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作品鑑賞

記人物又頗幽默風趣,如記宋初宰相王溥之父王祚的父道尊嚴以及被瞎子糊弄的經過,頗風趣: 王溥,五代狀元,相周高祖、世宗,至本朝以宮師罷相。其父祚,為觀察使致仕,待溥甚嚴,不以其貴少假借。每賓客至,溥猶立侍左右,賓客不自安,引去。 祚居富貴久,奉養奢侈,所不足者未知年壽爾。一日,居洛陽里第,聞有卜者,令人呼之,乃瞽者也。密問老兵云:「何人呼我?」答曰:「王相公父也。貴極富溢,所不知者壽也。今以告汝,俟出,當厚以卦錢相酬也。」既見,祚令布卦,成,又推命,大驚曰:「此命惟有壽也。」祚喜,問曰:「能至七十否?」瞽者笑曰:「更向上。」答以至八九十否,又大笑曰:「更向上。」問曰:「能至百歲乎?」又嘆息曰:「此命至少亦須一百三四十歲也。」祚大喜曰:「其間莫有疾病否?」曰:「並無。」固問之,其人又細數之曰:「俱無,只是近一百二十歲之年,春夏間微苦臟腑,尋便安愈矣。」祚喜,回顧子孫在後侍立者曰:「孫兒懣切記之,是年且莫教我吃冷湯水。

版本信息

《默記》三卷,《遂初堂書目》着錄於子類小說家類。《四庫全書》收於子部小說家類。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銍熟於掌故,所言可據者多矣」。此書多記北宋遺聞軼事,可補正史之缺。其中如記宋太祖攻取滁州清流關的經過,李煜因思念故國寫《虞美人·春花秋月》而被害經過可補史料文學史之缺。王銍論詩,言「凡古今之詞人」,取意皆不出前人「遺意」與當時「人情物態」,而後者又優於前者。作詩不止須「善體物」、「能見境」,且應將前人遺意「掃除淨盡」。 該書現有:《默記》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本,1935年版;《默記·燕翼詒謀錄》朱傑人點校,「歷代史料筆記叢刊」本,中華書局1981年版;《默記》江蘇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簡介

王銍(生卒年不詳),字性之,自號汝陰老民,汝陰(今屬河南)人。王銍出生於世代書香之家,是宋初著名學者王昭素的後裔。父親王萃(字樂道)是歐陽修的學生。家中藏書甚富。紹興初,官迪功郎,權樞密院編修官。因纂集祖宗兵制,受到高宗趙構的賞識,詔改京官,晚年,遭受秦檜的據斥,罷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觀。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觴詠自娛,人稱雪溪先生。王銍少而博學,善詩論,強記聞。王銍對北宋一代的歷史有著很深的造詣。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宋會要》等書的記載,他曾經編修過祖宗兵制、七朝國史、哲宗皇帝元祐八年補錄,著有《太玄經義解》、《國老談苑》、《默記》、《補侍兒小名錄》,《雪溪集》、《四六話》。《宋史翼》有傳。可惜的是這些書大都沒有保存下來。

內容預覽

藝祖仕周世宗,功業初未大顯。會世宗親征淮南,駐蹕正陽,攻壽陽劉仁贍未下,而藝祖分兵取滁州。距壽州四程皆大山,至清流關而止。關去州三十里則平川,而西澗又在滁城之西也。是時,江南李景據一方,國力全盛。聞世宗親至淮上,而滁州其控扼,且援壽州,命大將皇甫暉、監軍姚鳳提兵十萬扼其地。太祖以周軍數千與暉遇於清流關隘路,周師大敗。暉整全師入憩滁州城下,令翼日再出。太祖兵再聚於關下,且虞暉兵再至,問諸村人,雲有鎮州趙學究在村中教學,多智計,村民有爭訟者,多詣以決曲直。太祖微服往訪之。學究者固知為趙點檢也,迎見加禮。太祖再三叩之,學究曰:「皇甫暉威名冠南北,太尉以為與己如何?」曰:「非其敵也。」學究曰:「然彼之兵勢與己如何?」曰:「非其比也。」學究曰:「然兩軍之勝負如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