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年說龍(阿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年說龍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龍年說龍》中國當代作家阿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龍年說龍

  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禮記·禮運》篇云:「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瑞應圖》載:「(龍)不眾行,不群處;必待風雨而游乎青氣之中,游乎天外之野。出入應命,以時上下,有聖則見(現),無聖則處。」在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心目中,龍顯得最為神奇。

據說,龍的頭像駝,角像鹿,眼像兔,耳像牛,項像蛇,腹像蜃,鱗像鯉,爪像鷹,掌像虎。龍背上有八十一片鱗。龍吟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韓非子·說難》說,龍平時是很溫順的,但喉下那長達一尺的逆鱗,人卻不能去觸動;否則,必定被龍所傷。古人以龍為人君之像,因而稱觸怒人君為「批逆鱗」。古小說家言,龍性粗猛,而愛美玉、空青,喜嗜燕肉,畏鐵及菵草、蜈蚣、楝葉、五色絲,所以曾偷食燕肉者切忌渡水,以免被龍吞食;乾旱祈雨則用燕,龍吃燕則興雲布雨;水旱嚴重的地方,用鐵鎮之,則水患消除;激龍則用菵草;端午節祭祀屈原,則用楝葉、色絲裹粽投江。難怪《西遊記》載孫悟空取掉海龍王那一萬三千五百斤重的定海神珍鐵,東海龍王敖廣要上奏天庭了。

民間傳說,龍生九子,都不成龍,乃各有所好。它們是:蒲牢,好鳴,就是鐘上的鈕鼻;囚牛,好音,即胡琴頭的刻獸;睚眥,好殺,為刀劍上的吞口;嘲風,好險,就是殿閣上的走獸;狻猊,好坐,即佛座騎象;霸下,好負重,成為碑碣石趺;狴犴,好訟,即獄門的鎮守獸;屓贔,好文,就是碑兩旁的蜿蜒;蚩吻,好吞,成為殿脊的獸頭。當然,這些都是長期的神話、傳說定型化的結果

由於龍具有神異性,封建社會裡統治者就常常以龍子自居,編造神話,欺騙世人。《史記·高祖本紀》載:「(高祖)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有專家指出,這則記載實際透露的信息是:劉媼與人私通,被太公撞見。劉媼後來生下漢高祖劉邦。但司馬遷作為本朝人寫本朝史,卻不敢直言皇家醜事,以免觸犯忌諱。故而只得遵奉統治者的意志,記錄下他們編造的神話,既為漢高祖的出生隱諱,也塑造他為「龍子」,從而突出劉家天下的合法性。類似的神話,歷朝歷代都有。只要政治需要統治者隨時可以編造他們需要的情節。

從古至今,我國以「龍」為人、地、物名號的,不計其數。

戰國時趙國的公孫龍,著有《公孫龍子》一書,其「白馬非馬」論為一有名的論題,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三國時的諸葛亮,號「臥龍」;西湖邊有著名的「龍井」;四川宜賓有「龍池」;古代匈奴人祭天地鬼神之所,叫「龍庭」;剪刀叫「龍刀」;桂圓叫「龍眼」;清朝的國旗叫「龍旗」;唐代的禁兵叫「龍武」;天子的坐具叫「龍椅」,臥具叫「龍床」;皇帝子孫叫「龍種」;中華民族因其始祖乃龍圖騰部落的,故而人人可自稱「龍的傳人」;《莊子·列禦寇》云:「朱浮漫學屠龍於支離益,殫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後來,「屠龍之術」一詞,便用以指極為高明的技術、本領……

說來有趣,看來人人都喜歡龍,但也有徒具虛名的。漢代劉向《新序·雜事》記載了一個「葉公好龍」的故事:葉公非常喜歡龍,滿屋子到處都畫、刻上數不清的龍。天上的龍聽說這件事,就前去探看,結果,龍頭剛好在窗外一露,就把葉公嚇得「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看來,葉公是喜歡似龍而又非龍的東西,不是真喜歡龍。

華夏傳統的十二生肖中龍排在第五位。「十二生肖」不僅我國有,外國也有。墨西哥的十二生肖有六個與我國相同,即虎、兔、龍、猴、狗、豬;越南有十二生肖大都與我國相同,只是以貓取代了兔;印度的十二生肖則來源甚古,有十種與我國相同,只缺虎、雞兩種,而以獅、金翅鳥代之。我國與外國的十二生肖,除了數目相同外,大多是飛禽走獸,且都是日常所見的動物,唯獨「龍」是虛構的。那麼,這種共同的虛構僅僅是偶然的巧合,還是有其必然聯繫

管它的!還是讓我們這些「龍的傳人」,善保「龍體」,去燃爆竹,耍「龍燈」,慶祝「龍年」的到來吧![1]

作者簡介

阿弟,中國西部散文學會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