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H7N9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H7N9英語: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7N9,記作A(H7N9)或H7N9)是一種甲型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一個亞型,因病毒在禽鳥類的死亡率低,經基因交換後轉移到人類上感染後成為病發期短、重症率與死亡率均相對於SARS略高而引發社會注意。

H7N9原本屬於低致病性感冒病毒,僅在禽間發現。2006年美國衛生部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公開了1988年發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火雞身上第一個病毒記錄。2013年3月下旬,人類感染甲型流感H7N9病毒與病例在上海開始陸續在中國長江三角洲一帶的城市被發現,這是該病毒全球首次感染人類[1],中國農業部獸醫師于康震表示:家禽鴿子中分離到的H7N9與患者分離出之病毒高度同源,該病毒經基因交換後仍能感染雞、鴿子等禽鳥,對家禽呈低致病力,感染後沒有顯著症狀或大規模患病與死亡,尚未發現豬感染該病毒(該病毒在活禽市場檢出率最高,在養禽場尚未檢出),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流感病毒研究中心主任田代正人表示,H7N9病毒相對於其他禽流感病毒(如H5N1)較難追查,病毒在禽鳥間傳播而不能被飼養者以至衛生部門及時發覺」

2013年4月,中國國家衛計委與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藍睿明均認為確診病例間未發現流行病學聯繫,目前疫情處於散發狀態,尚未發現人傳人,但至今病毒來源不明、傳播途徑不清,不排除通過候鳥遷徙帶入中國的可能;中國國家衛計委在4月17日之媒體溝通會上,中國疾控中心衛生應急中心主任馮子健表示,不排除該病毒存在有限「人傳人」的能力。5月22日中新社報導,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青年教師熊成龍、張志傑在最新一期的國際傳染病領域著名期刊《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研究成果顯示,H7N9病毒起源於華東地區之家禽或野鳥,而非學界之前所認為的「來自於中韓禽類混血」。

及至2018年,東京大學教授河岡義裕等人組成的團隊以一隻健康雪貂與一隻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雪貂進行的研究表明病毒可經飛沫擴散,是首度確認禽流感病毒可透過飛沫傳播給其他動物,而在該受感染雪貂80厘米外亦發現含病毒的飛沫。此前,科學家一直相信人類主要通過接觸染病禽鳥、其糞便或受污染環境如家禽市場從而感染禽流感,病毒也不會出現於染病禽鳥的飛沫內,研究發表後科學家警告病毒有潛在人傳人能力,或會造成全球流感大流行。

傳播方式和高危人群

此前研究顯示,H7N9病毒會在禽類中傳播,但不會使禽類出現症狀[2],而H5N1則會導致感染的禽類死亡,因此追蹤H7N9在禽類中的傳播要更加困難。世界衛生組織認為,H7N9病毒「不太可能」導致大流行,而目前,對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並無出現因此而被患者感染的情況。但是國家衛計委有關專家表示,不排除H7N9病毒存在有限「人傳人」的能力。

香港大學的實驗發現,病毒可以通過密切接觸有效傳播,亦能有限度透過空氣飛沫傳播。同時發現豬也會感染H7N9,但沒有傳染性 。

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認為,現階段高危人群主要是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以及在發病前1周內接觸過禽類者。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科學家曾光在4月16日受訪時提到,現在有近四成患者沒有明確的禽類接觸史,這些人到底是怎麼感染的仍然不清楚;年齡層方面,從確診病例來看,50歲以上的病例占78%,60歲以上病例占71%,中老年人群是易感群體。

視頻

H7N9 相關視頻

再度來襲的殺手——H7N9
H7N9秋冬季節更活躍 掌握常識很必要

參考文獻

  1. 新興病毒(圖),搜狐,2014-08-11
  2. H7N9的傳染源可能是什麼?,科學網,201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