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門回族婚俗(馬永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門回族婚俗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龍門回族婚俗》中國當代作家馬永歡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龍門回族婚俗

關於一個地區的民風民俗,我到了五十三歲,才感覺其重要性,以往生命歷程中對一些民風民俗的認識,只是碎片化的,並不系統,不利於對其深入探究。2016年1月29日,我妻子的侄兒子張志廉結婚,給了我一個記載、探究龍門回族婚俗的機會。

結婚不僅是一對新人最重要的幸福時刻,而且是雙方父母人生歷程中最幸福的時光,也是一個村寨的一件大喜事,因此時間並不是一天,而是五天,用五天時間來完成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婚俗。

侄兒子家在永平縣龍門鄉關映村裡的一個小自然村里,這個小村叫卜馬墳村。距離縣城十多公里,距離龍門鄉政府幾公里,屬於半山半壩地區。

27日早上就開始忙起。這一時節,正是油菜花盛開之時,油菜花盛開意味着春天即將來臨。九點多鐘,我和妻子、兒子、侄兒子的媽,從縣城出發,自家的微型車奔馳在彎彎曲曲的水泥路上。車裡裝着縣城農貿市場買的許多東西,比如疏菜、糖果。縣城到龍門鄉的鄉村公路,原來是一條滇緬公路,而這條滇緬公路的初建時期,是抗日戰爭時期,也就是說為了抗日,才修了這條公路,所以這條公路具有歷史意義。我們仿佛走在歷史的隧道中。

我們到了侄兒子家,一個小院落充滿繁忙的氣息。村裡的幾個男人和大舅爺二舅爺小舅子已經把兩頭牛、兩隻羊宰了,正清洗雜碎。牛羊是我岳父宰的,他是阿訇,今年九十歲,是這個回族村最老的阿訇。幾個婦女忙着擇菜。一夥小孩正看電視。

我們的第一要務就是吃飯。吃了飯,遠方的客人來了,她們是侄兒子阿公家,也就是龍街鄉田新回族村的親戚。經我的觀察,她們的確是做菜的民間高手。侄兒的大舅母,正用一把鐵鈎翻煮着大塊牛肉。牛肉用一個大鐵鍋煮,鐵鍋下的火塘用半截汽油桶做成,有一道鐵門,叫火門,我的妻子邊打着雨傘邊用木柴湊火。鍋下是紅紅火火,鍋上卻是水蒸氣徐徐上升,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

高山應該還下雪吧,雪雨紛飛,寒潮襲來,寒冷的要命,我和一個老人、一個中學生,幾個小孩,圍着火塘烤火。不過,大雨低檔不住婚禮的準備工作。我好奇地問表姐:「還放干辣椒的?」五十多歲的她說:「先放清油,然後把干辣椒、白糖、花椒、草果放上……

把鍋蓋蓋上,燜起。燜得差不多,拿蓋,用鐵鈎翻一翻,再燜,直到水汽干。」鹽巴是在牛肉放入鍋前就放上了,這我清楚。這鍋里的大塊牛肉,就是牛肉涼片的原材料。牛肉鹵熟後,冷卻,切成厚薄一致,大小一樣的牛肉涼片。如果牛肉不是大塊,不好切。在婚宴中,牛肉涼片,一人兩片,不多不少,平等,這是祖輩就傳下來的民俗。平等,是回族不離不棄的一種聖潔理念。

有回族婦女炸魚。魚,象徵年年有餘,一桌一條,一樣大。

有一夥女人削洋芋,一邊削一邊聊天,快快樂樂。我的妻子叫我給她們照相。我仿佛是一個鄉村記者,在勞動的氣氛中,留下美麗的勞動影像。洋芋是做紅燒牛肉用,土豆加牛肉是一碗好菜,是過去我兒時的夢想,如今是婚宴上一道傳統佳肴。

兩個老年回族婦女在煎乳扇,我把相機的鏡頭對準她倆,一邊拍攝一邊採訪。一塊嶄新的乾淨的案板上,擺放着一片乳扇,一把不鏽鋼的菜刀,一個老人手裡拿着一根細竹片,仔細地「丈量」着乳扇。在丈量的「地方」掐一下,打個記號,然後,拿起快刀,準確地切斷乳扇。切面,乾淨、整齊。然後把切好的乳扇放在一把竹篩上。這一切,我第一次目睹,感覺好神奇。她仿佛在表演,表演回族傳統乳扇美食加工的精妙。我問:「這樣的切法,什麼意思?」她說:「切好的每一片大小是一樣的,要平等。」哦,平等理念寄托在小小的乳扇里。另外一個老人在煎乳扇,一心一意地用竹筷莢起一片乳扇放入油鍋,乳扇膨脹、起泡,她右手拿着一雙竹筷,左手拿一支竹筷,同時作用於乳扇,讓乳扇變形,變成捲筒形狀,金黃色的乳扇在流淌的時光中漸漸形成。我說:「我在家裡煎鍋幾次乳扇,就是不泡,為什麼?」她說:「煎乳扇,油要多放,煎的乳扇就泡了。煎完,把熟油放在一個盆里,用作炒菜。」我繼續問:「溫度如何把握?」她說:「如果溫度過高,一放乳扇,就煳了。如果溫度太低,乳扇不會泡,也不熟。」我想,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火候。後來就這個事情我又詢問了一個大理的回族同胞,她說:「泡不泡是乳扇的濕度問題,乳扇不會摻麵粉的。」我問:「乳扇,分為清真乳扇與非清真乳扇嗎?」她告訴我:「煎乳扇前,要洗大小淨的,而且煎乳扇時,要念泰斯米的……」我明白了,通過這一賦予,乳扇就是清真乳扇,具有伊斯蘭文化的特定內涵。

第二天是晴天,山巔白雪皚皚,是定親的日子。清晨,我一家三口從縣城驅車到卜馬墳村。

我的侄兒是「給人」,也就是「做人家的兒子」,俗話說倒插門。中午,官莊回族村定親的人來了,他們肩扛大米,手抬一箱箱定親禮物,紙箱上印着紅字「家有喜事」,底色是紅色。特別惹眼的是有一個小伙子抱着一隻大獻雞(已經閹割的公雞),其他人也都拎着禮物有序地走進大門,喜笑顏開。我方的親戚,微笑迎候,一一接過定親禮物。他們都頭戴圓帽,其中有阿訇,一進門,與我方的阿訇、親戚握手,互道賽倆目。

在庭院,四方桌擺滿,定親的隊伍圍桌而坐,八人一桌。這樣的布局,歷史悠久,我兒時就銘記。每一桌,上一大盤喜果,有糖果,有花生,有南瓜子,有葵花籽。這一擺設,有其意義,不僅呈現主人家熱情待客的誠心誠意,而且讓來客嘴不要閒着,邊吃邊聊着,吃了糖果,不僅嘴甜,心亦甜,交流的情感也是甜蜜蜜的,這叫「做親愛親」。這一民俗文化從古至今沿襲,溫暖了在場的鄉親父老,接上了鄉村的地氣。上茶,兩道苦茶,兩道糖茶,寓意生活先苦後甜。認親,新娘認親,認新郞家至親的上輩,我作為新郞的二姑爹,也在其中,我準備了一百元作為回禮。認親時,在庭院擺放了兩張四方木桌,並相連,被認親的圍桌而坐,準備好禮金。認親要三個人,新娘,端着一盆糖果;一人登記,拿筆,拿紅色禮薄,記禮金;一人收禮金。從老人開始,收禮金的婦女說,這個叫阿公,新娘就叫阿公,他老人家笑着把禮金遞給收禮金的婦女,記禮金的婦女記下禮金,新娘抓一大把糖果(喜果)給她叫的阿公手裡,收禮金人還把一袋茶兩塊紅糖送給他老人,這叫拿手,也叫定親。永平回族說媳婦(做兒子)的程序有:第一遞糖,第二拿手,第三結婚。

接下來就是吃飯,正席,十碗,用最好的菜招待來定親的親戚,其他人不得享受,只吃幫忙飯,簡單些,家常便飯。十碗主要是牛肉涼片、雞肉涼片、羊肉涼片、紅燒牛肉、炸魚肉、羊雜碎、油炸豆腐木耳、乳扇、涼米線、茨菇。往昔,只是八碗,稱為八大碗。八大碗宴席,曾經是家家戶戶辦喜事必須遵循的一種特別的民俗,而現在,物質生活蒸蒸日上,辦喜事是一家人的大喜事,所以加了兩個菜,由原來的八大碗變成十大碗。加一小盆羊肉湯或雞肉湯,還有茶水一杯,還有一大盆白米飯。這就是卜馬墳回族村的定親宴。回族的宴席叫茶飯,一邊吃飯一邊喝茶。這是優良傳統,生生不息。端碗吃飯,從年長的阿訇開始,老人端起,其他人跟着端起,老人吃,其他人跟着吃。這是一種規矩,這是一種禮節,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打包習俗,在這裡呈現。吃完飯,年長的把牛肉涼片、雞肉涼片、羊肉涼片分給大家,一人一份,用小塑料食品袋裝好。這打包習俗,傳承久遠,一直沿襲,仿佛一條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在回民心中流淌,滋潤,沉澱,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

第三天是結婚。侄兒子家待客是早上,鄉村都是這樣,不像城市,依然保持傳統;下午是「新娘」家待客。新房的大門是新建的水泥鋼筋磚混結構,鐵大門,門上有一幅瓷磚砌成的阿文橫匾,沒有紅色對聯,只有一串紫色氣球,裝飾着大門,大門右邊的牆體上貼着一個紅彤彤的雙「喜」字。

跨入大門的客人,絡繹不絕,客人紛紛來祝賀。庭院,熙熙攘攘,熱熱鬧鬧,春意盎然,喜氣洋洋。我聽說,這個村,無論哪一家辦喜事,都不請客,都不發請柬,只請幫忙人,做客的客人,都是不請自到。我莫名其妙,但經過深思,這一民俗,是獨特的,是最樸素的,是一種別樣的村規民約,體現着自覺的鄉情。

今天的「老總」是一個中年人。在他的指揮下,婚宴有序進行。幫忙的人忙綠着,有抬菜的,有端飯的,有添湯的,有倒茶水的,有收碗筷的,有抹桌子的,有洗碗的,有掛禮的(記錄禮金的),等等。婚宴還是十大碗,和昨天的菜樣差不多。掛禮處,一張桌子,兩個人,一人收禮,一人記帳。據我了解,禮金最低一百元,這就是一個鄉村送禮的底線。侄兒的父母在大門前,笑眯眯的接待客人。一個小男孩與幾個姑娘洗碗。一個大盆,放上熱水,倒入洗潔精,油水再大,一洗就乾乾淨淨。我說:「這個小男孩,表現不錯,我照個相,留個影。」這麼一表揚,小男孩更是洗得認真,高興。姑娘笑個不停。一個小學生提着一袋喜果,我說:「我看你擺放喜果很積極,我要給照張相,你看好,有空桌的,你去擺放喜果,我照。」他明亮的雙眼在不斷掃描熱鬧的婚宴,有一張木桌桌面空着,而圍坐了八個人,他走近,輕輕地把喜果一放,我抓拍,多美的一張影像啊。一些年輕男女在零時的新房裡,聊天,打鬧,玩氣球,氣氛相當熱烈,這時,是他們相聚最美的時光。大理的客人也到了,為了一份真誠的祝賀!

早上的婚宴結束,新娘現身,新娘打扮得非常漂亮。是的,作為一個女人,最幸福的時光是什麼時候?就是結婚之日。新娘的打扮是回族打扮,蓋頭、長裙、胸前一朵鮮艷的小花,令人矚目。兩個女童,宛如金童玉女,也是回族的打扮,一紅一粉,兩種色彩,用小手輕輕地提着新娘背後的長裙。兩個伴娘,着淺紫色衣裙,陪襯新娘,讓新娘更加靚麗。她們拾級而上,此時新房的鐵門已經關閉,期待新娘叫門。這是迎親之旅的開啟。鐵門貼着一個「囍」字,玻璃窗大大的,卻關閉,但窗簾露出一角,裡面的一個小伙子笑着看着窗外。送親的與迎親的大人正忙碌着,把堂屋的「嫁妝」一一擺放到庭院的桌子上。叫門的人越來越多,湊熱鬧的也越來越多,猶如春潮,在春風中,潮漲潮落。不管怎麼叫門,鐵門就是不開啟。庭院,一個回族婦女給迎親的小孩發紅包,人人都有,眾多的小孩高高興興。嫁妝已經全部安排好,馬上就要出發,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庭院滿滿的人群,目光都投向那道鐵門。只待新郞開門。

鐵門,終於開啟!新娘在前,兩個女童陪伴着,其後,還有一個回族婦女舉着一把紅傘,遮蓋新娘頭上的一片天。新郎在後,在人群擁擠中緩緩而下石階。此時,每一步都是十分珍貴的,都是十分喜悅的,因此,不能快,慢慢走,猶如春水,慢慢流淌,慢慢浸潤人生每一秒的幸福時光。新娘步入石階時,乖巧的女童用手輕輕托起新娘的長裙。這一景象,仿佛是在拍電影,非常美妙,令人動容。托起長裙,目的在於不要讓漂亮的長裙一塵不染。因為,今天的新娘是一塵不染的,最美的,美如天仙。新郎新娘要走到廚房前,與新郎的父母告別,這是「出征」前的最後程序,也是最深厚的感情的告別儀式。新郎新娘說:「爸爸媽媽,我倆走了!」此時此刻的「爸爸媽媽」的心情,雖然只是瞬間,但熱淚盈眶。養兒不易,今天把一個兒子給人家了,因此,「爸爸媽媽」的喜悅與不忍的心情,是難以言說,難以表達的,只好點頭而已。表示你倆走好,好好過日子吧,白頭到老,常回家看看。大家說,「你們站好,我們拍照。」現在的年輕人,都會用手機拍照,並珍惜朋友結婚的最美時光,通過拍照,在微信上發布最美的信息。我也趕緊擠進人群,抓拍。

新郎新娘在人群簇擁下,一步一步走出熱鬧的庭院。大門外是下坡路,水泥路,還有霜的痕跡。山巔下雪,門前下霜,有些潮濕。這路,猶如黃土高坡,出門就下坡,回家就上坡。此時,新娘拉着新郎的手,怕打滑。這一動作具有一定的寓意,從此,新郎就是新娘的依靠,新郎仿佛是新娘人生路上的一座大山。

走在田地邊的小路上,一群小伙子攔着新郎新娘,叫新郎背起新娘。新郎只好背起新娘走。前面有人拍攝,後面有人看,路上高高的擋牆上還匍匐着看的小孩,人人都是笑逐顏開。這一鄉村的景致,是獨特的,也是最美的。新郎被新娘,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傳下來的婚俗,要傳承,要在新時代中演繹,演繹出最美的畫卷。

新郎背起新娘突破夥伴們製造的「重重障礙」,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奔跑,伴郎背起伴娘也跟着跑。一個小伙子,手上拿着一根長長的細柳條,一邊跑一邊「揚鞭」,柳鞭落在新郎、伴郎的小腿上,響聲隨風而起,在田野上空迴蕩。新郎背着新娘,兩個伴郎背着伴娘,在圍追堵截中,忍受着鞭笞,露出幸福的微笑。這些年輕人以這樣的方式鬧婚,我第一次目睹,思緒萬千。這些玩耍的回族青年,在青澀的年華中不自覺地想起這一招,也許緣於源遠流長的文化基因。永平的回族源自北方草原馬背上的民族,元初,忽必烈大軍南下滇西之徵,開疆拓土,把回族的種子播撒在永平的疆土之上。經幾百年的演繹,文化的基因依然,趕馬人的光與影,策馬揚鞭的精神形態,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村寨里,在新春時光中,意想不到的詩意的呈現。

馬向一阿訇、馬景鋒老師和我,在大路上等待,準備拍攝婚車,我們三個猶如導演。婚車是一輛白色小轎車,車被鮮花裝飾得絢麗多姿。鮮花中,還有一對小洋人,天真活潑。我安排新郎新娘站立於車頭的側面,這樣的留影,是漂亮的,也是時尚的,緣於永平正處於家家戶戶風行小轎車時代。這是一個新時代的特徵,在這樣的背景中合影,具有重要的生活意義。在這裡,兩對伴郎伴娘與新郎新娘也留下燦爛而美麗的影像。

卜馬墳村到官莊村只有五六公里,但道路都是鄉村公路,繞來繞去。這樣也好,讓激動人心的美好時光慢慢流淌。車隊有序啟動,我們三人坐在指揮車上,一路拍攝,一路留下難忘的精彩記憶。

車隊在彎彎的道路上暫停,因為路兩邊是油菜花田,花香隨風而盪,花海隨風而舞。在這裡拍攝,讓人心潮澎湃,也讓鄉村的結婚儀式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大自然之子,熱愛大自然,是天經地義,也是人生最美的追尋。車隊經過大麥地村莊,有許多村民在路邊看熱鬧,看路上移動的綻放的花朵。車隊在油菜花花海中緩緩行駛,車到官莊龍潭箐旅遊景點,這風景點最迷人。於是,我們叫新郎新娘下車,走到路下的油菜花田邊,大家紛紛拍攝,讓喜慶的日子浸透濃郁的花香,讓新郎新娘成為花海中的花朵。

車隊緩緩經過龍潭箐,抵達官莊回族村。新郎新娘,送親的隊伍,有序進村,進家。新郎新娘進洞房,喝喜茶。這時,沒有放鞭炮,因為回族不放鞭炮,這是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民俗。但歡天喜地的熱鬧氣息,不僅充盈着大門內外,而且繚繞整個村莊。

這時是下午兩點,客人分為兩類,一類去清真寺禮拜,另外一類在庭院圍桌而坐,準備享受婚宴。一個回族老人站在正房石階上,手舉大喇叭,親切的講話:「我們不待香煙,不抽香煙,希望抽煙的客人理解。我們的婚宴只能是八大碗,這一習俗是先輩傳下來的,我們要嚴格遵循。」我聽後感動不已。這美麗的鄉村,堅持不懈地傳承回族八大碗的民俗文化,令人心生敬畏。

喜果一大盤,兩杯苦茶,兩杯糖茶……在燦爛的陽光下,客人邊吃邊聊天,農家小院,其樂無窮。

春風蕩漾,花海如畫,青山綠水,婚俗飄香。我的思緒沉浸在古老的龍門回族婚俗中,久久回味。 [1]

作者簡介

馬永娟,筆名娟子。文學創作二級,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蘇作家協會、散文學會會員,連雲港散文學會副會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