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I2S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I2S

I2S(Inter—IC Sound)總線, 又稱集成電路內置音頻總線,是飛利浦公司為數字音頻設備之間的音頻數據傳輸而制定的一種總線標準。

簡介

I2S(Inter-IC Sound)採用了獨立的導線傳輸時鐘與數據信號的設計,通過將數據和時鐘信號分離,避免了因時差誘發的失真,為用戶節省了購買抵抗音頻抖動的專業設備的費用。標準的I2S總線電纜是由3根串行導線組成的:1根是時分多路復用(簡稱TDM)數據線;1根是字選擇線;1根是時鐘線。音響數據的採集、處理和傳輸是多媒體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眾多的數字音頻系統已經進入消費市場,例如數字音頻錄音帶、數字聲音處理器。對於設備和生產廠家來說,標準化的信息傳輸結構可以提高系統的適應性。I2S(Inter—IC Sound)總線是飛利浦公司為數字音頻設備之間的音頻數據傳輸而制定的一種總線標準,該總線專責於音頻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廣泛應用於各種多媒體系統。它採用了沿獨立的導線傳輸時鐘與數據信號的設計,通過將數據和時鐘信號分離,避免了因時差誘發的失真,為用戶節省了購買抵抗音頻抖動的專業設備的費用。

評價

I2S格式的信號無論有多少位有效數據,數據的最高位總是出現在LRCK變化(也就是一幀開始)後的第2個SCLK脈衝處。這就使得接收端與發送端的有效位數可以不同。如果接收端能處理的有效位數少於發送端,可以放棄數據幀中多餘的低位數據;如果接收端能處理的有效位數多於發送端,可以自行補足剩餘的位。這種同步機制使得數字音頻設備的互連更加方便,而且不會造成數據錯位隨着技術的發展,在統一的 I2S接口下,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數據格式。根據SDATA數據相對於LRCK和SCLK的位置不同,分為左對齊(較少使用)、I2S格式(即飛利浦規定的格式)和右對齊(也叫日本格式、普通格式。[1]

參考文獻

  1. I2S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