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編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PLC編程 |
PLC編程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採用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通過數字式、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有關設備,都應按易於使工業控制系統形成一個整體,易於擴充其功能的原則設計。隨着微處理器、計算機和數字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控制已擴展到了幾乎所有的工業領域。現代社會要求製造業對市場需求作出迅速的反應,生產出小批量、多品種、多規格、低成本和高質量的產品,為了滿足這一要求,生產設備和自動生產線的控制系統必須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和靈活性,PLC編程正是順應這一要求出現的,它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的通用工業控制裝置。
簡介
PLC是採用「順序掃描,不斷循環」的方式進行工作的。即在PLC運行時,CPU根據用戶按控制要求編制好並存於用戶存儲器中的程序,按指令步序號(或地址號)作周期性循環掃描,如無跳轉指令,則從第一條指令開始逐條順序執行用戶程序,直至程序結束,然後重新返回第一條指令,開始下一輪新的掃描,在每次掃描過程中,還要完成對輸入信號的採樣和對輸出狀態的刷新等工作。PLC的一個掃描周期必經輸入採樣、程序執行和輸出刷新三個階段。PLC在輸入採樣階段:首先以掃描方式按順序將所有暫存在輸入鎖存器中的輸入端子的通斷狀態或輸入數據讀入,並將其寫入各對應的輸入狀態寄存器中,即刷新輸入,隨即關閉輸入端口,進入程序執行階段。PLC在程序執行階段:按用戶程序指令存放的先後順序掃描執行每條指令,經相應的運算和處理後,其結果再寫入輸出狀態寄存器中,輸出狀態寄存器中所有的內容隨着程序的執行而改變。輸出刷新階段:當所有指令執行完畢,輸出狀態寄存器的通斷狀態在輸出刷新階段送至輸出鎖存器中,並通過一定的方式(繼電器、晶體管或晶間管)輸出,驅動相應輸出設備工作。
評價
PLC編程的應用面廣、功能強大、使用方便,已經成為當代工業自動化的主要裝置之一,在工業生產的所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在其他領域(例如民用和家庭自動化)的應用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1985年的PLC標準草案第3稿中,對PLC作了如下定義:「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採用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通過數字式、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有關設備,都應按易於使工業控制系統形成一個整體,易於擴充其功能的原則設計。」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PLC是一種用程序來改變控制功能的工業控制計算機,除了能完成各種各樣的控制功能外,還有與其他計算機通信聯網的功能。PLC編程的推廣應用在我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它已經大量地應用在各種機械設備和生產過程的電氣控制裝置中,各行各業也湧現出了大批應用PLC改造設備的成果。了解PLC的工作原理,具備設計、調試和維護PLC控制系統的能力,已經成為現代工業對電氣技術人員和工科學生的基本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