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龐秋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龐秋雁原圖鏈接

龐秋雁(英語:Pong Chau-Aan,)香港演員。

履歷

龐秋雁,1989年在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畢業,其後加入亞洲電視為藝員,曾拍攝不少劇集,也有當主持。龐秋雁坦言:「我的童年並不快樂。六歲那年,我們一家從廣西移居香港,從此飽受新移民被歧視之苦。父親在國內時原是導演和演員,來港後卻要在地盤做粗工,媽媽也要外出工作、為生活打拚,而我和妹妹則寄居姨媽家,遭人冷眼、受人欺凌。

當時說話帶著鄉音的我,更被人笑稱為『大陸妹』,不被人接受,致令我不敢在人前說話。因此,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自覺缺乏愛、缺乏與人的溝通。」1984年,星探在街上發現了美麗清純的龐秋雁,於是邀她拍廣告,一下子成了廣告新寵兒。「本來看見自己的『靚樣』在電視裡出現,應該很開心才對,但思想悲觀、性格負面的我卻覺得,那些女同學妒忌我、不跟我說話、排斥我,為此,我還是感到孤單、不開心。」

龐秋雁就是這樣,帶著這些負面情緒踏入娛樂圈。直到1986年進入演藝學院之後,龐秋雁應邀參加「藝人之家」聚會。聽到牧師問:「你希望有新生命嗎?」「當然求之不得。每天我要面對脾氣暴躁的父親,事事責怪我的母親,無奈得很;在愛情路上,自以為盡量討男友的歡心,便得到對方的愛,結果仍是失敗,人生真不知怎樣走下去......所以,很想有人救我、我很需要愛,因此,我決志相信耶穌。」雖然如此,龐秋雁仍然用上好幾年時間去求證,這個神是否就是她所要信的神?在1991年,神藉著她和丈夫去歐洲旅行四個月期間,透過不同的神蹟-失散又能重聚、被打劫蒙保守......讓她知道所信的,就是那位一直在看顧、保守她的神。有了個人的親身經歷後,她就決意一生認定祂、跟隨祂,並於1992年受洗歸主。

在演藝學院畢業後,龐秋雁仍在亞洲電視拍劇,到1997年父親過世後,她才重新思考是否繼續一直做下去。「有一段時間,我去了馬來西亞拍劇、寫劇本。2002年因為懷了孩子,所以退出娛樂圈;不料,卻迎來一個早產嬰兒,令我措手不及。其後投身商界,看透辦公室政治的醜惡,期間竟又失去了三個胎兒,那是我人生的一個低谷;之後,愛我的神還是賜給我第二個兒子。」

養了孩子之後,神竟將龐秋雁引向一個培育造就兒童的新目標。教授深水埗貧窮線下的兒童學唱歌、管弦樂器,我亦嘗試把戲劇元素加入音樂中,同時又帶他們去欣賞不同的音樂會。我們希望將分隔音樂和兒童的『貧窮』踢走......」龐秋雁笑說,以後提起深水埗的時候,不要說它是低下階層的窮人區,只有鴨寮街地檔和劏房,今天的深水埗已培育出一班熱愛音樂、用心學習、充滿自信的孩子,他們在管弦樂團和合唱團的演出,已經得到各方人士的認同及讚賞。

「開始時,我們甚麼都沒有,我和倩渝憑著信,踏出了第一步-從深水埗一間福利中心的小房間,到今天在西邨路富昌邨富昌商場一樓擁有兩個商鋪的基址;從沒有人手,到來自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浸會大學及海外音樂學院的專業音樂家前來幫忙;從沒有經費,到得到羅鷹石慈慧基金、陳廷驊基金會、周大福慈善基金及其他商戶等的支持,叫我們在過去幾年,能把「音樂兒童」計劃推行得更暢順、更快速,使六百多名12歲以下的兒童,有接受樂器訓練、參加合奏樂團或合唱團、演出綵排及作公開演出的機會。」龐秋雁指出,最感動的是,看著一個個學生因學習音樂而成長改變,自信心也越來越大;最重要的是,父母看到孩子的轉變,彼此關係大為改善,同樣,他們也幫到不少無助的單親媽媽。 [1]

影片

摸錯骨 (1985) 雙龍吐珠 (1986) 奪寶計上計 (1986) 你情我願 (1986) 八喜臨門 (1986) 三對鴛鴦一張床 (1988) [2]

參考文獻

  1. 龐秋雁以音樂祝福孩子. 號角月報加拿大. 2017-02 [2019-01-22]. 
  2. 龐秋雁. 香港影庫. [2019-01-2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