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ND3型內燃機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ND3型內燃機車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羅馬尼亞引進的內燃機車車型之一[1],由克拉約瓦電力機車設備公司設計生產,是在ND2型機車基礎上改進而成的調車和小運轉作業用內燃機車,1985年至1990年間共進口了88台。

發展歷史

1970年代起,羅馬利亞為償還中國貸款,於1972年開始向中國大量出口由克拉約瓦電力機車設備公司製造的060 DA型內燃機車,這些出口至中國的機車被定型為ND2型,作為客運機車使用。由於ND2型機車在運用中性能表現良好,且鑑於中國當時內燃機車產能不足,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又額外向羅馬尼亞訂購了更多ND2型機車

但隨着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鐵路運輸日趨繁忙,中國鐵路旅客列車於1980年代開始擴大編組以應付急劇增長鐵路客運量,運行在京滬京廣等鐵路幹線的部分旅客列車相繼將編組擴大到18至20輛。但相對於新型的東風4B型客運內燃機車,ND2型機車顯得功率不足,且在高速運行時機車功率下降較大,已經不能滿足客運需要。因此從1985年起,出口至中國的ND2型機車開始改為調車機車,在原ND2型基礎上由棚式車體改為外走廊罩式車體,並修改了轉向架設計和傳動齒輪比,機車最高速度100公里/小時,定型為ND3型,其中"N"代表內燃機車、"D"代表電力傳動、"3"代表第三種進口內燃機車型號。

首批ND3型機車於1985年運抵中國;1985年至1990年間,羅馬尼亞克拉約瓦公司累計為中國生產了88台ND3型內燃機車[2],配屬上海鐵路局上海機務段、南翔機務段、南京機務段、南昌機務段和廣州鐵路局長沙機務段、廣州機務段等地運用,主要用來替換原有的KD5、KD7、解放型等蒸汽機車擔當調車和小運轉任務。經過長年運用,ND3型機車從2000年代起陸續報廢,被東風5型東風7C型東風7G型等新型調車內燃機車取代。

技術特性

ND3型內燃機車是直流電傳動的六軸調車、小運轉用的內燃機車。機車車體為罩蓋式非承載結構,短端為前端,機車從前端往後分為短罩、司機室和長罩部分;為適應調車需要,機車設有外走廊。司機室有兩個操縱台,滿足機車正向和逆向運行時的操縱需要。機車短罩內設有司機室取暖裝置;機車長罩內中部為冷卻室,後端動力室內裝有內燃機發電機等設備。機車頂部有各種頂蓋,方便維修和拆裝。車架兩端裝用中國鐵路的13號車鈎和2號緩衝器。機車軸式Co-Co,機車構造速度為100公里/小時。機車兩端設有重聯插座,容許多節機車重聯運行。ND2、ND3型機車除轉向架以外主要機組和零部件都是通用的,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總體布置和轉向架結構。

機車裝用一台蘇爾壽公司的12氣缸、並列式、四衝程12LDA28B型內燃機,缸徑280毫米、行程320毫米,並帶有渦輪增壓器,標定功率2300馬力(1690千瓦),裝車功率2100馬力(1540千瓦)。機車傳動方式為直-直流電傳動,由內燃機經傳動齒輪直接帶動一台GCE1000/10型直流牽引發電機,向轉向架上的六台直流牽引電動機供電,並通過傳動齒輪驅動車輪。機車的恆功率特性是由主發電機他勵繞組的電流控制以及牽引電動機的磁場削弱來控制。

機車走行部為兩台三軸轉向架,其形式和結構與ND2型機車相比有較大改進。轉向架構架採用型鋼焊接結構,軸箱採用導框式定位,一系懸掛由軸箱螺旋彈簧和均衡梁組成,為了均衡車軸的靜載荷,在第一、二位和第五、六位車軸間分別裝有均衡梁;機車底架和轉向架構架之間設有二系懸掛,由四組圓彈簧組成。每台轉向架裝用三台牽引電動機,採用抱軸式半懸掛,通過單邊彈性斜齒輪傳動。牽引力和制動力通過轉向架中心銷傳遞到車體。ND3型機車增設了ND2型機車沒有的軸重平衡裝置,在牽引列車起動時進行軸重轉移補償,以改善粘着性能、提高起動牽引力。機車採用克諾爾型空氣制動機,採用雙側閘瓦。

視頻

ND3型內燃機車 相關視頻

內燃機車油水溫度高處理方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