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牙草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牙草根薔薇科植物龍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根。秋後採收,除去地上部分,洗淨,曬乾。生於溪邊、路旁、草地、灌叢、林緣及疏林下,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味辛、澀,性溫,歸肺、大腸、肝經,具有解毒消腫、驅蟲、收澀止痛、活血調經、燥濕的功效,主治赤白痢疾、瘡瘍、腫毒、瘧疾、絛蟲病、閉經、胃出血、牙痛、急性腸胃炎、黃蜂螫傷等疾病。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辛、澀,溫。

歸經

肺、大腸、肝經。

功效

解毒消腫,驅蟲,收澀止痛,活血調經,燥濕。[1]

主治

赤白痢疾瘡瘍腫毒瘧疾絛蟲病閉經胃出血牙痛急性腸胃炎黃蜂螫傷

相關配伍

  1. 赤白痢:龍牙草根洗淨揀擇,去蘆頭,焙乾,不計分兩,搗羅為末。用米飲調服。(《本草圖經》)
  2. 小兒疳積眼目翳障:龍牙草根及莖(去粗皮)15g,豬肝60g。同煮熟,食肝及湯。
  3. 治偏頭痛、頭昏、頭痛:龍牙草根30g,雞、鴨各1個。煮服。(2~3方出自江西《草藥手冊》)
  4. 治風火牙疼:仙鶴草根少許,塞牙痛處。(《貴州草藥》)
  5. 治暑熱腹痛、婦人經閉:龍牙草根9~15g。水煎服,或搗爛外敷。(《湖南藥物志》)
  6. 治失眠或夜驚:仙鶴草根30g,萱草根15g。燉子雞1隻吃。(《貴州草藥》)
  7. 治瘧疾:鮮仙鶴草根30g。於發作前2~3h煎服。(《安徽中草藥》)
  8. 乳腺癌:天門冬、靈芝、龍牙草根、半枝蓮、夏枯草各30g,麗江山慈姑15g。水煎服,每日一劑。(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方)
  9. 治肺癌:靈芝、龍牙草根、石上柏、薏苡仁、南沙參、石斛各30g,半枝蓮60g。水煎服,每日一劑。(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外用:適量,搗爛敷。

採集加工

秋後採收,除去地上部分,洗淨,曬乾。

生理特性

原植物為龍牙草。多年生草本,高30~120cm。根莖短,基部常有1或數個地下芽;莖被疏柔毛及短柔毛,稀下部被疏長硬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托葉鐮形,稀卵形,先端急尖或漸尖,邊緣有銳鋸齒或裂片,稀全緣;小葉有大小2種,相間生於葉軸上,較大的小葉3~4對,稀2對,向上減少至3小葉,小葉兒無柄,倒卵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1.5~5cm,寬1~2.5cm,先端急尖至圓鈍,稀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急尖到圓鈍鋸齒,上面綠色,被疏柔毛,下面淡綠色,脈上伏生疏柔毛,稀脫落無毛,有顯著腺點。總狀花序單一或2~3個生於莖頂,花序軸被柔毛,花梗長1~5mm,被柔毛;苞片通常3深裂,裂片帶形,小苞片對生,卵形,全緣或邊緣分裂;花直徑6~9mm,萼片5,三角卵形;花瓣5,長圓形,黃色;雄蕊5~15;花柱2,絲狀,柱頭頭狀。瘦果倒卵圓錐形,外面有10條肋,被疏柔毛,先端有數層鈎刺,幼時直立,成熟時向內靠合,連鈎刺長7~8mm,最寬處直徑3~4mm。花、果期5~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溪邊、路旁、草地、灌叢、林緣及疏林下。

化學成分

根含仙鶴草內酯、花旗松素、三萜類等。並含鞣質。

龍牙草根的藥理作用

龍牙草根具有治赤白痢疾,婦女經閉,腫毒,驅絛蟲的功效,其具體的藥理作用如下:

  1. 對循環系統的作用:龍牙草根乙醇浸膏給麻醉兔、犬靜脈注射,可使血壓上升,並能興奮呼吸,而其水提部分的醇提取物卻能使家兔的血壓降低。兔耳及蛙後肢血管灌流時,低濃度使血管的縮,高濃度則擴張。也有報告指示,龍芽草浸劑及提取物灌流兔耳血管,低濃度時無影響,高濃度亦呈擴張反應,並能對抗腎上腺素的縮血管作用。
  2. 對平滑肌的作用:水提部分的乙醇提取物對兔和豚鼠離體腸管,低濃度興奮,高濃度則抑制。
  3. 抗炎作用:水提取物及醇、水提取物對芥子油或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家兔結膜炎皆有消炎作用,對前者,醇、水提取物消炎效果較好,對後者則水提取物較好,體外試驗對葡萄球菌的抑制,也以水提取物作用較強。
  4.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熱水或乙醇浸液在試管內對枯草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對人型結核桿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對草履蟲有殺滅作用,有效成分可溶於醚及氯仿。[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