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31歲女模特突然患腸癌,大便出現這些異常要當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直腸腺癌細胞 原圖鏈結

「平時經常鍛煉沒生過什麼病,從小到大都很少去醫院,為什麼得了癌症呢?」31歲的女平面模特確診腸癌後困惑不已。雖然最近兩個月她經常感到肚子隱隱作痛,大便次數比以前也有增加,還混有暗紅色的血液。但通過上網搜索,她給自己診斷為「痔瘡」,買了痔瘡膏。可是用了半個月,症狀並沒有減輕,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是直腸腺癌,大腸癌中常見的一種癌症。

其實,大便的異常是在預警身體發生了變化,可惜患者一直忽視了身體這一「求救信號」,險些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那麼,如何判斷大便異常?大便異常一般是由哪些疾病導致?我們又該如何促進健康排便?[1]

大便出現這些異常要當心

1、黑便

如果出現了黑便,即通常所說的柏油樣便,是比較明顯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狀。上消化道出血以後,血液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較長,紅細胞會被破壞,血紅蛋白在腸道內和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糞便就會呈現黑色了。同時,還會伴有上腹部疼痛,或者會有嘔吐、出血等症狀。誘發的因素主要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糜爛性胃炎、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此外,如果有一些女性因貧血服用鐵劑,大便也會變黑。

2、便血

便血時,要觀察是鮮血還是暗紅色血。如果是鮮血,還要分為痛和不痛兩種情況考慮。

如果排便時出鮮血且很痛,則可能是肛裂,比較乾的大便劃破肛門口所致。而便血卻不痛的情況則有好幾種:

(1)痔瘡。便血的顏色會比較鮮艷,早期是滴血,嚴重時會成噴射狀,出血量大,甚至到貧血的地步。誘發因素主要有便秘、上廁所時間過長、人體過於疲勞、受辛辣刺激食物影響。[2]

(2)結直腸息肉。離肛門口比較近的直腸息肉出血大多數是鮮血,離肛門口較遠的結腸息肉出的血,會呈現暗紅色。

(3)直腸炎和潰瘍性的結腸炎也會導致便血,一般為濃血便或者赤白相間的粘液濃血便,同時會伴有腹痛或者肛門下墜的症狀。誘發因素主要為飲食不節、作息不規律、遺傳、感染病菌等。[3]

(4)最危險的一類情況是大腸癌,包括直腸癌和結腸癌。80%的直腸癌都有便血的症狀,一般是不痛的。如果腫瘤離肛門口比較近,則是鮮血,遠一點的可能是暗紅色的血。該病早期只有便血的症狀,很容易和痔瘡相混淆,到中期會出現持續性的粘液血便和糞便混合在一起、便意頻頻的現象,到後期還會發展成貧血。因為腸內有異物,所以還會伴隨大便變細、有稜角、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

身體出現這些信號需警惕

正常的大便是黃褐色,沒有腥臭味道,形狀為香蕉狀。每天排便1~2次,通暢為宜。根據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每周排便不少於3次都屬於正常範圍。因此,如果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大便的形狀、性質改變(比如摻雜粘液血便),腹部出現固定部位的疼痛、甚至可以摸到包塊時,就一定要警惕了。因為早期的腸癌是沒有症狀的,如果發生了大便被梗阻變形的情況,往往已經太晚了。所以,定期的檢查身體是非常有必要的。

直腸腺癌一般早期是不痛的,晚期如果浸潤到肛管部分,可能會引起局部的疼痛或者肛門失禁。侵犯到周圍的組織可引起疼痛、膀胱炎、陰道炎、膀胱直腸瘺、尿道直腸瘺等疾病。直腸癌最容易引起肝轉移,導致肝臟的腫大、黃疸、腹水等,出現肝功能受損的症狀。全身症狀可有消瘦、貧血等惡液質現象,有時還可出現下消化道大出血及穿孔後引起瀰漫性腹膜炎等症狀。

健康排便學會這四步

送給大家一句口訣:「撿(檢)起滾動的綠(律)寶石(食),收穫健康的金鑰匙」。

其中「檢」就是定期的體檢。對於排便的異常情況要時刻警惕,定期排查。檢查手段包括指檢、大便隱血檢查、腸鏡檢查、腫瘤指標檢查、基因篩查等等。腸癌不可怕,關鍵在於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對於有不良生活習慣、腸道症狀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來說,定期腸鏡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動」是指適量的運動,比如快走、散步、游泳、瑜伽、跳繩、騎自行車等。運動可以幫助促進腸道蠕動、新陳代謝、健康排便。

「律」指規律的生活,三餐規律、作息規律、注意心理調節、不要讓自己太疲勞。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可以幫助我們健康排便。

「食」是合理膳食,少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每天需要喝6~8杯水。我們國家建議每天攝入的膳食纖維不少於25克,粗糧、水果、蔬菜、豆類、穀類等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適當食用。此外,在排除器質性病變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服用腸道益生菌的方式來調節腸道菌群的健康,促進健康排便。

視頻

參考文獻

  1. https://www.kepuchina.cn/health/disease/202007/t20200713_1644992.shtml 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2. 受訪專家:華東療養院外科主治醫師、 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腸子」久安》雜誌主編周璐
  3. 本文由東方醫院災難醫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