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馬溪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馬溪組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 龍馬溪組

外文名: Longmaxi Formation

原 稱: 龍馬溪頁岩

地理位置: 華中和川、鄂、貴、湘等省

厚 度: 488米

龍馬溪組原稱「龍馬溪頁岩」,後曾稱「龍馬溪群」。原代表下志留統,後經厘定和限制,認為應屬下志留統下部。最初命名地點在湖北秭歸縣新灘龍馬溪,故名。[1]

龍馬溪組簡介

該組下部為黑色筆石頁岩,上部為藍灰色、黃綠色泥質或粉砂質頁岩,含少量筆石(如雕刻雕筆石帶、賽氏單筆石帶的筆石群),與下伏五峰組觀音橋段呈整合接觸。本組厚400—1300米。

特徵

層型:選層型湖北秭歸縣新灘龍馬溪村邊剖面,湖北地礦局三峽地層研究組,1978,峽東地區震旦紀—二疊紀地層古生物。

特徵:整合於寶塔組之上、新灘組之下,富含筆石的黑色頁岩碳質頁岩、硅質岩、碳質硅質頁岩,夾泥灰岩凸鏡體(觀音橋層)。富含腕足類、三葉蟲、筆石化石。

分布:鄂、湘、滇、黔、川、陝。

地層名稱:龍馬溪組

地層名稱(英文):Longmaxi Fm

地層單位編碼:06-42-0157

地層地質年代:S1—s

參考來源

泉港龍馬溪整治

2017年5月3日發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