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Pont St-Beneze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Pont St-Beneze

來自 馬蜂窩 的圖片

本名 Pont St-Beneze

國家 法國

Pont St-Beneze:是一座著名的中世紀橋樑,位於法國南部城市阿維尼翁[1]

簡介

翻譯為聖貝內澤橋,又名阿維尼翁橋,是一座著名的中世紀橋樑,位於法國南部城市阿維尼翁。法國民歌《在阿維尼翁橋上》的靈感就來源於這座12世紀所修建的22孔石橋,這座橋由此變得世界知名。

這座橋最初橫跨羅納河,連接阿維尼翁和左岸的阿維尼翁新城,興建於1171年到1185年。貝內澤橋也稱斷橋,這是名副其實的斷橋,而不是西子湖畔的斷橋殘雪。

此橋原來的長度為約900米,但因經常遭受洪水而倒塌,不得不多次重建。1668年特大洪水後,這座橋的大部分被沖毀,終於不再使用。此後它被廢棄,沒有人試圖修復它。倖存的橋拱也陸續倒塌或被拆除,最初的22個橋拱今日只有4座保存下來。站在羅納河中的斷橋上舉目四望,更能體會古城的滄桑,斷橋也成了阿維尼翁的一處勝景。

根據傳說,這座橋的建築設計靈感來自當地牧童聖貝內澤,一位天使命令他修建一座跨越這條河流的橋樑。起初他受人嘲笑,但是他奇蹟般地移走了巨大石塊,證明他有神靈相助,於是贏得了富人的資助。

這座橋也是羅訥河船夫朝拜他們的主保聖人聖尼各老的地方。他們最初在橋上的聖尼各老小堂朝拜(聖貝內澤的遺體也埋葬於此),但是越來越嚴重的橋樑失修,導致神職人員擔心橋樑徹底倒塌,拒絕去聖尼各老小堂主持儀式。18世紀,在大橋阿維尼翁一側橋頭的陸地上,新建了一座小堂。

這座橋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是里昂和地中海之間唯一的固定橋樑,也是阿維尼翁教宗領地與法國國王控制下的法國本土之間唯一的橋樑,因此,河流兩岸都有守衛嚴加防範。由法國王室控制的左岸,興建了強大的腓力四世塔和阿維尼翁新城城堡。在在阿維尼翁一側,在14世紀建造(15世紀進行重大修改)了大型門樓,穿過門樓、通過城牆和一個坡道,才能進入城內。

參考來源

  1. Pont St-Beneze, 途牛,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