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HLA分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HLA分型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隨着社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HLA(humanleucocyteantigen)複合體是人類多態性最豐富的遺傳系統,定位於第6號染色體短臂6P21.31區,長3600kb。1999年已完成全部序列分析及基因定位,在此區域內共確認了224個基因座位中128個為功能性基因,其中39.8%和免疫功能相關。HLA基因根據其編碼分子的分布與功能不同分為3個區,即Ⅰ類基因區,Ⅱ類基因區,Ⅲ類基因區。

HlA複合體中很多基因座位的DNA序列在人群中存在許多變異體,即HLA含大量的等位基因。由於來自父母的兩條第6染色體所有的HLA等位基因完全相同的概率極小,這就使每一個體所具有的HlA等位基因及其產物具有該個體的獨特性。HLA等位基因頻率不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存在明顯差異,而且與某些疾病的發生存在一定的相關性。HLA分型為器官移植的供受者、選擇提供有效的手段,還應用於法醫學DNA分型和親子鑑定。因此,HLA分型不僅為了解人種來源和民族的遷徙提供重要的科學資料,而且在醫學實踐中有重要意義。但是,HLA高度多態性也為器官移植時尋找合適的供體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1] 。

方法

HLA分型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學分型和DNA分型。血清學分型技術側重於分析HA抗原的特異性,DNA分型方法則側重於分析基因本身的多態性。

1.血清學方法:1964Terasaki建立了HLA微量淋巴胞毒實驗方法來分析受試者的HLA型別,其主要過程是從全血或淋巴組織中分離出淋巴細胞,與HLA-特異性抗體包被的微孔板孵育,加入補體,使能與淋巴細胞表面HA抗原結合的特異性抗體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體,導致靶細胞水解(淋巴細胞毒性)。多年來這種血清學方法是確定HA配型的重要方法,也是國際通用的標準技術。然而血清學方法存在諸多限制,如確定HLA特異性抗體需要做大量的篩查工作,一些HLA抗原很難用血清學方法鑑定;HLA的交叉反應影響了分型結果的準確性,給亞型的進一步確定帶來困難等。因此近年來更多採用的是HLA的基因分型方法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一了HLA基因分型的命名以及與血清學分型的對應關係,使HLA的研究轉入基因水平的研究。

2.DNA分型方法:DNA分型主要分為兩種方法:基於核酸序列識別的方法和基於序列分子構型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大類:

①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P)。其原理是不同的DNA膜板山於序列的差異在限制性內切酶作用下將被切成大小不同的片段,其電泳遷移率也發生差異,經電泳分離、印跡、探針雜交等一系列技術處理來分析目的基因。

②聚合酶鏈式反應寡核苷酸探針雜交方法PCR-SSO(sequence specifie oligonucleotide,SSO)。原理是PCR基因片段擴增後利用序列特異性寡核苷酸探針,通過雜交的方法進行擴增片段的分析鑑定。

③聚合酶鏈式反應單鏈構象多態性分析(PCR-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PCR-SSCP)。PCR產物經變性為DNA單鏈,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只有一個核苷酸發生變異,其電泳遷移卒就會改變,從而進行多態性分析。

④DNA序列測定(sequencing)。能直接讀到目的片段核苷酸的完整序列,重複性好,分辨率高,自動化程度高,是HA分型最直接、最精確、最可靠的方法。常用於對新發現的HLA特異性進行DNA序列分析。

⑤特異性引物PCR技術(PCR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採用特異性等位基因引物作PCR,擴增得到的DNA片段因分子量的不同而被凝膠電泳方法區別。

以上HA分型技術各有其自身的特點:DNA測序測定的分型方法最直接、最精確、最可靠,常用於對新發現的HA特異性進行DNA序列分析,所需設備昂貴;採用PCR-RFLP、PCR-SSCP技術進行HLA分型則敏感性和精確性較高,檢測時間比較短,但方法學複雜;PCR-SSP和SSO技術具有高特異性與敏感性、簡捷、快速、結果容易判斷,是比較理想的高效檢測配型手段,其有相當的應用前景。

3.HLA交叉反應組(CRFG):HLA基因分型的精確度明顯提高,大幅度減少了GVHD的發生率。但正是由於基因分型的精確,找到基因亞型完全相合的供體非常困難。同時臨床資料顯示,同樣是供受者HLA錯配,有些錯配明顯影響移植物存活,而有些錯配並無顯著影響。因此,臨床上需要種更為實用、臨床可行的配型策略,即確定HLA雖不合但可以接受或可以允許的供者。抗原A、B、DR基因位點在形態學上有高度的多態性,但它們各自蛋白基因產物氨基酸殘基卻只有微小的差別。某些HA抗原在分子結構接近,具有公共抗原決定簇,可與某一抗體發生交叉反應。這些抗原被稱為交叉反應組(cross reactive group,CRFG),而其根本區別在於氨基酸殘基不同。1996年Terasaki提出了新的配型策略――交叉反應組配型,又稱HLA氨基酸殘基配型ResM。

技術發展

HLA系統研究從70年代到80年代末期主要是血清學研究,90年代以來,HLA進入了分子水平研究階段。HLA分型技術同樣走過了這一歷程。建立於60年代的血清學及細胞學分型技術主要側重於分析HLA產物特異性。1991年第11屆國際HLA專題討論上提出了HLA的DNA分型方法,隨着測序技術的突飛猛進,基於DNA序列的分型方法已經取代了傳統的血清學及細胞學分型方法。現DNA分型方法主要分為兩種:基於核酸序列識別的方法和基於序列分子構型的方法。基於核酸序列識別的方法主要有:PCR-RFLP,PCR-SSO,PCR-SSP和PCR-SBT。其中PCR-SBT測序方法是現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HLA分型方法的「金標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