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e plicatilis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Aloe plicatilis一種有趣的多汁灌木,莖呈灰色,莖末端呈扇狀簇排列,葉簇排列扁平,12 英寸長,稍上彎,藍灰色圓尖葉。老植物通常高3 -6 英尺,但其他植物高據報道,在栽培中,這種植物高8 英尺,寬6 英尺,來自南非西開普山脈冬季降雨量高的地區的野生植物據說高達15 英尺。每個葉簇都有一個直立的12 至20 英寸高無分枝的花序,在冬末到早春期間,有開放的頂生管狀橙紅色花朵。在陽光下種植,但在內陸地區遠離最熱的午後陽光,夏季偶爾澆水。
[1]
植物簡介
學名 | Aloe plicatilis |
---|---|
中文名 | 無 |
- 分類: 多肉植物
- 科別:蘆薈科(現為蘆薈科)
- 產地:南非
- 長青:是的
- 花色: 紅色
- 開花時間:冬季/春季
- 同義字: [Kumara disticha]
- 高度:4-8英尺
- 寬度:4-6英尺
- 曝光:全日照
- 夏季乾燥:是
- 耐鹿:是
- 灌溉(H2O 資訊):需水量低
- 冬季硬度:20-25°F
- Aloe plicatilis耐寒至約23 華氏度。老葉子乾淨地掉落下來,露出迷人光滑的樹幹。如果生長在降雨不足的地方,則需要冬季和春季灌溉。這種蘆薈來自西開普省的冬季降雨,在那裡可以發現它生長在井中陡峭的岩石斜坡上。-通常呈酸性的排水土壤,與其他凡波斯植被(如杜鵑花和普羅蒂亞科植物)一起發現。這種植物於1695 年由Heinrich Bernhard Oldenland 描述,但第一個有效的拉丁名稱由Linnaeus 在1753 年應用於該植物,是Aloe disticha (var. plicatilis) 的變種,是Aloe maculata 的同義物種。為了糾正這一問題,菲利普·米勒(Philip Miller) 在1768 年使用林奈(Linnaeus) 的品種名稱為其特定植物重新命名- 該名稱源自拉丁語單詞「plicatilis」 ' 的意思是「可折疊」,指的是扇形玫瑰花結。在命名法上有一個有趣的變化,雜誌>i>Phytotaxa 76 (1): 7–14 (2013) 上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標題為「蘆薈的修訂通用分類」 (Xanthorrhoeaceae subfam. Asphodeloideae)」提出,這種植物實際上是從蘆薈屬中取出的,並命名為Kumara disticha,這個名字是德國植物學家Friedrich Kasimir Medikus 在1786 年用來描述它的。本文將所有樹蘆薈(Aloe barberae、A. dichotoma、A. eminens、A.pillansii、A. ramosissima 和A. tongaensis)歸入Aloidendron 屬,而雜性蘆薈(A. ciliaris、A. commixta、A. gracilis、A. juddii、A. striatula 和A. tenuior)被歸入Aloiampelos 屬。在這一名稱更改獲得更廣泛的認可之前,我們繼續以其原始名稱來稱呼這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