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HK MG5通用機槍

HK MG5通用機槍是一挺由德國黑克勒&科赫所設計和生產的通用機槍,發射7.62×51毫米北約口徑制式步槍子彈。

這種武器是為了取代萊茵金屬公司MG3通用機槍而設計的。獲德國聯邦國防軍所採用並命名為MG5。

目錄

歷史

由於德國聯邦國防軍的制式武器裝備MG3通用機槍老化,2009年,黑克勒&科赫推出了其新型HK121 7.62×51毫米北約口徑通用機槍的原型槍[1]。它是以HK MG4輕機槍 5.56×45毫米北約口徑輕機槍為藍本。HK121第一挺原型槍先後於內卡河畔奧伯恩多夫和2010年7月於哈默爾堡舉行的「步兵開放日」上兩度向公眾展出。

2013年6月,德國聯邦國防軍方面宣布以單價5.5萬美元的價格採購HK121,德國議會預算委員會批准先撥款360萬美元購買65挺HK121的樣槍,包括零件、培訓和後勤支援費用。這65挺HK121的樣槍是為了進行野戰測試和評估,並計劃如果測試通過,德國聯邦國防軍就會在2014年至2017年之間採購最少7,114挺HK121通用機槍,單價會降低到2.2萬美元,總價格達到1.57億美元。隨着時間推移可能會增購至12,733挺HK121。

2013年,德國聯邦國防軍正式裝備HK121,因而步MG4輕機槍的制式命名方式,在德軍中命名為MG5[2]。於2014年中期進行測試和修改。

設計細節

HK121(MG5)在外形上是以HK MG4(MG43)為藍本,均採用氣動式操作自動原理,槍機為轉拴式槍機閉鎖方式,開膛待擊,以及只能全自動射擊。其重量和長度比德國萊茵金屬MG3和比利時FN MAG(M240)兩款通用機槍稍小。而且總體設計布局方式採用絕大多數彈鏈供彈的經典型機槍布局方案,導氣機構置於槍管軸線下方,而從正上方進彈以便於裝填。

HK121採用模塊化設計,其擁有不同長度槍管,不同型式槍托、護木、握把,不同容彈量彈鏈箱以及多種附件。通過以上不同組件、附件的組合,可以組合出通HK121 U通用型(德國聯邦國防軍命名為MG5)、HK121 I步兵型(德國聯邦國防軍命名為MG5A2)、HK121 S特種部隊型(德國聯邦國防軍命名為MG5S)和HK121 EBW同軸機槍型(德國聯邦國防軍命名為MG5A1)。這些組合基本涵蓋了能用到7.62×51mm通用機槍的所有場合。

HK121採用了北約M13可散式彈鏈,和與MG4一致的拋殼方向,即從機匣正下方拋殼。這種結構的好處是避免了在機匣側面布置拋殼窗影響機匣的結構強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機匣的剛度。FN MAG(M240)即是這樣的設計,其機匣壽命可達100,000發。另外,德國步兵的機械化程度非常高,基本都是車載步兵,而向下拋殼是最適宜在載具內射擊的方式,避免了彈殼在車內反彈干擾其他用戶。但這種結構最大的缺陷在於拋殼口會占用彈箱接口的最佳位置。為解決這一問題,MG4與HK121/MG5隻能將彈箱接口布置在機匣左側,讓攜帶彈鏈的鼓形彈箱需要掛在機匣左側下方,以從機匣左側上方的彈鏈供彈口供彈;而為了穩定放置彈箱,彈箱即置於機匣下方,這樣就影響了拋殼。為使拋殼順暢,在彈鏈箱上設置一塊導殼板,以將彈殼的運動方向由正下方制導向右側。當然,導殼板的設計使彈鏈箱的結構複雜,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射擊操作。

HK121 U通用型全槍重量11.2千克,121 I步兵型則為9.9千克,該指標與M60基本相當,但HK121的重心位置更合理。HK121比重量為8.2千克FN Minimi 7.62(Mk 48)加重了不少,但FN Minimi 7.62(Mk 48)基本是在5.56毫米口徑的Mk 46輕機槍上更改口徑而來,機匣、槍管、節套等零部件還是與Mk 46機槍相同,其射擊時的穩定性、火力持續性、耐用性差強人意。

視頻

HK MG5通用機槍 相關視頻

實測德國MG5特種兵機槍,彈藥箱放在一旁任性打!
德國MG5通用機槍有多猛?世界首款模塊化機槍,簡直無后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