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頭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頭魚
long tou yu

中文學名:龍頭魚

拉丁學名:Harpadon nehereus

門:脊索動物門

綱:硬骨魚綱

目:仙女魚目

科:合齒魚科

屬:龍頭魚屬

龍頭魚(學名:Harpadon nehereus)是龍頭魚科、龍頭魚屬的一種魚類。體延長而柔軟,前部較粗大,向後而逐漸側扁而細。頭中大,背部圓滑,頭長大於體高。吻甚短,前端圓鈍形。眼細小。口大,斜裂;上頜骨末端延伸至鰓孔前緣;兩頜齒呈帶狀,部分彎曲,互不對稱;鋤骨、齶骨及舌上均具齒;口閉合時,頜骨齒向外露。體前部裸露無鱗,後部被細小圓鱗,鱗薄,易脫落;側線中直。背鰭單一,與腹鰭相對,具軟條11-13;脂鰭細小;胸鰭細長,其長大於頭長;尾鰭三叉形。體呈灰乳白色;頭背部及兩側半透明狀,具淡灰色小點。各鰭灰黑色,有時腹及臀鰭色淡。[1]

龍頭魚為沿海中、下層鉑類。棲息於長匯口佘山及杭州灣近海一帶,水深一般50米以內,泥沙底海域常年可見。肉食性魚類,主要以食鰻、小公魚、棱鰻、小沙丁魚、大黃魚的幼魚等小型魚類。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包括韓國、日本、中國沿海、台灣及東印度洋海域。在中國分布於黃海南部、東海和南海河口海域,以及台灣南部及西部海域。

形態特徵

成魚

背鰭11-13;臀鰭13-15;胸鰭10-11;腹鰭9;尾鰭15-17。側線鱗40-45。鰓耙50-65。幽門盲囊16-20。鰓蓋條骨18-26。脊椎骨42-45。體長為體高5.0-7.8倍,為頭長4.7-5.1倍。頭長為吻長7.6-12.3倍,為眼徑8.6-10.9倍,為眼間隔3.5-4.5倍。

體柔軟,延長側扁,軀幹部較粗,尾部漸細。頭中等大,頭長大於體高。吻甚短,前端鈍圓形。眼小,前上位,近吻端。脂眼瞼發達。眼間隔中央圓凸。前鼻孔具鼻瓣,後鼻孔呈橢圓形。口大、前位,口裂傾斜,其長超過頭長之半。下頷長於上頜。兩頜齶骨和犁骨具針尖狀小牙帶,大小不 ,部分牙末端呈彎鈎狀,能倒伏,口閉時頜骨牙外露。鰓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假鰓不很明顯。鰓耙昰短針狀。腹部圓、無棱。無鰾。體前部光滑無鱗,後部被細小圓鱗,鱗薄而易脫落。側線稍直,呈管狀,向後延伸達尾鰭中叉的前端。

背鰭起點約與腹鰭起點相對。脂鰭小位於臀鰭後部上方。臀鰭起於腹鰭與尾鰭起點之中間。胸鰭位高,其長大於頭長,向後伸達背鰭前部下方。腹鰭長,其長大於胸鰭長。尾鰭三叉形、上下葉長於中葉。

新鮮時體呈乳白色,虹瞳金黃色,頭背部和兩側呈半透明狀,具淡灰色小黑點,腹前部淡銀白色,各鰭灰黑色。

幼魚

全長25.2毫米稚魚,體較長而側扁,肛門位於緊蛞臀鰭正前方,口裂大,下頜較上頜突出,前鰓蓋骨顯著前傾,各鰭均較長,脂鰭長,從鰓蓋至臀鰭前腹側具7對黑色素,稚魚夏秋間在呂四近海可採到。

生活習性

龍頭魚為沿海中、下層鉑類。棲息於長匯口佘山及杭州灣近海一帶,水深一般50米以內,泥沙底海域常年可見。春季(3-5月)主要分布在東海北部近海和南部近海的里側,夏季(6-8月)大部分魚群到江蘇南部沿海產卵,秋季(9-11月)主要集中在東海北部近海進行索餌,冬季(12月至翌年2月)仍集中在東海北部近海,分布水深一般不超過150米。

龍頭魚為肉食性魚類,主要以食鰻、小公魚、棱鰻小沙丁魚、大黃魚的幼魚等小型魚類,兼食毛蝦、蝦類和頭足類等。秋季有較強的攝食現象,其強度等級0級占 22.5%,Ⅰ級占39.29%,Ⅱ級占21.13%,Ⅲ級21.43%,Ⅳ級占3.57%。

分布範圍

海域範圍: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包括韓國、日本、中國沿海、台灣及東印度洋海域。在中國分布於黃海南部、東海和南海河口海域,以及台灣南部及西部海域。

國家地區:孟加拉國、文萊達魯薩蘭國、中國、關島、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緬甸、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新加坡、所羅門群島、泰國、越南。

主要價值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肉質細嫩,具食用高經濟價值,通常以油炸食之。 其肉質含水量較多,味美,肉刺鬆軟,可鮮食或干制,鹽干品為美味龍頭烤。

龍頭魚的肉或全體可以入藥,健脾益氣,滋補肝腎,利水止血。主治小兒營養不良,水腫,鼻衄。

視頻

龍頭魚這麼做好吃極了, 連骨頭都吞下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