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虎山崖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虎山崖墓是中國一絕。崖墓葬是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種喪葬形式,也是我國多種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別的一種喪葬形式。

中文名 龍虎山崖墓

地 區 龍虎山

解 釋 一種喪葬形式

代 表 懸棺景觀

特色演出 懸棺表演

簡介

古人經受了太多的戰爭和災害之苦,夢寐以求的就是寧靜和太平,先輩的遺願選擇了將祖先安葬於凌空絕壁之上的崖葬,讓祖先在一個青山環抱、碧水環繞、寧靜幽美的環境中得到永遠安息。當時的人堅信:"彌高者以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報",他們就把祖先的棺槨抬上溪流邊陡峭的絕壁,放置在幾乎與水面垂直的天然岩洞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獨特的懸棺景觀。

考古

一九七八年,江西省的考古工作者第一次對仙水岩的崖墓懸棺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大批遺物。其中墓葬人骨架16副,陶器、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紡織品、紡織工具、古樂器等220餘件,經測定,發掘的實物距今至少有2100餘年[1] 。崖墓葬盛行崖洞合葬和群葬。在水岩、仙岩、仙女岩、穀子岩等處,每處都有十幾座到數十座不等的崖洞墓。這崖洞墓中,有單洞單葬、單洞群葬和聯洞群葬等幾種類型。其中一崖墓,洞寬50餘米,墓室規模巨大,內置十副棺木,顯然是大家族幾代人的聚葬之所。懸棺棺具有扁圓形、圓筒形、長方形、頂蓋式和屋脊形等幾種,多用巨木刳割挖空而成,木料多為楠木。隨葬品多用仿銅禮器、兵器、陶器、竹木、骨玉和石器等,忌用金屬器皿,這是當時生活在彭蠡澤東部水系的干越人的古老葬俗,也是流行於中國長江以南許多省區以及台灣和一些太平洋島嶼的懸棺葬的起源。

崖墓謎題

由於龍虎山崖墓下臨深淵,地處絕壁,懸棺是怎樣安放上去的,千百年來一直都是個謎,龍虎山崖墓也因此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產生了種種神話傳說:有人說這洞裡的東西,是神仙用金絲線吊上去的;也有的說這洞是裝的是無字天書、金銀財寶。一千多年前,宋代理學家朱熹曾發出疑問:「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幾何年?」宋人王文卿有詩云:「昔人騎鶴上天去,不向人間有蛻蟬[2] 。千載玉棺飛不動,空江斜月照寒煙。」當代考古學家郭沫若也發出了「船棺真箇在,遺蛻見崖看」的的感嘆,表示無法用科學解釋崖墓的遺憾。為了解開這個千古之謎,龍虎山管理局懸賞30萬元,卻至今沒有得到一個入情合理的解釋。

特徵

龍虎山崖墓數以百計,全部鑲嵌在仙水岩一帶的懸崖峭壁之上。仙水岩諸峰峭拔陡險,岩壁光滑平展,岩腳下便是瀘溪河,臨水懸崖絕壁上市滿了各式各樣的岩洞,獨特的地理環境是龍虎山崖墓的基本成因。從瀘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隱約望見一個個岩洞口或釘木樁,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處可見。這些崖墓大多是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的崖墓懸棺,其葬位離水面20-50米以上,高的達300餘米。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羅棋布,星星點點,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數以百計。因這些洞穴高不可攀,無人入內,其中所藏之物,多少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

視頻

龍虎山崖墓葬,2500年前,古越人逃避戰亂的安全智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