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Mk.VI輕型坦克是一款由在1930年代晚期製造,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的輕型坦克[1]。Mk.VI輕型坦克僅僅裝備了機槍。

目錄

研發歷史

Mk.VI輕型坦克是戰間期由維克斯公司為英國製造的輕型坦克系列中的第六款。維克斯公司在此之前已在之前的五輛輕型坦克中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標準化,Mk.VI除少數幾個方面外,基本上與之前的型號相同。它的炮塔在Mk.V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大,使得可以容納三名乘員,之後,又進一步擴大了其後半部分的空間以為無線電台留出空間。Mk.VI的重量為10,800英磅(4,900千克),雖然比起以前的英國輕型坦克有所增加,不過也因此提升了坦克的操縱性能,安裝的88匹引擎使得它的最大速度增加到了35英里每小時(56千米每小時)。它的霍斯曼斜向彈簧的耐久度和可靠性都比較高。不過,坦克的長寬比太大,而且坦克在粗糙路面上行駛時的顛簸較劇烈,讓精準射擊和行駛變得困難。Mk.VI的乘員數為3人,包括車長(需要負責操作無線電台),駕駛員,裝甲厚度從4毫米(0.16英寸)到14毫米(0.55英寸)不等,這樣的裝甲厚度可以抵擋抵禦步槍和機槍子彈的攻擊。武器包括一挺.303英寸維克斯機槍和一挺.50英寸維克斯機槍

Mk.VI坦克的生產從1936年開始,截止到1940年生產結束[2]時,一共生產了1682輛Mk.VI。不過其中很大一部分屬於為了解決最初型號的問題而設計的衍生型號。Mk.VIA的反向滾輪距離導向架較遠,固定在車體的側面。在炮塔頂端有一個側面為曲面的頂蓋。Mk.VIB的機械結構與Mk.VIA基本相同,不過為了讓生產簡化,做了一些小修改。包括把散熱器上的帶有裝甲的散熱孔從兩層減少到一層,以及將頂蓋的側面由曲面型改為平面型。Mk.VIC是Mk.VI系列的最後一款,其改動包括移除車長指揮塔(頂蓋)、擴大轉向架、安裝三個化油器以提高引擎性能。在火力方面也有提高,將原來.50和.303英寸的維克斯機槍改換為一挺15-毫米(0.59-英寸)、一挺7.92-毫米(0.312-英寸)貝莎機槍。同時,有一些特殊的衍生型號使用了Mk.VI的底盤。其衍生型號Mk.I輕型防空坦克(英語:Tank, Light, AA Mk I)是在法國戰役後不久製造的,設計目的是用於反制德國空軍的攻擊。它安裝了一個電動炮塔,其上安裝有4挺7.92 mm貝莎機槍。同時,還曾經有一輛Mk.II輕型防空坦克被製造出來,它的機械結構與Mk.I輕型防空坦克相似,但是有一些提高,如提高機槍手的視野,以及擴大炮塔便以便於進入。英軍還曾經製造了一款Mk.VIB的改進型號,並分配給了英國印度軍。其車長指揮塔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炮塔頂端的一個艙門。

視頻

Mk.VI輕型坦克 相關視頻

各國坦克性能對比,英國坦克包裹的先進裝甲,至今都仍是軍事機密
我國的輕型坦克,首次亮相就震驚世界,火力十分強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