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ler-78b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Kepler-78b(開普勒-78b)是一顆大小和質量甚至組成成分都和地球非常相似的系外行星。2013年8月,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所發現,它是一顆有着極短軌道周期的系外行星,因圍繞天鵝座中一顆名為Kepler-78的恆星飛快地旋轉,故被稱為「Kepler-78b」。
這顆編號為「開普勒-78b」的行星每隔8.5小時繞其中央恆星公轉一周。由於離中央恆星太近,它的表面溫度高於2000攝氏度,不適合生命生存[1]。
簡介
2013年8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發現一顆有着極短軌道周期的系外行星,正圍繞天鵝座中一顆名為Kepler-78的恆星飛快地旋轉,經過測算發現,其大小和質量甚至組成成分都和地球非常相似,稱為Kepler-78b。
特性
這顆行星的質量大約為地球的1.7倍;直徑約為地球的1.2倍。
「Kepler-78b」每隔8.5小時繞其中央恆星公轉一周。
由於它離所繞恆星太近,表面溫度可能至少比地球高出2000攝氏度。
質量
根據科研人員的測算,「Kepler-78b」行星密度約為每立方厘米5.3至5.57克。研究人員推斷這顆行星的成分與地球類似,主要是鐵和岩石。
研究人員稱,要精確測出系外行星的體積和質量並不容易,而此前發現的與地球成分類似的行星都比地球大得多,這是首次發現質量、體積等指標都與地球如此相似的系外行星。
不過,「Kepler-78b」與地球的共同點也僅止於此。由於它的表面溫度過高,並不適合生命生存。
歷史
「開普勒-78b」是利用美國宇航局「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發現的,花費了3.5年時間觀測恆星亮度規律性的下降,也就是俗稱的過境,它描述了行星從恆星面前經過的特徵。這揭示了行星的大小,它遮擋的星光越多,行星體積越大。為了捕捉當行星經過恆星表面時所導致的亮度變暗,這架望遠鏡在太空運轉了4年,對150000多顆恆星進行了不間斷監視。
「開普勒-78b」是第一顆同時精確測定了質量和體積的系外行星。知道這兩個參數之後,天文學家就可以計算它的密度和判定它的組成。研究表明,「開普勒-78b」的體積是地球的1.2倍,質量是地球的1.7倍[2]。由此推斷,這顆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鐵組成。
視頻
Kepler-78b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最像地球行星」 溫度過高,學科頭條,2013-11-01
- ↑ 這枚星球質量是地球1.7倍,本以為是超級地球,無奈是地獄行星,搜狐,201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