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R-27飛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R-27飛彈
圖片來自ettoday

R-27(Vympel R-27),北約代號AA-10「楊樹」,是前蘇聯[1] 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的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R-27於1987年開始服役,最大射程80千米。

型號

R-27從1982年服役以來,至少推出7種型號

  • R-27T :中距慣性指揮修正暨紅外線制導型,最大射程約 40 公里。全長 3.07 米;彈徑 0.23 米;翼展 0.77 米;發射重量 254 公斤;彈頭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約 40 公里。
  • R-27P :被動雷達導引型。
  • R-27R:中距慣性指揮修正暨半主動雷達制導型,最大射程約 50 公里。全長 4.00 米;彈徑 0.23 米;翼展 0.77 米;發射重量 253 公斤;彈頭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約 50 公里。
  • R-27ET: R-27T 的增程型, 最大射程增為 70 公里。全長 4.50 米;彈徑 0.26 米;翼展 0.80 米;發射重量 343 公斤;彈頭頭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約 70 公里
  • R-27ER: R-27R 的增程型, 最大射程增為 75 公里。全長 4.70 米:彈徑 0.26 米;翼展 0.80 米;發射重量 350 公斤;彈頭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約 75 公里。
  • R-27EA:遠距慣性指揮修正暨主動雷達導引型,最大射程約 80 公里,具有較佳的低空目標攻擊能力和抗電子干擾能力。全長 4.78 米;彈徑 0.26 米;翼展 0.80 米;發射重量 350 公斤;彈頭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約 75 公里。
  • R-27EM:遠距慣性指揮修正暨半主動雷達導引型,最大射程約 110 公里,提高對低空目標的攻擊能力。全長 4.73 米;彈徑 0.26 米;翼展 0.80 米;發射重量 350 公斤;彈頭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約 110 公里
  • R-27EA(北約代號AA-10-E):尋標器具有主動追蹤的能力,帶有9B-1103K主動導引頭,射程大於130 km。
  • R-27EP(北約代號AA-10-F):反輻射飛彈,被動雷達導引,射程可達70海裡(110公里)。
  • R-27P1:改用現代電子設備,尋標器具有主動追蹤的能力,達到射後不理的標準。R-27P1換裝新的藥柱,使它的近發爆炸威力更強,即使沒有命中,也能夠震落敵機。長度470公分,初始重量350公斤,配備固體燃料發動機和含有77公斤的藥柱,最大發射距離為110公里。

戰績

  • 有俄國來源聲稱1991年伊拉克曾用MiG-29的一枚該彈擊傷一架B-52G,該機的外號是「不畏險途」。美軍則聲稱該機是被F-4誤傷的。
  • 2000年5月16日,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發生空戰,雙方對射數十枚AA-10均未命中,導致各AA-10使用國向俄羅斯提出抱怨,要求以更精準之代替。
  • 2018年1月7日, 也門胡塞武裝在也門薩達省發射了經陸基化改裝的 R-27T 中程空對空飛彈和R-73短程空對空導彈,最終 R-27T 導彈擊落了一架沙特阿拉伯空軍的F-15戰鬥機。 這是首次有影片證據的F-15戰鬥機被擊落事件,也是首次有影片證據的R-27導彈的擊殺記錄。

參考文獻

  1. 前蘇聯,epochtimes.com