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APE tag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PE tag

圖片來自beaglebuddy

APE tag是一種用來描述數字音樂檔案元數據標籤。起初是為了讓Monkey's Audio使用而開發,不過目前已經有MusepackWavPackOptimFROG,以及TAK等其他音樂檔案格式使用。[1]

版本

APEv1

APEv1 tag是為了Monkey's Audio(文件擴展名:.ape)而開發的,因此得名。當添加到MP3格式的文件時,會放在文件的末尾,從而不影響MP3文件本身的內容。以ASCII編碼。

APEv2

Musepack的開發者 Frank Klemm 將APE tag擴充,允許其添加到文件的頭部,更增加了Unicode的支持。由於其簡單易用又靈活,WavPackOptimFROG等格式很快將其採納為默認的元數據存儲方式。Monkey's Audio從v3.99起正式從APEv1 tag切換到APE v2 tag。MP3也支持APEv2格式標籤。

該格式也得到了眾多音樂播放器,如Winampfoobar2000的支持。

特性

與MP3中常用的ID3相比,APE tag的結構更接近Vorbis注釋。 在APEv2 tag中,以UTF-8編碼來儲存值,而以ASCII儲存鍵的名稱。並且允許自由的欄位名稱。在儲存值的部分,提供了三種不同的種類的旗標(flag): "text"、"binary",與"external"。一個欄位可儲存多筆資訊(以null字元來分隔)。

與其他標籤格式比較

ID3v2

  • 標準中無明確的編碼限制
  • 嚴格的鍵/值(key/value)對應

Vorbis comment

  • UTF-8編碼
  • 允許自由的欄位名稱
  • 一個欄位只能儲存一筆資訊(例如:如果有兩個作者,就必須使用兩個artist欄位)

參考文獻

  1. APE tag,beaglebu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