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CD(英語:Compact Disc,縮寫:CD)又稱雷射唱片、激光唱片,是一種用以存儲數字數據的光學盤片,原被開發用作存儲數字音頻。CD在1982年面世[1],至今仍然是商業錄音的標準存儲設備。
在CD尚未發明之前,音響系統都是屬於模擬信號,音樂的來源大多是30公分直徑的密紋唱片、收音機以及錄音機等,CD發明之前沒有數字音響。
歷史沿革
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是把聲音記錄在一個滾筒上,經過很多人的不斷改進,發展為唱片,通過一個與唱片接觸的機械唱針探知唱片上的凹凸變化,並把這種振動變成聲音播放出來。唱片留聲機一度非常流行,形成那個時代的時尚,很暢銷。
但唱片需要使用與其有機械接觸的唱針來感知,時間長了,就會造成唱片的磨損,一般播放幾十次就會造成明顯劃痕,很難播放上百次,壽命比較短。與唱片接觸的唱針也容易磨損,一般壽命也就百小時左右,使用時間長了也需要更換。雖然後來有了電子放大,可以放大小的振動,通過減小唱針對唱片的壓力以減小磨損,但機械的接觸方式是本質弱點。後來發明了激光,使用弱的激光束打在唱片上,也能檢測出唱片上的凹凸變化,讀取上面記錄的聲音,
早期的激光讀取還是模擬式的,可以說只是機械讀取方式的改良而已,而此時數字電子技術發展很快,人們很快發現,記錄及讀取數字信號比使用模擬信號有很多優勢。比如,唱片落上灰塵或有劃痕,使用模擬讀取就無法還原記錄的聲音,而使用數字方式記錄,採用糾錯碼,在損壞不大嚴重的情況下就可以完全恢復,沒有任何影響。
1974年,由荷蘭的飛利浦公司與日本的Sony合作所發表的音樂光盤(Audio CD),亦稱為CD-DA(Compact Disc-Digital Audio)。
CD原本僅是為了家電、唱片市場所設計,並沒有想到CD將來可以用於電腦的用途。當時電腦的數據存儲還在5.25吋的磁片階段,包括3.5吋的磁盤亦尚未被發明。
國產山靈的CD機原圖鏈接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CD光盤原圖鏈接來自 互聯網 的圖片
CD塑料盒原圖鏈接來自 聰慧網 的圖片
又經過十多年的技術研究及相關技術的進步,包括數字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處理器的發展,當然也包括專用的可以記錄、複製及讀取數字信號的光盤技術的研究,陸續形成一系列標準,包括1985年制定的規定CD中存儲的數字文件格式的ISO9660標準[2]、1980年制定的存儲音頻聲音軌道的CD-DA光盤標準、1983年制定的CD-ROM數據光盤標準等,相關技術逐漸成熟。
自CD出現在音響市場之後,30公分直徑的模擬制式LP唱片就開始慢慢隱退。以後所有有關CD的同類產品,包括DVD與藍光光盤,均是由此派生的。
分類
常用的光盤主要分為CD-ROM、CD-R、CD-RW三類,其中CD-ROM是最常用最廉價的,盤片為白色,它是只讀的光盤,其中的內容是出廠時用模子批量壓製出來的,以後只能讀取而不能修改;CD-R是一次寫入的,剛出廠時是空的,沒有任何內容,可以使用刻錄機刻錄內容,刻錄後的部分就不能修改了,用於使用者大量內容的保存,這種盤片有綠、藍或金色,依據使用的材料顏色而不同;CD-RW是可以多次寫入的,但一般最多改寫千次左右,盤片為紫色,價格相對就較高了。
音頻CD
音頻CD(Audio-CD)包括一條或以上的立體聲音軌(Track),以16bit PCM編碼,採樣率為44.1kHz。標準CD的直徑為120毫米或80毫米,120毫米CD可存儲約80分鐘的音頻。80毫米的鐳射唱片,有時被用作發行單曲鐳射唱片(CD singles),則可存儲約20分鐘的聲音數據。
音樂CD採用「交叉交錯的里德-所羅門碼(CIRC)」與「八比十四調製(EFM編碼)」保證所刻內容的質量。
保養
無論日常使用還是在環境暴露的情況下,光盤都很容易受到損害。由於小坑更接近於碟片標籤的一面,所以在播放時,儘管在乾淨面上的缺口和污垢容易成為焦點而被當做數據錯誤地解析出來,但是劃痕可以用折射率相近的塑料填充或通過精心打磨而去除。相對地,當CD在標籤面受到刮擦時受到的損害實際更大。
視頻
CD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982年8月17日 (1982年6月28日) 世界上第一張鐳射唱片(CD)的誕生,歷史上的今天,2015-08-14
- ↑ CD-ROM的邏輯格式(ISO9660),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