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MG42通用機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MG-42通用機槍(世界上第一種通用機槍),為德文Maschinengewehr 42的縮寫,意即為「機槍1942年型」(「Maschinen」就是「Machine」;「gewehr」就是「步槍」)。最大的特點就是射速極快,被稱為「希特勒的電鋸」。


MG-42通用機槍為納粹德國於1942年研發並且就役,基本上是依照使用7.92 毫米子彈的武器作為開發依據,並且準備取代MG34通用機槍,不過最後是兩款機槍一起沿用到戰爭結束。作為二戰時為數不多的通用機槍,MG42的設計概念領先時代,其優秀的性能也給前線的盟軍士兵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希特勒的電鋸」、「希特勒的拉鏈」、「撕布機」等眾多直觀甚至帶有血腥的諢號,擦亮了MG42的赫赫威名。[1]


開發歷史

MG34(上)與MG42(下)機槍   原圖鏈接圖片來自360圖書館

德國在一戰戰敗之後,根據《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是不可以製造馬克沁重機槍這種水冷式速射武器的。在戰後,德國實力迅速得到恢復,隨着國力的恢復,德軍自然不甘心受條約的限制,永遠成為一支保安性質的部隊。自從戰爭結束之後,德國的各項科研活動就秘密轉入了地下,研製步伐始終沒有停止過。德國人巧妙的規避了條約的限制,他們研製了一種從傳統眼光來看,並不屬於重機槍的通用機槍。這種通用機槍,如果採用兩腳支架,配合75發彈鼓,就可以當作輕機槍使用,跟隨步兵突擊作戰。


基於這種想法,德國設計了一款名為MG13的機槍。從外形上看,MG13更類似於一款輕機槍,而不是《凡爾賽條約》重點限制的「頭號大殺器」——水冷重機槍。在特殊的國際氣氛下,在一戰戰勝國的「馬虎眼」下,MG13最終裝備了德國。但作為一款「限制級」槍械,MG13有很多先天不足。首先它主要配備25發彈匣,少量配備了75發彈鼓,實際性質就是一款標準的輕機槍。對於現代戰爭而言,機槍要頻繁轉移陣地,對火力持續性並沒有那麼高的要求,機動性反而更為重要。但在戰場火力沒有那麼「豐富」的二戰時期,火力持續性不足的機槍,註定是難堪大任的。


德國人在MG13上驗證了可以快速更換的風冷槍管等一系列新設計。最終在1936年,德軍裝備了一款名為MG34的新式機槍。不同於此前的水冷重機槍,這款新式機槍有點「兩不像」。它像輕機槍一樣擁有槍托、握把和兩腳架,卻又像重機槍那樣,使用彈鏈供彈,可以在三腳架狀態射擊。這種新式機槍就是所謂的通用機槍,它是輕、重機槍的結合體,要「身兼兩職」,擔任兩種角色。


「身兼兩職」的想法總是美好的,效果怎麼樣就另說了。所幸,德軍對這種在當時鶴立雞群的「兩不像」機槍非常滿意。但MG34有一個比較嚴重的缺點,其結構較複雜,複雜的結構直接導致製造工藝的複雜——耗費更多的工時和材料。,不久就開始了新一輪廉價機槍的研發工作,其成果就是大名鼎鼎的MG42。[2]


結構機理

MG42槍機(左),和槍口的制退器形成聯動原圖鏈接圖片來自網易號

該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膛口槍管助退器兼有消焰、制退作用;閉鎖機構為滾柱撐開式,仿形式槍機開鎖加速機構。閉鎖時,位於槍機頭內的兩滾柱進入槍管節套凹槽後,被位於機體內的楔塊撐開,完成閉鎖。開鎖時,兩滾柱在機匣仿形槽作用下使滾柱向內收攏開鎖,同時通過楔塊加速槍體後坐;供彈機構與MG34式機槍使用的相同,為開式金屬彈鏈,雙程輸彈機構利用槍機能量帶動。


在槍機後退時,內撥彈齒帶動槍彈和彈鏈移動半個鏈節距;槍機復進時,外撥彈齒再帶動槍彈和彈鏈移動稍大於半個彈鏈節距。擊發機構為利用復進簧能量擊發的擊針式擊發機構;發射機構只能連發射擊,機構中設有分離器,不管扳機何時放開,均能保證阻鐵完全抬起,以保護阻鐵頭不被咬斷。槍管復進裝置具有復進和緩衝雙重作用,它分別由4根彈簧、推杆、導杆和頂圈組成,統一安裝在一個套筒內。作復進簧時,4根彈簧由前向後依次工作;槍管後坐即將結束時,4根彈簧同時工作,彈簧的綜合剛度大大增加,起到了緩衝作用。MG42式機槍槍管的更換裝置結構特殊且更換迅速。該更換裝置由蓋環和卡筍組成,它們位於槍管套筒後側,打開卡筍和蓋環,蓋環便迅速地將槍管托出。[3]



機槍性能

MG34機槍裝填口,MG42機槍與其相同原圖鏈接圖片來自搜狐

此槍發射7.92X57毫米子彈,且射速極高,最快可達每分鐘1500發,達到了單管機槍的射速巔峰,作為輕機槍使用時,有效射程為800米;作重機槍使用時,其有效射程為1000米。倘若採用兩腳架,就是一挺輕機槍,配75發彈鼓,可迅速轉移陣地,隨班排作戰;使用三腳架,就成了一挺重機槍,配300發彈箱,成為連營的支援火力。


二戰時,德國步兵班的戰術主要是以機槍為核心,由機槍小組輸出火力,負責壓制對手,再由步槍小組負責警戒和掩護機槍小組,在近戰中用衝鋒鎗或手榴彈把對手殲滅。由於MG42通用機槍射程和各國機槍基本相當,但其射速卻非常高,在雙方機槍對射時,MG42通用機槍往往就占據了上風。在北非突尼斯戰役中,德軍與美軍首度開戰,戰場上高射速的MG42通用機槍,發出撕裂布匹的連續不斷的槍聲,許多美國大兵懾於MG42通用機槍的威力,被搞得意志消沉、無心戀戰,得了戰爭綜合症,此戰,MG42通用機槍就被美軍稱為「希特勒的電鋸」。[4]


MG42是二戰中射速最快(1200發/分鐘,平均20/秒)的機槍,可靠性和壓制能力極高。換槍管非常方便,只需要幾秒鐘時間。但與至相應的缺點也就很明顯了,MG42的缺點恰恰是由它的優點帶來的,就是耗彈量極大,機槍手往往連續掃射5秒鐘125發子彈就打光了,所以,德軍不得不養成點射的習慣,來節省彈藥。與此同時帶來的缺點還有槍管過熱的問題。[5]



主要數據

裝在三腳架上當做重機槍的MG42機槍  原圖鏈接圖片來自百家號
產地         德國
全長         1220毫米
槍管長度         627毫米
彈倉容量         75發彈鼓 和 300發彈鏈
彈藥         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
口徑         7.92毫米
自動方法         管退式自動
閉鎖方法         槍機迴轉閉鎖
發射速率         1200-1500發/分
槍口初速         765米/秒
有效射程         1000米
瞄準具型式         弧形表尺和準星



武器評價

MG42機槍小組(指揮員、射手、副射手)   原圖鏈接圖片來自360圖書館

MG42機槍,在北非突尼斯戰役中一戰成名,讓不可一世的美國大兵吃盡了苦頭,許多大兵聽到此槍聲,就精神高度緊張,由此患上了戰爭綜合症,「希特勒的電鋸」之綽號,就經美國大兵之口,風靡了整個北非和歐洲戰場。在實戰中,MG42通用機槍火力猛、精度高、動作可靠,即使在非常嚴寒的氣候條件下,照樣能正常使用,且更換槍管僅需幾秒時間,儘可能地延續了MG42通用機槍強大的火力。[6]


MG42這個德國陸軍經典強權代表之一的特徵就是在所有機槍中(不包含多管式機槍)就屬它的射速最瘋狂,可高達每分鐘1500發。MG42同時也是難得的可靠、耐用、簡單、容易操作以及成本低廉的德國武器。MG42另一個特點就是它射擊時發出的槍聲噪音,MG42有着獨樹一格「撕裂布匹」的槍聲。除了各國陸軍地面部隊以及政情混亂地區的民兵仍舊在使用MG42與其衍生型機槍之外,其設計的重點與也被東歐國家所採用;匈牙利採用MG42的設計研發成坦克用機槍,前蘇聯則研發成7.62毫米GShak戰機空用機槍,但MG42可變換槍管仍比東歐生產的機槍在性能上占上風。[7]


當然,MG42通用機槍缺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射速過高,每分鐘高達1200-1500發,既是此槍的優點,火力密度大,殺傷威力大,但卻造成了彈藥消耗過快的問題。一般無經驗的射手,幾秒內就能打光150發彈鏈內的子彈,不利戰時彈藥的補給,所以有時候其優點,卻成了其缺點,反倒符合辯證法。由於MG42通用機槍射速過高,所以對射手的要求非常高,通常要經過非常嚴格的培養和特殊訓練,機槍手要達到每分鐘射速能自如地控制在500-650發區間內,才算一名合格的MG42通用機槍射手。[8]


自1942年MG42機槍裝備德軍開始,到1945年二戰結束,此槍共生產了70萬挺,一說100萬支。火力強悍的MG-42機槍經常壓得盟軍士兵抬不起頭來,同樣給盟軍造成了重大傷亡。使得很多盟軍士兵也非常想要繳獲MG-42機槍反過來同德軍作戰。


視頻

盟軍夢魘 mg42通用機槍到底有多厲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