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黝錫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黝錫礦
圖片來自stonexp

黝錫礦(又稱黃錫礦[1])是一種含礦物分子式為Cu2FeSnS4。

它的要用途是用來煉錫和銅。黝錫礦中,錫佔了所有重量的28%,鐵13%,銅30% ,硫30%。它存在於熱液脈型礦床,與黃銅礦閃鋅礦黝銅礦砷黃鐵礦黃鐵礦錫石黑鎢礦伴生。

黃錫礦於1797年首次發現與英格蘭西南部康沃爾郡。

介紹

黃錫礦,又稱「 黝錫礦」。化學成分為Cu2FeSnS4,晶體屬四方晶系硫化物礦物。含錫量27.5%,是提煉錫的礦物原料。黃錫礦呈微帶橄欖綠色調的鋼灰色,當其成分中含較多黃銅礦包裹體時,則呈黃灰色。黑色條痕。不透明。金屬光澤。解理{110}和{001}不完全,不平坦狀斷口,性脆,摩氏硬度3~4,密度4.3~4.5。是熱液成因的礦物,主要產於含錫硫化物礦床中。是煉錫和銅的礦物原料。

成因和產狀

黃錫礦是所有錫礦物中除了錫石之外分布最廣的礦物,但通常數量不大。它是熱液成因的礦物,雖然在鎢錫石英脈或錫石硫化物礦床中常常有所產出,但分布很有限,其數量遠遠不及錫石。作為硫化物礦石中主要礦物成分之一,則往往見於火山熱液成因的錫和錫一銀礦床中,如玻利維亞的波托西礦床。

參考文獻

  1. 黃錫礦. Mindat. [201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