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BBC地平線拜拜冥王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BBC地平線拜拜冥王星導演: Nicola Cook,主演: 伊安·霍姆,類型: 紀錄片,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集數: 1,單集片長: 50分鐘。

迷你英劇對於豐富的文學名著及戲劇作品的改編[1]、理解和把握拿捏的恰到好處,貫徹原著精神內核的同時在創作中加入時代元素,注重藝術傳承和文化再創造,因其骨子裡的「小而美」成為國際艾美獎的寵兒[2]

劇情梗概

在今年8月的會議上,國際天文學聯盟(IAU)將做出一項決定,可能導致冥王星失去其行星地位。該組織將首次正式定義「行星」一詞,這在天文學界引起了很多爭論。似乎每個人都同意的只有一件事:太陽系中不再有九顆行星。去年1月,一顆潛在的第十顆行星(暫定名為2003 UB313)被發現,這一發現將問題推向了頂點。

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邁克·布朗教授和他的團隊已經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幾個大型天體,但是2003年的UB313是特別的,因為它比冥王星大。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是否要把這一新發現變成一顆行星。緊迫問題的共同發現者查德·特魯希略博士認為解決方案相當簡單。他告訴英國廣播公司的《地平線》節目:「邏輯上一致的做法是要麼讓2003年的UB313成為一顆行星,要麼讓冥王星成為一顆行星;要麼兩者都不是行星。」。但冥王星已經是一顆不同尋常的行星了。它主要由冰構成,甚至比地球的月球還要小。1992,夏威夷大學的Dave Jewitt教授和Jane Lu博士發現了一個新的海王星以外的天體,稱為Kuiver帶。一些人認為冥王星不應該再被視為行星,而是柯伊伯帶天體。正如傑維特教授所說:「我們總是說我們發現了一個正柯伊伯帶,一個負柯伊伯帶。當然,我們失去的是冥王星。」有許多天文學家同意戴夫·傑維特的觀點,他們會選擇一個八行星太陽系,而冥王星和2003年的UB313都不在其中;但許多天文學家正在為行星的更具體定義而爭論。

來自亞利桑那州洛厄爾天文台的柯伊伯帶研究員馬克·布伊博士提出了一個清晰的行星定義,他希望看到IAU採納。不同類別「我認為行星的定義應該儘可能簡單,所以我提出了兩個標準,」他說。「一是它不能大到足以燃燒自己的物質——這就是恆星所做的。在小的一端,我認為行星和非行星之間的邊界應該是,物體的重力比物體材料的強度大嗎?這是一種奇怪的說法,它是圓的嗎?」特魯希略認為冥王星和2003年UB313兩者都有,或者兩者都沒有。這個定義可能導致太陽系中有多達20顆行星,包括冥王星、2003年UB313和許多以前被歸類為衛星或小行星的天體。辯論的一個可能解決辦法是引入新的行星類別。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將是「岩石行星」。氣態巨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將是第二類。冥王星,2003 UB313,以及任何其他通過「圓度測試」的天體,將被重新歸類為第三類行星——也許是「冰矮星」。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到9月太陽系將不再有九顆行星。

視頻

BBC地平線拜拜冥王星 相關視頻

每秒14公里!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沖向冥王星
美國宇航局公布的冥王星的新地平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