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D大調第二交響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D大調第二交響曲》,作品36,是路德維希·范·貝多芬於1801年至1802年年間創作的四樂章交響曲。該作品作於逆境之中,卻有着充沛的力量和愉快的氣氛,被白遼士稱為有着「微笑」般的歡樂。該作品亦標誌着貝多芬逐漸進入其成熟的中期階段。其第三樂章更獨創性地使用了諧謔曲(而非傳統的小步舞曲)[1],這一做法後來成為了慣例。

創作歷程

該作品是貝多芬早期作品中較末的作品之一。早期的草稿可以追溯到1800年;但大部分創作於1802年夏秋。此時貝多芬待在海利根斯塔特。差不多也是在那個時間,貝多芬才知道自己的耳聾逐漸加重,而且不可逆轉。這對他打擊很大,他開始擔心起自己的社交和職業生涯。稍晚些他寫了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遺書》,甚至企圖自殺,但對音樂的追求使他接受了生活。該作品的力量和歡快的氣氛,可能是貝多芬在逆境中所尋求的一種慰藉。在該作品創作的時候,貝多芬的建樹遠不如舒伯特莫札特在同年齡時大。該作品之後,他漸漸轉向了一條「新的道路」(如同他對其學生車爾尼所說的那樣),並發展出了有着濃郁個人特色的風格。

題獻與首演

該作品題獻給李赫諾夫斯基親王(Prince Lichnowsky)。並於1803年4月5日在維也納維也納劇院(Theater an der Wien)首演,由貝多芬親自指揮。同時首演的還有其《第三鋼琴協奏曲》和清唱劇基督在橄欖山上[2]。當時的評論家對該作品表示讚許,但認為它過於怪異。之後於1804年在維也納出版。

評價與解讀

當時的評論家站在海頓和莫札特交響曲的標準上,稱該作品「值得注意的一部大作,有着罕見的深度、力度和藝術性」,技巧較高,篇幅長;但他們也注意到了有活力的諧謔曲和別出心裁的終曲,從而稱該作品比較「怪異」,還有較為極端的說法稱之為「奄奄一息的惡龍拒絕死亡的嚎叫」。該作品對樂器的運用確實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尤其是對管樂器的強調。

時至今日,該作品已有了很高的評價,如白遼士讚譽該交響曲「一切都高貴、有力、驕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作品創作於非常不順利的時刻,但還有着撫慰般的優美和喜劇般的幽默。因而卡米爾·貝萊格(Camille Bellaigne)將該作品稱為「英雄的謊言」。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則做了完全相反的事情,後者在生活幸福時卻創作出了最為悲劇、絕望的《第六交響曲》。

視頻

D大調第二交響曲 相關視頻

D大調第二交響曲 西貝柳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