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灣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灣遺址,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潛江市龍灣鎮瞄新村的一個東周時期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點

龍灣遺址是東周時期楚國離宮遺址。其遺址分布跨龍灣鎮、張金鎮,地處江漢平原中心腹地。1960年代之前,遺址大多數被淹埋於湖中,僅有放鷹台和黃羅崗等地露出水面。隨着排湖墾荒工程推進,遺址地區成為水產養殖區。1984年,湖北省開展文物普查,同年4月11日普查抵達龍灣。4月14日,普查隊員胡正平等人在幸福渠邊上發掘出東周繩紋陶片,並在附近發現大量文物,初步確定可能是章華台遺址群。

遺址略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000米、南北寬約1000米;已發現有放鷹台、荷花台、打鼓台、陳馬台、無名台、章家台、鄭家台、小黃家台、華家台等十餘座台基。放鷹台為最高土台,是一條由東南向西北傾斜長約300米、寬約100米的崗地。已發掘的宮殿基址位於放鷹台東南部,基址為層台建築。該宮殿的建築時期可能在春秋中晚期,廢棄年代約至戰國中期[1]

1987年2月,湖北省考古學會委派荊州博物館館員陳耀鈞主持遺址挖掘,並在4月19日剝離出台側門、東壁、貝殼路等。5月23日,北京大學考古系鄒衡來工地考察。199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國家文物局將龍灣遺址納入全國大遺址保護規劃,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月16日,挖掘出第三台土木結構高台。2000年12月4月至2001年6月4日,當地考古隊對放鷹台1號宮殿基址進行第三次挖掘。2000年龍灣楚宮殿遺址經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評定,為「200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同年納入保護規劃。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其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視頻

龍灣遺址 相關視頻

潛江龍灣遺址博物館開館!
我市舉行潛江龍灣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專家論證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