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文化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龍山文化遺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附近,1965年發現。整個遺址南北約2000米,東西約1500米,由若干個遺址群組成,面積達300萬平方米。
名稱來源
龍山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辦事處(原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龍山鎮)而得名,距今約4000-4600年。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是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
龍山文化除陶器外,還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們以農業為主而兼營狩獵、打魚、蓄養牲畜。
大汶口文化出現的快輪制陶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普遍採用,磨光黑陶數量更多,質量更精,燒出了薄如蛋殼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國制陶史上的鼎峰時期。尚義縣現存大量龍山文化遺址,曾經出土過大量遼金時期的文化遺存。
據史料記載龍山文化遺址,發源於巨野河和武原河流域。巨野河,西支發源於歷城區西營鎮拔槊泉,東支發源於濟南市章丘區曹范鎮北曹范村西的巨野河,又名巨合水。據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記載:「巨合水南出雞山西北,北經巨合故城西。」東西兩支在龍山鎮北匯集流入現杜張水庫後,經歷城鴨旺口入小清河。 龍山文化遺址全長約46.8公里,河床寬50米。此河兩岸遺址甚多,城子崖便是各支流匯入巨野河的第一個河邊台地遺址。武原河又名武原水,在巨野河東部,據《水經注》記載:「武原水北經譚城東,又北經東平陵縣故城西。」
歷史上有名的巨合城和譚國故城就在兩河之間。1930到1931年,考古界對龍山鎮城子崖遺址進行了發掘。上層為東周時期的文化遺存,下層首次發現了一種以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新石器時代遺存,最初稱為「黑陶文化」,後以遺址命名為「龍山文化」,現在專稱為「山東龍山文化」。山東龍山文化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續是岳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
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黑陶主要有杯、碗、豆、盤、盆、罐、瓮、鼎、等日用器皿,其中以帶扳杯、三足盤、高柄豆、鳥首足鼎、白衣黃陶袋足、肥袋足最富有代表性,還有漆黑光亮、做工極其精緻、薄如蛋殼的陶器,稱之「蛋殼陶」,其製作技術高超絕倫,是陶器中上佳之品。此外,在遺址周圍還發現一處平面為長方形的版築夯土圍牆遺蹟,南北長約450米,東西寬約390米,牆基厚度達10米,考古發掘者認為這可能是當時的城牆基址。[1]
歷史戰役
「兩河流域」是海岱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為「濟左走廊」之鎖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漢高祖劉邦拜韓信為相,領兵攻齊,路過龍山。韓信意欲出奇兵打齊國一個措手不及,故不從城內穿過,在龍山北1公里許的巨野、武原兩水交匯處架起一座石橋,大軍往東直撲臨淄,大敗齊軍。以後,這座橋也為當地百姓提供了很多方便,為了紀念韓信,當地百姓稱此橋為「韓信橋」。
歷史上著名的「耿弇討張步之戰」也發生在兩河流域。《水經注》記載:「耿弇之討張步也,守巨里,即此城也。三面有城,西有深坑,營也。與費邑戰,斬邑於此。」張步,字文公,琅邪人,為當地豪強,聚眾數千人,自封為武威大將軍,據齊地。後受命劉永,自封定漢公,未成。
建武五年(公元29年),武帝派建威大將軍耿弇起兵討張步。張步聞之,派大將費邑守濟南(即東平陵),派費敢守巨里(即龍山巨合城),又分兵屯祝阿,並在長清及泰山西側置數十營以待耿弇。因巨里西臨巨野河,耿弇即派兵砍伐樹木,揚言要填平巨野河。幾天後,巨里有降者,告之費邑要發兵救巨里。 聞之大悅,急令攻下巨里後,自引精兵於巨合城外高岡上大戰費邑,將邑斬之。這是東漢時發生在兩河流域的一次著名戰役。[2]
分布範圍
桐林遺址
在農事耕作中曾多次出土網墜、斧、鐮、錛等磨製鑽孔石器及黑、紅、白質陶器。省文物考古部門也曾多次對其進行過勘探、發掘,發現遺址中心部位文化層堆積厚達3~4米,內涵十分豐富。出土遺物有罐、鼎、甗、鬹、盆、碗、杯、豆等陶器。其中有極為少見的高38.5厘米、口徑30.3厘米的夾砂陶鬲;有迄今為止全國最大的高達116厘米、口徑44厘米的灰陶甗。遺址中的鼎、甗器之足,多做成鳥喙形。陶杯多仿竹節式,壁薄且輕,胎質細膩,釉質光亮。在發掘中還發現了目前山東境內最大的龍山文化城 。
大蓬科遺址
位於今皇城鎮大蓬科村東北。東西約600米,南北約300米,地勢較窪。1987年3月文物普查時發現有一古道通過遺址中部,並對其進行了試掘,文化層一般在2米左右。出土遺物有鬲、盆、鬹等器物殘片,陶色灰白,器壁較厚,多飾粗繩文。
於家莊遺址
位於今皇城鎮於家莊南500米處,與齊國故城一河相隔。遺址南北約500米,東西約400米。1965年10月北京大學考古系師生在臨淄實習時發現。文化層厚1.5米左右,未進行發掘,在農事耕作時曾出土過殘石斧、鏃、蚌刀、蘑菇形鈕器蓋等。多屬龍山文化類型,也有岳石文化的典型器物。
四台蒙古營遺址
2014年7月13日,考古人員日前在河北省尚義縣的石井鄉四台蒙古營發現4000年前龍山文化時期的古墓葬,挖掘出遺骸一具。 其中陪葬物品有夾砂黑陶片21片、石斧一把、石鏟一把、石磨輪兩個及頸項佩戴飾品。考古人員認定此處為4000年前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 此墓葬出土的夾砂黑陶、打磨石器、骨器等隨葬物品,對研究龍山文化以及當時葬俗生活習俗有着重要意義。
董褚遺址
位於今稷下街道辦事處董褚村西南。東西約600米,南北約200米。1984年文物普查時發現,次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了試掘,文化層較厚,一般都在2.5米左右。有灰坑、窯址以及房屋遺蹟等。出土遺物有石斧以及鼎、鬹、盆等陶器殘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