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Pain au chocolat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Pain au chocolat

來自 馬蜂窩 的圖片

本名 Pain au chocolat

國家 法國

Pain au chocolat:直譯為「巧克力麵包」,是一種在法國廣受喜愛的糕點。 [1]

簡介

Pain au chocolat 直譯就叫「巧克力麵包」,跟croissant一樣口感鬆軟酥脆,不過裡面加入了巧克力,更適合喜歡甜味的顧客。

在英語中意為痛苦的pain,放到法語裡則變成了「麵包」(發音類似「棒」),而 « pain au chocolat »,直譯為「巧克力麵包」,是一種在法國廣受喜愛的糕點,其在法國人生活中的地位與標誌性的法國點心可頌不相上下。圓圓胖胖的身形,酥脆的外皮、柔軟的內里,散發着黃油香氣的千層肌理,夾着濃香的巧克力塊……

兩個藍色的詞語一添加,筆鋒一轉,把生活比作pain au chocolat,豈不是一種對美妙生活的絕佳讚頌?歐棒君仿佛已經聞到了早晨麵包店裡的甜香,一隻新鮮出爐的巧克力麵包,一杯咖啡,足以讓人滿懷熱情地擁抱新一天的生活。

這種在法國、比利時等地風靡的糕點,實際上是由奧地利人發明的,與可頌一樣屬於「維也納甜酥包(Viennoiserie)」的一種 。維也納甜酥麵包是一類烘焙方法接近麵包的酥點的統稱,大多有蓬鬆的酥皮。通常外層口感較為酥脆,內餡鬆軟——口感介於麵包和甜點之間。維也納甜酥包在18世紀隨着瑪麗·安托瓦內特,也就是瑪麗皇后嫁入法國皇室而被引入法國,逐漸成為了法國的標誌性食品。巧克力麵包就是其中之一,它被視為一種改良版本的可頌——在可頌的麵包體裡面夾了幾塊巧克力。

在法國南部,尤其是西南部的新阿基坦大區奧西塔尼大區的麵包店裡,這種巧克力麵包有另一個名字——西南部法國人將其稱之為 « chocolatine »,這下連麵包的「性別」都變了,從陽性的「麵包」變成了陰性的「巧克力麵包」。歐棒君個人覺得chocolatine這個詞以「汀」的發音結尾,讀起來十分可愛,也樂得在西南地區用這個詞來向麵包店購買巧克力麵包,但如此一來,開頭提及的文字遊戲想必不是西南地區的法國人發明的!

前些日子法國人因為法棍要烤「幾分熟」而在網絡上展開論辯,任何事情都可以拿來一辯高下的法國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隱藏在生活中的「文化差異」。

參考來源

  1. Pain au chocolat, 途牛,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