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齊北鐵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齊北鐵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至黑龍江省北安,全長231公里。於1928年開始興建,1933年完工[1]

沿線站點

馮屯站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塔哈鄉馮屯村附近,四等站。車站始建於1928年5月,1931年1月隨着齊北鐵路的通車而投入運營。南距齊齊哈爾站17千米。

中和站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四等站。車站始建於1928年5月,1931年1月隨着齊北鐵路的通車而投入運營。南距齊齊哈爾站49千米。

大哈伯站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四等站。車站始建於1928年5月,1931年1月隨着齊北鐵路的通車而投入運營。南距齊齊哈爾站30千米。

塔哈站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塔哈鄉,四等站。車站始建於1928年5月,1931年1月隨着齊北鐵路的通車而投入運營。南距齊齊哈爾站30千米。

群力站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四等站。車站始建於1928年5月,1931年1月隨着齊北鐵路的通車而投入運營。南距齊齊哈爾站39千米。

高頭站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區高頭村附近,四等站。車站始建於1928年5月,1931年1月隨着齊北鐵路的通車而投入運營。南距齊齊哈爾站10千米,北距北安站220千米。

氣候

齊北鐵路處於中緯度歐亞大陸東沿,太平洋西岸,北面臨近寒冷的西伯利亞,南北跨中溫帶寒溫帶。冬季高空受貝加爾湖高壓脊與亞洲大陸東部低壓槽控制,而地面則受蒙古高壓中心與阿留申群島低壓中心的影響,因而使來自蒙古高壓區的乾冷極地大陸性氣團不斷向太平洋阿留申群島低壓區流動,形成冬季風,即常見的寒冷乾燥的西北風;夏季,隨着太陽輻射能量逐漸加大,亞洲大陸由冬季高壓系統轉為低壓系統,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和高空鋒區的影響下,使來自西太平洋的溫濕海洋性氣團不斷向亞洲大陸流動,形成夏季風,即溫暖濕潤的東南風或南風。因此,黑龍江省的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徵,但西部受夏季風影響弱,顯示出一些大陸性氣候特徵。氣溫的季節變化明顯。冬季(12月、1月、2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也是南北溫差最大季節。其中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全省在-14.7℃以下。北部大興安嶺為全省最冷地區氣溫在—30℃以下,漠河-30.8℃,東寧氣溫最高在-14.7℃,南北溫差達16℃。春季(3月、4月、5月)以4月份為代表,除大興安嶺北部在0℃以下外,其餘地區都在0℃以上[2]

意義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正在根據優化方案重新進行外業勘測工作,為項目可研的修改和初步設計的編制工作提供基礎材料,以確保項目能按鐵道部要求開工建設。屆時,橫貫黑龍江省東西的齊北鐵路段的運輸能力將大大增強,並推動黑龍江省從中國交通末梢和經濟發展的邊沿加快融入到東北亞經濟圈發展的主流中去。沿邊開放帶是黑龍江省區域經濟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東北亞經濟圈國家和地區之間區位連接緊密,各國之間的物資流通也必然大幅增加。尤其是中國黑龍江省與俄濱海邊區是最具合作前景和開發潛力的特定區域之一,而在這其中牡丹江的區位優勢更為明顯,毗鄰俄濱海邊區,距太平洋最近的出海口俄羅斯海參崴市僅300多公里,2007年牡丹江對俄貿易實現58.7億美元,占黑龍江省54.7%,占中國的12.2%。此項目的開建,有利於黑龍江省加快推進沿邊開放帶建設加快打造內聯東北乃至沿海省份、深入俄羅斯腹地及獨聯體國家、橫跨歐亞大陸的國際經貿大通道。

中國黑龍江省與俄濱海邊區是最具合作前景和開發潛力的特定區域之一,齊北鐵路的建設有利於黑龍江省加快推進沿邊開放帶建設加快打造內聯東北乃至沿海省份、深入俄羅斯腹地及獨聯體國家、橫跨歐亞大陸的國際經貿大通道。齊北鐵路的開發加強東北和獨聯體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地區產業輸出和產業優化有着重要意義。

視頻

齊北鐵路 相關視頻

城市地標:平齊鐵路/齊北鐵路/濱洲鐵路,哈齊高速鐵路齊齊哈爾站
黑龍江 暴雨致齊北線鐵路13處路基被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