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龕岩摩崖石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龕岩摩崖石刻位於中國廣東省羅定市苹塘鎮談禮村榃陽龍龕岩洞室內的石壁上,是廣東現存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1],1985年5月被列為羅定縣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龕岩是一個石灰岩峰林邊緣的一座孤峰下面的溶洞。唐武德四年(621年),永寧縣令陳普光在龍龕石室辟立道場。冠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將軍上柱國穎川郡開國公陳集原撰寫道場銘並序,武周聖歷二年(699年)鐫刻在洞內岩壁上,距地表3米,寬113至115厘米,高76至80厘米,全文1238字,分41行,每行20餘至30餘字不等,楷書,除二、三字剝蝕外,余皆可辨。銘序中使用了十一個武則天新創文字,此外還大量使用了六朝碑版俗字,對文字學研究有重要價值。

基本概況

龍龕岩摩崖石刻位於廣東省羅定市苹塘鎮談禮村龍龕岩洞室內的石壁上。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元),永寧縣令陳普光在龍龕石室辟立道場,於龕之北壁造當陽像,左右兩廂繪畫飛仙、寶塔、羅漢、聖僧,上元年間,普光之子叔瓊重修道場,在龕中當陽造連地尊像一軀,其後普光之了,善勞縣令陳叔珪以及陳叔瑋、陳叔(亥)在道場之南造釋迦尊像一座,道場修建完成後,請當地酋長、冠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將軍上柱國潁川郡開國公陳集原撰寫道場銘並序,武周聖歷二年(699年)鐫刻於「龕座」中央位置的右(西)壁靠洞頂處,距地表高3米,銘文刻於凹凸不平的岩壁上,寬113至115厘米,高76—80厘米,全文1238字,分41行,每行字20餘至30餘字不等,楷書,每字約為方寸大小,除二、三字剝蝕外,余皆可辨,筆法遒麗,鐫刻技藝精湛嫻熟。石室內還有明清以來的訪碑石刻多題,可辨認的訪碑墨書題記100多處。

歷史特色

《龍龕道場銘並序》是廣東現存年代早的摩崖石刻,也是嶺南最早的有絕對年代的石刻,並且是廣東現存文字最多的一塊古碑,書法近歐體,帶北碑風格又揉合南方行楷帖體韻味,它還是廣東絕無僅有的一處唐武周年間刻石,銘序中使用了十五個武則天新創文字[2]。其中一字全國僅見,可以作為武周新字行用的斷代依據。此外還大量使用了六朝碑版俗字,歷來是文學研究的一個珍貴史料。1985年5月20日公布為羅定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6月29日公布為第三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重新核定公布。2013年升級為國家級文明保護單位,

龍龕岩摩崖石刻據傳有老龍蛻骨岩中,故名龍龕。唐武德四年(621),永縣令陳普光在洞中辟立道場,「於龕北壁畫當陽像,左右兩廂飛仙、寶塔、羅漢聖僧」,「洪鐘一扣,響徹三十三天;石磬再鳴,還聞十八地獄,虹蟠外颺,彩影亂於雲霓;香煙內騰,素通於迥(漢字左「山」右「就」)」,名著嶺南。岩內有唐及清代石刻9題,其中唐代1題、清代8題。最著名的為唐刻《龍龕道場銘並序》,其餘為訪碑而題刻。《龍龕道場銘並序》刻在西壁靠洞頂處,鐫於聖歷二年(699),楷書陰刻,高0.8米,寬1.1米,1238字,分41行,每行字數從20餘字到30餘字不等。字方寸大小,帶古樸而富有豪氣的北碑風格,間有逸氣的行體。 鐫刻技技藝精湛嫻熟。無書者和鐫刻人姓名。石刻至今除三兩個字漫漶不清外,余皆可辨認,內有武則天創製新字10多個,六朝碑版別字百多個。內容敘述龍龕道場演變情況。該刻以年代早、刻字多、保存好而稱著於世,歷來為金石家所重視,譽為嶺南第一唐刻。清代西江名士彭泰來已有「嶺南唐刻在世,屈指最古龍龕銘」的詩句。清代以來對其進行著錄和考析的學者甚眾,對其價值也有精闢評價。清代羅定學者黃權稱其為「粵之至寶」,又謂「將軍能文,無一字一句不無來歷」。清代金石家歐家廉謂之「實粵中第一古碑」。葉恭綽先生贊其文章之佳「為嶺南諸碑之冠」。旅港學者吳天任先生譽其「文章優美,駢詞工麗,和唐太宗撰《三藏聖教序》風格略同」,並指其「字體有隋《龍藏寺碑》及唐歐陽詢虞世南書體的風格」,「由此也可證當時嶺南文化已經非常進步了」。

《龍龕道場銘並序》石刻的研究價值,涉及隋唐史、宗教史、文學史以及盛唐時期羅定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民俗和地方志諸多方面。岩中還有馮龍官儀克中何仁鏡何惠祁陳士彬灣溪菊主人等歷代名人雅士訪碑時的石刻題記、題詠。

視頻

龍龕岩摩崖石刻 相關視頻

龍龕岩摩崖石刻
十大名片羅定石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