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9毫米口徑北約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12.7×99毫米口徑北約彈(英語:12.7×99mm NATO cartridge),又稱.50口徑勃朗寧機槍彈(英語:.50 Browning Machine Gun,簡稱.50 BMG),是1910年代後期特別為1921年生產的勃朗寧M2重機槍發展出來的彈藥,是由.30-06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子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1921年正式服役。.50 BMG彈種繁多,包含全金屬被甲彈、曳光彈、穿甲彈、燃燒彈等。使用於機槍時須用金屬彈鏈。
.50 BMG用於長射程反器材步槍,.50口徑機槍以及小部分的超大威力手槍。有人說2002年加拿大陸軍士官Rob Furlong於阿富汗使用TAC-50 .50BMG狙擊步槍擊斃 2,430 米(7972 英尺/1.509 英哩)外的一名基地組織份子創下長程狙擊的世界紀錄。(已於2009年11月由不列顛陸軍騎兵隊下士Craig Harrison以2,475米(8120英尺)超越)
前世界紀錄於1967年美國海軍陸戰隊狙擊手Carlos Hathcock距離是2090米(2286碼)。Hathcock使用的是M2勃朗寧機槍配備望遠瞄準鏡。(現在是第3名)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已經正在展開EXACTO計劃,以.50口徑的狙擊用子彈,於子彈內加入微處理器和轉向葉片,使子彈可以在飛行過程中修正軌跡[1]。
研發歷史
.50 BMG是於一次大戰期間,約翰·勃朗寧因應美國軍方的要求而設計的防空用彈藥,由.30-06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彈為基礎加碼放大而來。搭配的M2勃朗寧機槍也是同時由勃朗寧M1919中型機槍改進設計的。
M2勃朗寧機槍曾大量使用於航空機槍,特別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目前地面部隊仍舊大量使用於車載或是固定於陣地內。
彈道表現
.30-06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彈的槍口動能在2,000至3,000英尺·英磅(2,700至4,100焦耳)之間,.50 BMG子彈則在10,000至13,000英尺·英磅(14,000至18,000焦耳)之間,彈道表現良好,大質量的戰鬥部也使得側風飄移大幅降低。
.50 BMG的對手,俄制DShK重機槍、NSV重機槍使用的12.7×108mm子彈[2]的彈道表現與 .50 BMG類似,不過KPV重機槍使用的14.5毫米子彈則優於 .50 BMG甚多。
對空/反車輛機槍勃朗寧M2HB在發射.50(12.7mm)口徑的穿甲彈時,能在91米的距離外完全擊穿22.2毫米的裝甲,在500米的距離外完全擊穿19毫米的裝甲。
視頻
12.7×99毫米口徑北約彈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子彈口徑是怎麼來的,北約口徑與華約口徑怎麼分辨 ,新浪,2020-07-31
- ↑ 武器專欄彈藥篇:12.7*108mm ,嗶哩嗶哩,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