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長速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GDP增長速度是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文化術語。
漢字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1]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像磁鐵般地吸引着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2]。
名詞解釋
GDP增長速度通常指GDP同比指數或環比指數減1,如GDP比上年增長的幅度或2季度比1季度增長的幅度。需要指出的是,不論是GDP指數還是GDP增長速度,如不特別指明,通常需使用不變價GDP進行計算。我國自開始核算GDP以來,共有1952年、1957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9個不變價基期,目前的基期是2015年。計算指數時要使用同一基期的不變價數據。計算公式為:
GDP增長速度(%)=報告期不變價GDP÷基期不變價GDP×100%—100%。
GDP增長速度相關指標解釋
增長速度:表示某一時期內某一指標增長程度的相對數。它是報告期增長量與基期水平之比,又稱增長率。增長速度指標反映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變動的情況與趨勢,應用比較廣泛。計算公式為:
增長速度=(指標報告期數值÷指標基期數值-1)×100%
不變價格:也叫固定價格,它是用某一時期同類產品的平均價格作為固定價格來計算各個時期的產品價值,目的是為了消除各時期價格變動的影響,保證前後時期之間可比性。比如在GDP核算中,2011年-2015年不變價格增加值使用2010年固定價格來計算。
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並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從何而來?每個漢字,都是倉頡造出來的嗎?,搜狐,2022-10-01
- ↑ 書寫橫豎撇捺,展示漢字之美,搜狐,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