計完成產值178.54億元。其中,黔江捲菸分廠48.01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的24%。

2014年,黔江區商品房施工面積219.64萬平方米,比2013年增長10.8%。商品房竣工面積19.69萬平方米,下降62.3%。商品房銷售面積50.12萬平方米,下降1.5%。商品房銷售額21.35億元,下降1.3%。

第三產業

2014年,黔江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8.02億元,比2013年增長13%。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61.24億元,增長13.1%;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78億元,增長12.4%。全年全區批發零售企業實現商品銷售額111.05億元,增長17.1%。住宿餐飲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56億元,增長15.3%。

社會事業

至2014年底,黔江區共有227所各級各類學校。其中,104所普通小學、23所普通中學、94所幼兒園、1所特教學校、2所中職、1所電大、2所高職院校。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在校學生11.68萬人,其中城區學生達8.5萬人,占學生總數的73.4%。

2014年,黔江區申報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成功獲批。重慶市銀耳營養食品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功通過建設期滿驗收。全區成功獲批高新技術產品16個。2014年,全區共完成10個技術合同交易,交易總額達2580萬元。全年成功立項區級科技項目22項。全年全區專利申請351件、獲專利授權116件。

2014年,黔江區圖書館獲評縣以上公共圖書館一級館,文化館獲評國家二級館,15個文化站獲評全國上等級綜合文化站。全年下鄉演出42場,開展農村電影放映1985場,送農技類優秀圖書進村500餘冊,傳遞愛心圖書2000餘冊,圖書漂流冊次達3000餘冊。成功舉辦首屆廣場舞大賽、第九屆龍獅舞大賽、第八屆回鄉大學生才藝展系列春節文化活動。全年成功申報3個市級非遺保護項目,3位市級非遺傳承人。

至2014年底,黔江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65個。其中醫院10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鄉鎮衛生院2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個。全區共有衛生機構床位數2900張。其中醫院床位2250張、鄉鎮衛生院床位332張。共有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3083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812人。

2014年,黔江區共組織開展各類杯賽、錦標賽、聯賽等群眾體育賽事活動74個,累計賽事場次達3300餘場次。2014年重慶市青少年錦標賽全區共奪得金牌48枚、銀牌42枚、銅牌53枚。

黔江區有公路、鐵路、航空於一體的武陵山區域立體交通樞紐優勢,是重慶、成都等地進入東南沿海市場的交通線路之一。

黔江區有公路總里程4706公里,其中G65渝(重慶)湘(懷化)高速黔江境內78公里,G5515黔(江)恩(施)段21公里,即將建成通車的G5515黔(江)石(柱)高速公路黔江境內26公里。普通國省幹線(G319,S202,S209)335公里,各類縣鄉村道4293公里,公路密度達196公里/百平方公里。水路:通航里程99公里,各類生產性碼頭泊位4個。

渝(重慶)懷(懷化)鐵路,在黔江境內達62.5公里,設6個站點。黔張常鐵路已經開工建設,2020年竣工後將開行動車。2018年11月23日,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正式開工,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黔江武陵山機場,現為4C級民用支線機場,跑道長2400米,4個C類停機位,航站樓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配套建設有國內支線機場較先進的通信、導航、氣象等空管關鍵設施設備,可滿足波音B737系列、空客A320及以下各種客機起降和高峰小時300人次的旅客吞吐。機場於2010年4月建成,11月22日正式通航運營,屬於重慶機場集團管理下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已開通北京、上海、昆明、重慶、成都、杭州、寧波、貴陽、長沙、溫州、青島、日照等航線,2015年榮獲「中國最佳旅遊支線機場」稱號。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萬人次,2019年完成49.8萬人次。各項生產指標呈現持續快速平穩發展的良好勢頭。

民俗風情

土家族傳統服飾,纏青、白布頭巾。上衣為無領對襟大袖短衣,無肩縫,袖口花邊約4—5寸寬;衣的下擺前後合縫處有三四寸寬不合縫成邊,使下擺前後左右成為三塊,在胸及袖口衣邊四周,用青、白、粉紅色的緞子鑲邊。苗族服飾,男裝簡樸,女裝繁華。男裝無領,衣袖長而小,一般7顆紐扣,以腰帶束身,褲管短而大,青年喜白色頭帕,老年喜青色頭帕。婦女多穿滿襟,胸前及袖口要滾邊、繡花,有的還在開叉和放擺前後邊緣繡挖雲釣;褲子較短,褲腳邊緣裝飾與衣服大致相同。苗族服飾最具特色的是百褶裙,下沿繡滿花紋,輪廓分明,手工精湛。

土家織錦又名「西蘭卡普」,手工挑織而成,粗獷質樸,構圖飽滿,其傳統圖案有二百餘種,其內容有:獅頭花、荷花鴛鴦、鯉魚跳龍門等。 [8]

挑花主要用於服飾,以黑白單色的十字挑花工藝為主,按底布的經緯線挑繡圖案。紋樣工整、對稱,裝飾性強。衣褲、圍腰紋飾多花鳥。手帕、枕巾、床單等則常見人物、建築、家具、動物,吹吹打打,騎馬坐轎的迎親場面也較為普遍。彩色平繡多用於帳沿、枕頭、鞋面、童帽等。紋樣為折枝花草、雀鳥魚蟲。

主食有較強的季節性。夏季麥子收穫以後,以麥子為主;秋季玉米收穫以後,以玉米為主(平壩河谷地帶的土家人,在稻穀收穫後,以稻穀為主);深秋紅薯收穫以後,以紅薯為主;此外,主食中也有蕎麥、豆類等其它雜糧。

吊腳樓可分為內吊型(亦即「低吊型」)、外吊型(亦即「高吊型」)、半吊型、全吊型數種。「內吊型」是在室內,將臥室建成吊腳樓,離地1米左右,住者需上三、五步木梯,方能進入臥室。外吊型為建在平房左側或右側的前方,其部分懸虛者為「半吊型」、全部懸虛者為「全吊型」。這類吊腳樓,一般為一層,也有建二層、三層的,四周鋪設走廊,屋檐四角上翹如魚尾狀,也有四角平鋪而下的。

平房可分為一般平房、「吞口屋」、一正一廂、一正兩廂。一般平房有一字兒排開關列的三大間,或四大間,或五大間,最大者有七大間的;「吞口屋」是將堂屋朝內退進2米左右。兩側可開門直接進入廚房或臥室,勿需再經堂屋;一正一廂,即在平房的左側或右側建一廂房,呈「┌─」形,或「─┐」形;一正兩廂是在平房的左右兩側各建一廂房,呈「┌┐」形。一棟四排三間的平房,中間為「堂屋」,作祭祀祖先、迎賓客和辦喜慶等大事用;堂屋兩側的左右兩間住人,右為大,左為小,通稱「人間」。「人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前後兩個小間,右側前一小間作櫥房,後一小間住父母;左邊後一小間住長子,前一小間住未婚子女;若有兩兄弟,分了家,兄長住右邊後一「人間」,小弟住左邊「人間」,父母住神龕後邊的「抱兜房」。「人間」上邊做板樓或條樓,作倉儲用。

土家族的婚姻是比較自由的。未婚男女,正月在跳擺手舞時,選擇對象,以歌為媒,以歌傳情,對唱山歌,表白愛情,相互愛慕,建立感情後,經人作證,即可成親,不受禮儀限制。

土家人生產以後,用雞報喜。孩子出生後的第三天,孩子的父親便提着雞去岳父岳母家報喜。若是男孩,便捉公雞;若是女孩,便捉母雞。

土家人先後行過火葬、岩棺葬、懸棺葬、土葬。其土葬的墳墓為石頭砌成的條形墳墓,墓前打碑,左右有聯,大多還在墓前端和左右兩邊打上龍鳳和「野鹿銜花」等傳統圖案。

名優特產

黔江雞雜,泛指雞的內臟,即雞心、雞胗、雞腸和雞肝之類。爆椒雞雜是地道的風味菜,雞雜的腥膻味重,將其與辣椒、泡椒和蔥姜蒜同炒,熱菜油烹飪紅艷艷的泡椒、粉嫩嫩的泡蘿蔔絲,既可以去除雞雜的異味,還使成菜脆嫩鮮香。 黔江雞雜運用土家烹飪方式,雞雜的腥膻味重,熱菜油烹飪紅艷艷的泡辣椒、粉嫩嫩的泡蘿蔔絲,輔以蔥、姜、蒜、花椒等調料烹製而成。口味脆嫩鮮香、麻辣兼備,色鮮味美,醇香可口。

武陵山脈生長着大腳菌、羊肚菌、雞油菌、九月香等野生珍貴菌類不下百種和天麻、山藥等植物。

黔江綠豆粉是黔江人最常吃的食物之一。綠豆粉在黔江的大街小巷、菜市場、市民家中都不鮮見。 黔江綠豆粉最為有名的當屬黔江區濯水古鎮的濯水綠豆粉。

濯水古鎮的綠豆粉製作技藝已被納入重慶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酸酢肉做法:將豬五花肉切片,加鹽醃製後加酢粉拌勻,裝入壇內,塞滿稻草或竹葉,密封倒扣,醃製15天-30天,使肉與調料充分發生反應,微微發酸。食用時取出,蒸、炸、煎均可,還可在蒸、炸、煎之後再加各式配料炒食。

油茶湯配料食油、茶葉、粉絲、蛋片等。用油把茶葉炸黃後加入少量的水煮沸,成褐色茶漿時再加水稀釋,燒開,投入食鹽,大蒜,胡椒和其它作料,味道可口。

米豆腐潤滑鮮嫩、酸辣可口。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後加水磨成米漿,然後加鹼熬製,冷卻,形成塊狀「豆腐」即成。食用時切成小片放入涼水中再撈出,盛入容器後,將切好的大頭菜、鹽菜、酥黃豆、酥花生、蔥花等適合個人味口的不同佐料末與湯汁放於米豆腐上即可。

蜂蜜蕎粑,採用三塘、向陽等氣候冷涼的高寒山區蕎麥,磨成面,加上適量的清水,拌勻後煎成餅,即為蕎粑粑。粑粑有苦蕎和甜蕎兩種口味,甜蕎味淡不苦,苦蕎粑粑味道微苦,但清涼可口,更有涼血降火,清涼潤腸的功效。食用時,蘸上瀘西特有的阿廬蜜,又香、又甜,集營養和美味於一體。

珍珠蘭茶,起於三國而盛於清朝,深得乾隆皇帝垂青,特御製配詩花卉墨匾流傳後世的佳茗。

珍珠蘭茶是以武陵雲霧山區獨特的富硒綠茶和名貴珠蘭花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精製而成。其產品葉嫩綠鮮潤,香清雅馥郁,純正持久、味鮮醇清爽,富含硒,湯色黃綠晶瑩。

風景名勝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黔江區名列其中。

黔江芭拉胡自然融合度高,谷寬80-100米,平均深度200米,最大落差500米;峽谷峭壁直立,崖壁大多與地平線成直角,呈現出中國西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武陵仙山(武陵仙山香山寺)距黔江城區16公里,集佛、道、儒於一體,曾與峨眉山、梵淨山齊名,是渝東南宗教聖地。武陵仙山上古木參天,有珍稀植物如紅豆杉、黃杉、鐵尖杉、水杉白豆杉、馬尾松等,林中有麂子、金錢豹、黃猴、野豬、獐子、錦雞等動物出沒。以武陵仙山為中心的19.2萬畝的廣闊林區已被批准為「黔江國家森林公園」。

灰千梁子地處武陵山脈西翼,在重慶黔江區東部邊緣,屬喀斯特地貌。有喬木達100種,其中屬國家一、二級保護的名貴樹種達20多種。灰千梁子為喀斯特地貌,岩溶發育,嶺脊平緩、岩陡交錯,千峰突兀,溝壑縱橫,其北端直距黔江城16公里,咸豐縣城33公里,南端直距酉陽縣城36公里。

濯水古鎮位於黔江區東南角,地處烏江主要支流阿蓬江畔,主要居民為土家族和苗族。古鎮四面環山,是武陵山區少有的土家水鄉,是一個集土家吊腳樓群落、水運碼頭、商貿集鎮於一體的千年古鎮。在2014年12月的景區評級中,成為黔江區的第二個AAAA級景區。

濯水古鎮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國道319線穿境而過,距舟白機場26公里。

濯水古鎮興起於唐代,興盛於宋朝,明清以後逐漸衰落,是渝東南地區最富盛名的古鎮之一。作為重慶舊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鎮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具有濃郁的渝東南古鎮格局,它既體現了與其他城市歷史街區的差異,也承載着巴文化、土家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傳承與創新,同時碼頭文化、商賈文化、場鎮文化相互交織。

小南海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地震遺址,是一個融山、水、島、峽等風光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區。平湖之中有島突兀而立,便是朝陽寺島,島上朝陽寺以供奉南海觀音而得名。

小南海距離城區32公里,面積約3平方公里,是一個融山、水、島、峽等風光於一體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區。小南海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地震遺址(黔江地震)。

官渡峽位於黔江區馮家鎮,距黔江城區18公里,因古驛道從這裡船渡過江而得名,峽谷全長15公里。主要景點有「一線天」、「苗家水寨」遺址、「崖墓葬」、白水泉、神女蜂等景點,使官渡峽被譽為「小盆景」。

神龜峽是阿蓬江峽谷景觀的組成部分,長38.9公里。峽口緊鄰國道319線,距黔江城44公里。神龜峽因峽口兩山酷似雌雄雙龜對臥而得名。

五里峽是位於黔江區於與利川市交界處的一處大峽谷,這個地方也有一個叫法說是一腳踏三縣,及黔江、利川、咸豐三縣。五里峽是烏江的一條支流流經一個峽谷。

傳說大禹治水的時候修到了那裡,累了坐下來歇氣,把他治水用的鋤頭順手插入山邊,等他休息好了以後來取鋤頭,只見鋤頭已沒入了山體之中,他也就放棄了上山取鋤頭。從此以後這條河在五里峽這個位置,向上水流很急,向下水流就緩下來了。現今還可以看見那個石頭鋤頭。

八面山在黔江城的西北,南至火燒岩梅子關,西至鳳池山,北至板凳岩,面積30平方公里。地接南海、石會、現屬城西街道轄,最高處鐘頂山海拔1720米。產天麻、黃蓮等藥材。

仰頭山森林公園位於黔江城北,山峰形狀恰如一個對天仰臥的人頭。山上層巒疊嶂。

著名人物

陳景星(1841~1916),又名陳其楠,字雲五,號笑山,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進士,官至署沂州知州,著有《疊岫樓詩草》。

城市榮譽

2007年10月,在重慶市政府召開的全市退耕還林暨森林分類經營工作會上,黔江區榮獲全市退耕還林工作先進區。

2011年12月,在由中國文聯民間藝術家協會、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等單位主辦的中國首屆《鄉土盛典》活動上,黔江區當選為「最具風情民俗文化旅遊目的地」。

2011年,黔江區被評為2011-2015年度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

2012年5月,黔江區被農業部授予為「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縣」稱號,示範產品為獼猴桃。

2012年8月,黔江區被水利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授予了「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示範縣」的稱號。

2012年9月,在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表彰大會上,黔江區被表彰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地區」。

2013年7月25日,黔江區榮獲「全國平安鐵路示範區」授牌儀式在綜合樓二樓會議室舉行。

2017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

2018年4月,獲「中國最美休閒度假勝地」。

2019年8月13日,入選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7月10日,入選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

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2020年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3] ;同年11月,被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警備區命名為「重慶市第七屆雙擁模範城(縣)」 。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市、區)名單。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2021年12月2日,入選2017—2020年度擬授牌命名平安中國建設示範縣名單。[1]

參考文獻

  1. 黑溪鎮簡介,搜狗, 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