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峰寺風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金剛山龍峰寺[1]位於遼寧省遼陽縣東部山區下達河鄉,與著名的湯河水庫風景區和千山風景區毗鄰,是歷史名山之一。距遼陽縣政府所在地首山30公里。西臨鞍山,北望遼陽,皆有通途。龍峰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距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雖歷經滄桑屢有興廢,但跨越五朝聲名遠揚。乾隆御筆親封二大金剛,封該寺為保清寺,明清兩代均有修繕,卻毀於文革時期。1996年以來釋來願大師率眾弟子歷時六年恢復重建,終於使龍峰寺又展現出往日的雄姿和繁華。
遼寧省遼陽縣龍峰寺
龍峰寺有悠久的歷史、優美的傳說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唐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征遼東曾在此屯兵揮師,並在此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傳說。隨之有僧在這座唐王駐蹕山上始建龍峰寺,從此晨鐘暮鼓鎮山響,來往遊人勤駐足。風景區自然風景優美,山清水秀,奇石異樹比比皆是。山間龍峰寺歷史久遠,名聲遠揚。此地山水相依,頗多風景佳勝之處,四季景色美不勝收,民間傳說優美動人。金剛山上龍頭峰白天日光鍍金身,晚上月光映龍鱗。拾級而上,南可見山巒相疊狀若孔雀開屏,仰視北面,有金剛力士、金蟾迎旭、犀龜望月天然美景。近寺舊址,雙峰聳峙、雲霧繚繞,近觀白雲洞、仰望迎客松、遠望臥佛山、俯視九龍河,處處美景美不勝收。人頭峰、臥獅峰、一線天、鷹嘴松等金剛山28處自然景觀鬼斧神工讓人稱絕。圓通寶殿、白雲洞天、東西配殿、齋堂、仙人橋、龍佛堂、天王殿、種鼓樓、山門等人文景觀獨樹一幟別具匠心。東北地區唯一一座藏有佛祖舍利子的舍利塔也以塔高21米、空心漢白玉塔身而國內罕見。正是一脈碧水依山環繞,清流蜿蜒時隱時現,岩顯姿媚如蟠龍臥虎,大山含笑似藏有洞天。
龍峰山風景區
龍峰山風景區規劃占地20平方公里,山上占地1000多畝,現有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總投資3000多萬元。由於地域廣闊和特有的區位優勢,每年吸引20多萬人次遊人香客前來觀光,山下的有識之士也接踵而至來此投資興業。香繞山頂、晨鐘遠揚的金剛山龍峰寺在奇山異水間正以其特有的魅力,拂天地祥雲,展東山美景,納四海投資,迎八方遊客。
晦翁岩龍峰寺
晦翁岩龍峰寺,位於長樂市潭頭鎮二劉村龍峰山上,始建於南宋年間,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時鄉人劉砥、劉礪兄弟築室於此,理學家朱熹避偽學之禍遊學至此,二劉師事之,朱熹便寓居於此授徒講學,龍峰寺幾經滄桑,幾近荒蕪。直到本世紀初,由於晦翁岩的獨特景觀和文化底蘊引起長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政府以龍峰寺為核心,對晦翁岩景區進行了總體規劃。為更好的挖掘龍峰寺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資源,2003年6月,長樂市委、市政府、市宗教局、市佛協、潭頭鎮政府、二劉村二委、邀請海外遊學歸來的妙登法師,帶眾弟子到晦翁岩主持龍峰寺的二期修復工作。修復了大雄寶殿、觀音殿、天王殿、地藏殿、綜合樓、藏經閣、齋堂、鐘鼓樓。全部建築依傍山勢,雄偉壯觀,連接各殿的迴廊更是獨具特色。
現在,龍峰寺成就了龍峰山上除了晦翁岩外又一道獨具風格的美景。其山萬壑千岩、古樹參天,是個天然的大氧吧,人稱長樂小武夷,是修身養性和消暑的好去處。
南安縣龍峰寺
位於南安縣官橋鎮黃山村。 龍峰寺始建於隋大業四年(608)。相傳宋初擴建成為三殿二落,寺兩側有鐘樓、鼓樓各一座,寺前有一八卦蓮花放生池,規模宏偉,住寺尼姑百人之多,稱"百姑庵"。元代,百人尼姑四處躲避災禍,寺廟被掠奪焚毀;元泰定年間(1324-1328)重新修建。經明清兩代,又恢復先前氣勢,但清朝後期和解放前,又遭到破壞。
在2000年重新修復龍峰寺中,陸續發現古代該寺的40餘件南宋初期遺物。
根據遺物,可初步判斷原先該寺規模比較龐大,估算大約占地將近4000多平方米,由三大殿組成,與當地的說法一致。在一塊石槽上依稀可見一行字跡:"紹熙三年(1192)內子□正月主持沙門□道置造",分析當時營建該寺的是和尚並不是尼姑。從遺留下來的地基看,大殿當時由7開間構成,面積大約460多平方米。在出土遺物的兩側也發現一些地基,按宋代的寺廟結構應該為居住區,可見該寺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